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十七年散文和报告文学
一、发展脉络
(一)第一个时期(49—56
1、通讯报告
抗美援朝: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巴金《生活在英雄们中间》
      刘白羽《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和平建设:
      秦兆阳《王永淮》黄宗英
      华山《童话的时代》
2、散文与杂文
抒情
  杨朔《香山红叶》
  秦牧《社稷坛抒情》
杂文
马铁丁《思想杂谈》
巴人《况钟的笔》(1956
(二)第二个时期(57—66
反右————调整
1961年被称为散文年
1、抒情散文
吴伯箫《菜园小记》
碧野《天山景物记》
冰心《一只木屐》(《樱花赞》)
杨朔《雪浪花》
秦牧《土地》
刘白羽《长江三日》
2、报告文学
刘白羽《万炮震金门》
陈广生《的好战士——雷锋》
穆青《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黄宗英《小丫扛大旗》。
3、史传文学
革命回忆录和三史写作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陶承《我的一家》
罗广斌《在烈火中永生》。
4、杂文及小品文
《北京晚报》燕山夜话杂文专栏(马南邨)
《前线》杂志三家村札记(吴南星)
  (邓拓、吴晗、廖沫沙)
《人民日报》 长短录杂文专栏
  (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
邓拓杂文
A. 深刻的思想性;《事事关心》
B. 强烈的现实性;《说大话的故事》
C. 于知识中见思想,在议论中藏情趣,文学与史学交融。《一个鸡蛋的家当》
徐懋庸杂文
对“鲁迅式”杂文文体的继承和发展。
以杂文为消炎药和手术刀,具有现实的敏感性和批判性。
批判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特权思想。
《不要怕民主》
《宋士杰这个人》
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黄秋耘《犬儒的刺》
二、审美追求
1、着眼于国家大事,反映生活面貌,追求“时代精神”。
2、“诗化”的艺术特征。
3、“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
      六十年代初期,萧云儒提出。
      “形散指运笔自如,清淡自然;
      “神不散指中心明确,单纯和谐。
三、散文三大家
杨朔:诗人,含蓄隽永、阴柔婉约,情意绵绵。
秦牧:学者,广阔深邃、丰富渊博,妙趣横生。
刘白羽:战士,雄浑刚健、鲜明飘逸,气势磅礴。
(一)杨  1913—1968
1、内容
    国内题材:通过新旧对比写新生活,歌颂普通劳动者。《雪浪花》
  国际题材:反对新老殖民主义,赞颂亚非人民。《埃及灯》《金字塔夜月》
2、艺术(诗意)
1)独特的艺术构思。
  大处着眼,小处落墨,抓住一人一事,一景一物,洞隐烛幽,见微知著,寓大于小、寓远于近。
《雪浪花》《樱花雨》
2)善于创造诗的意境。
    比兴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创造出人、景、情相交融的艺术境界。
3)精制的艺术结构。
    采用曲径通幽的园林式结构,于云遮雾障中峰回路转,变化多端。
  善用虚实、隐现、疏密、抑扬、张弛等艺术手法,文章缜密精巧,时有波澜。
4)语言清新、绚丽、凝练。
  善于锤字炼句,表面平淡,蕴涵深远。
  语气平淡中有清隽,庄重中有飘逸,平静中有深沉。
  善用叠音词、语气词。
5)风格灵秀清逸、委婉含蓄。
  委婉的情调、素雅的调、清美的声调。
3、模式与局限
1)程式化模式:“开头设悬念,中间绕弯子,卒章显其志”。
2)主流化姿态:伪饰现实,缺乏自我。
3)小题大做中的斧凿痕迹。
(二)秦牧
1、创作
2、思想特点
1)取材广泛,小中见大。
歌颂类:      《古战场春晓》《土地》
鞭挞类:      《大象的表哥》《鬣狗的风格》
谈天说地,阐发哲理:    《面包和盐》《菱角的喜剧》
2)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
3)联想深广,线索明晰。
《社稷坛抒情》
           
3、艺术特
1形散神聚相结合,寓控制于放纵。
2)富于情趣性和幽默感。
3)笔法富于变化,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亲切自然。
  善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笔法
4)风格宏博富丽、劲健潇洒。
与周作人相比:
同样以知识性、趣味性见长。
周作人是以趣味性本身为目的的闲适小品。
秦牧散文没有闲适性,主题清楚,构思”形散神不散”
(三)刘白羽
1、创作 
《日出》《青春的闪光》
《长江三日》《樱花漫记》
2、思想艺术特
1)意深远、有炽热的时代感。
2)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以为帅,结构富于变化。   
4)格调高亢,雄浑豪放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