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
化,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
变化。1956年初,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大规模经济
建设已开始,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
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1956年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上,正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
上“百家争鸣”。他还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
历史纵横
第一个贯彻“百家争鸣”方针的会议,讨论的是生物学领域中的摩尔根①学派和李森科②学派之争。在苏联,这两个学派的争论,由于斯大林的干预,一度被认为是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之争。受苏联影响,中国接受摩尔根学派的生物学家,也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反动的,受到批判,有关摩尔根学派遗传学的课程与科研项目被迫停止。贯彻“双百”方针以后,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
召开了关于遗传学的座谈会,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生物学家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平心静气地讨论,不给对方扣政治帽子。
①摩尔根(Thomas Hunt Morgan),美国著名遗传学家,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提出遗传学三条基本定律中的基因连锁互换定律,确立了基因作为遗传单位的基本概念。
②李森科(Trofim Dinisovich.Lysenko)苏联生物学家、农学家,1940~1965年任苏联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所长。他否认基因的存在,否认染体的特有功能,主张含糊的“生物与环境相统一”原理。他的学说对苏联及中国等国生物学发展产生过很大消极影响。
“双百”方针提出后,科学
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
象。
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
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艺术
家,扩大生活视野,开拓新的题材和主题,采用多样化的体裁与表现手法,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风貌,取得了累累硕果。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都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出作品。那时的文艺期刊也大量增加,仅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
就有18种,原有的刊物质量也有提高,扩大版面。这都大大丰富了社会主义时期人民的文化生活。
历史纵横
1959年,文化部在全国各大城市同时举办“庆祝建国十周年国产新片展览月”活动,35部优秀影片
小六龄童同时展出,其中故事片
有17部,如《五朵金
花》《女篮五号》《青
春之歌》《红日》《北
国江南》等。这些影片
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人物形象新颖,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欢迎。这些影片还进入世界市场,受到各国观众的喜爱。新中国的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电影界称之为“难忘的1959年”。
◎曲折的年代
但是,“双百”方针并未能坚持贯彻下去。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上升为阶级斗争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
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如,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昆曲《李慧娘》和电影《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等,都受到政治批判。作者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学思之窗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江青等污蔑建国17年来文艺战线上是修正主义“文艺黑线”专政,他们将改编后的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红娘子军》和交响音乐《龙江颂》《杜鹃山》作为“样板戏”,推广到全国。一时间,全国各地京剧团只能演出样板戏,地方戏剧也移植样板戏,电影也以样板戏拍摄成的戏曲艺术片为内容,各单位还组织学唱样板戏,全国上下成了样板戏“一统天下”。
思考
◎这种状况是否符合“双百”方针?
◎对于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的中国合适吗?为什么?
◎文艺的春天
“”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林彪、江青的极“左”路线,党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明确文艺必须植根于人民生活。指出,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
社会主义服务。他还强调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对
我国发展科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
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坚定共产主义理
想、信念,加强纪律,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等,以“五讲”“四美”①为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起来。
在这种形势下,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以反映“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以及以改革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还有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科学和文艺工作者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也向多样化发展,中国文化正走向世界。
①“五讲”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本课相关内容可参见必修1第20、21课;必修2第11、12、13课。
本课要旨
●“双百”方针的提出,使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
●“文化大革命”导致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结束,中国文艺再次呈现丰富多彩的繁荣局面。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结合史实说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学习延伸】
你读过或看过哪些“双百”方针提出后出现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选择其中一部谈谈体会。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