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之父”蒋晓松
作者:陈晰
来源:《人民文摘》2010年第06期
作者:陈晰
来源:《人民文摘》2010年第06期
他被称为“博鳌之父”,由他最早倡议发起的博鳌亚洲论坛,使海南琼海的一个无名小镇一夜之间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交流与对话的平台;他出身艺术世家,曾捧回中国电视界的第一尊国际奖杯;而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博鳌水城的开发商——海南晓奥集团的董事长。
博鳌神话的由来
1992年,烟雨濛濛之中,蒋晓松第一次走进博鳌,心中就萌生了一股创作的冲动。纯朴的民风以及天人合一的美景让他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欲望在博鳌这个小渔村被彻底地唤起了。
那时,蒋晓松已经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当时红火的海南房地产市场同样吸引了他的目光。只不过,与其他的开发商不同,他更像是在寻一片能够寄托梦想的土地,可以打造一个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世外桃源”。为此,他曾先后考察过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各种风格的酒店和度假村进行了详细地调研。
就在这时,蒋晓松发现了博鳌。
那时的博鳌,还不像今天一样大名鼎鼎,是一个只有一万多人口、一条街道,“连海南人都未必知道”的无名小镇。在中国地图上,甚至在海南省地图上,都看不到它的标记。
关于蒋晓松初到博鳌,一直流传着一个“两块钱”的小故事。“我们在一个渡口,坐一条摆渡的小船到岛上去。下船时,我塞给摇船的老人两元钱,可他坚决不收,说平时有人坐船都不收钱。我说我们不是这里的村民啊。老人说,你们是客人,我更不能收了!”
除了民风纯朴,博鳌近乎完美的自然生态,集椰林、沙滩、奇石、温泉、田园于一身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还有博鳌这个大气的名字都在深深地吸引着蒋晓松。
当蒋晓松的海南晓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的时候,博鳌甚至没有一家宾馆。蒋晓松
不得不将他的公司总部设在镇政府计划生育办公室内。他带人走遍博鳌,察看地形,调查物种,了解风俗民情;他请来国内外的规划高手、生态专家研究设计。尽管1993年就拿到了开发批文,蒋晓松却整整花了三四年时间做准备,就像为完成一部大制作的影视作品那样,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博鳌给我带来了许多创作的灵感及源泉,使我坚信我的许多梦想都可以在她身上得到实现。”在蒋晓松看来,他对于博鳌的一见倾心已经值得他义无反顾地坚守。至于期间经历了多少困难与挫折,只有蒋晓松自己最清楚。首先是海南房地产从高烧跌入漫长的冰冻期,很多房地产商纷纷离开海南。然后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出现,日方合作伙伴中途退出,工程进展屡屡受阻。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卖掉了自己的奔驰车,但蒋晓松始终没有放弃博鳌水城的构想,更没有卖一寸地。在他看来,博鳌水城是块好衣料,决不能轻易裁剪。
1997年7月28日,对于蒋晓松和博鳌来说,是又一个难以忘记的日子。这一天,在博鳌沙坡岛上的亚洲首个全岛型林克斯式高尔夫球场建成,蒋晓松以个人名义请来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夫妇和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夫妇来博鳌度假,并作为首批贵宾为球场开杆。
博鳌优美的环境深深打动了细川夫妇和霍克夫妇。当夜,蒋晓松与两位前政要秉烛夜谈。
他们谈到了整个亚洲地区尚缺少一个真正由亚洲人主导、从亚洲的利益和观点出发的论坛组织;谈到了西方的达沃斯论坛;谈到了亚太经合组织。他们共同认为:建立一个泛亚洲的国际会议组织符合亚洲各国的愿望和利益,而博鳌正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最为妥善、最为完美的承载之地。
创办博鳌亚洲论坛的构想,在这一个无眠之夜酝酿而生了。
男子汉的勋章
说起蒋晓松的身世,还伴随着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那是1950年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周恩来总理向在香港影视界十分活跃的电影导演、影视企业家蒋君超先生发出邀请。蒋先生欣然应邀,放弃香港的一切优厚条件,回到内地,也由此成就了他与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白杨女士的姻缘。1951年11月,他们的儿子出生了——讲到这段故事,蒋晓松笑着打趣说:“当初如果没有总理的邀请,也就不会有我了。”
蒋晓松继承了父母的艺术才华。早在黄宗英1980年,他的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流水经过这里》就在当时最权威的文学杂志之一《收获》上发表。1980年初,日本著名电视制片人牛山纯一先生到上海访问时,到蒋家做客。看了蒋晓松制作的一些片子后,牛山先生对他的天赋和才华极为欣赏,并力荐他到日本研修影视导演及制作。
在日本期间,蒋晓松肩负起了促进中日友好和两国文化交流的使命。18年来,他频繁地往来于北京和东京之间,推动着一个又一个中日影视界之间的文化交流项目。1984年由他策划推动的中日电视节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他还与著名作家黄宗英一起,钻入西藏的深山老林,拍摄了反映女科学家徐凤翔事迹的电视报告片《小木屋》。《小木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此片不仅开创了中国电视报告文学的先河,还在第28届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上捧回了中国第一个电视导演奖。
为了拍好这部纪录片,蒋晓松曾三进西藏,期间因为严重的高原反应被送进医院急救,并让他至今落下了心脏病的后遗症,但他并不后悔,并骄傲地将此视为“男子汉的勋章”。
1989年9月15日,蒋晓松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前校长的女儿向山德子结为伉俪,从此结束了“
天马行空”式的独身生活。他的晓奥公司也在日本正式注册登记。“商人”蒋晓松的脑海里,开始酝酿更加不一样的剧本。而博鳌亚洲论坛,正是他的一部“大制作”。
当之无愧的“博鳌之父”
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曾是APEC组织发起人之一,应蒋晓松之邀到博鳌度假后不久,便给时任写信并提出倡议。此后,由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等人提议,26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发起成立博鳌亚洲论坛的构想逐渐成熟。从此,蒋晓松调整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全力为亚洲论坛搭台。在欧洲、在日本、在香港……他像虔诚的传道者一样把“博鳌神话”讲给许多人听。1999年8月,中远集团、海南黄金海岸集团加盟,与晓奥公司组建博鳌投资控股公司,蒋晓松出任董事长。公司成立伊始,就将总体发展战略定位在“博鳌亚洲论坛”项目的推进和实施上。
1999年10月8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在北京会见了专程为“博鳌亚洲论
坛”来华的拉莫斯和霍克。在认真听取两位前政要的介绍后,表示中方将对“博鳌亚洲论坛”的设想进行认真研究和积极考虑,并尽力提供支持和合作。
2001年2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正式成立,时任中国和世界各国20多个政要、前政要出席了会议。这一天,亚洲的声音开始从博鳌传向世界,蒋晓松的名字从此也与“博鳌之父”联系在了一起。
对于历经10年“献身”博鳌的蒋晓松来说,似乎正是苦尽甘来,得享成功果实的时候,但他却决定从博鳌的光环中退出。
2007年11月,蒋晓松对外宣布,他已经将持有的博鳌投资30%的股份卖给中信国安集团,后者将全资持有博鳌投资。
在缔造了博鳌传奇后,蒋晓松又在寻新的创意和挑战。同样在海南,在博鳌的不远处,他倾力策划和打造的新项目将给世人带来新的惊喜。
摘自《中华儿女》2010.7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