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度假旅游》2019年第03期
摘要:该文以作品赏析的形式,阐述了对李楠舞蹈作品《你是一首歌》的理解分析与探究,分别从舞蹈结构、舞蹈调度、舞蹈语汇这三个方面展开而论,最后探讨了舞蹈编导对女性生命的思考,有利于舞蹈工作者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讨论,希望能够对更多舞蹈工作者给予启发帮助。
关键词:《你是一首歌》;舞蹈编导;女性生命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3-0049-01舞的结构
1 作品《你是一首歌》的编导简介
李楠,国家一级编导,现任四川音乐学院教授,舞蹈编导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舞蹈作品编创与教育教学工作。其创作的舞蹈剧目曾多次获得国家级比赛创作奖项,主要作品
舞《岁月如歌》获全国舞蹈比赛、“桃李杯”舞蹈大赛创作一等奖;舞《圈舞》获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CCTV电视舞蹈大赛优秀作品奖;舞《弦歌悠悠》获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作品银奖;舞《阳光康巴》获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一等奖等。李楠是一个执着的舞者,他说:“编导这个职业是没有上班下班一说的,每时每刻你都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2 对作品《你是一首歌》的分析探究
1)紧凑完整的舞蹈结构
一个舞蹈作品成功与否,一大半因素归结于其完整独特的结构。“舞蹈结构”是一个作品的整体框架,它对编创具有基础性引导的作用。歌颂女性生命之伟大,这是作品《你是一首歌》的立意所在,也是它的最终表达。舞蹈编导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本着不说一句废话的态度,向我们完美展现了女人一生的几个重要阶段。从晶莹剔透的少女形象,到盛装待嫁的新娘,再从初迎新生的母亲,到勤劳勇敢的农耕妇女,最后成为年迈的老人。时光荏苒,一气呵成。
编导在把握整体结构的同时,对细节的处理也是煞费苦心,他将点、线、面相结合,充
分利用时间、空间以及队形转换,使每一个接口处理都自然的“在情理之中,却在意料之外”,这是舞蹈编导们所身体力行且不断追求的。作品中心思想明确,编排始终紧扣主题,围绕“赞颂女性”进行扩展填充,前后呼应,富有逻辑感,可见舞蹈编导在作品结构的归纳整理上思路是清晰可见的。
2)舞蹈调度之巧妙
作品《你是一首歌》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定有其巧妙的舞蹈调度编排。一开始,一如花似玉的姑娘们在舞台上场口后方,从一个卷住的实心圆拉开走出一条斜线来,她们踏着节奏迈着轻盈的步伐,这是女人最清纯灵动的年龄,这看似像“卷心菜”的调度安排,卷出的则是女性“新生命的开始”。
新娘的出现也是意料之外的,编导将开始时干净整齐的一斜排打破后,设计了多个不同的分组与路线,各组之间相互配合走出的调度使舞台画面感饱满且丰富,演员几乎遍布整个舞台,舞台却并不因此显得凌乱拥挤。前期工作为新娘的出现做好了铺垫,有了之前遍布舞台各处的“散”,才衬托出新娘出现时瞬间“聚”的凝聚力。
在舞蹈结尾处,李楠运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将遍布舞台各个方向的四组演员流畅自然地接成了一大斜排,由作品开始时的“卷出来”变为“卷回去”;由开始在舞台“后方的卷”变为“台前的卷”;由“生命的开始”变为“生命的回归”。卷到最后的实心圆从中间打开时,呈现出的则是一位白发苍苍老太的背影,舞蹈调度在此体现了其叙事性的功能,这是编导的智慧。
3)风格性强且拿捏准确的动作语汇
《你是一首歌》是彝族女子舞,因此“风格性”是极为重要的。编导努力寻出风格性突出的舞蹈动作语汇后,尝试将其大胆发展变形以符合此作品的表达。从作品中可见,每一个重要段落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动机,而这一段落所有动作都是围绕这一动机展开编创的,这也是为什么作品中有各种幅度大小的动作却未曾使人感到杂乱无章的原因。每个动作单独拿出来看都是有迹可循的,尤其到了高潮部分的各场景,编导所编创的语汇都是大凉山上的彝族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经过其反复尝试、推敲、加工,成为最终展现在舞台上的形态。
3 编导对女性生命的思考
舞蹈作品是舞蹈编导流露思想感情、与观众说话交流的媒介,在作品《你是一首歌》中,我们能看到对女性生命的思考,对女性生命产生敬畏与尊敬,那是灵动清纯的象征,是勤劳勇敢的象征,是朴实善良的象征,亦是母性宽容大度、慈爱无边的象征。不仅在《你是一首歌》中,其作品《瓦尔俄足》《万物生》中仍然可以看到對女性的赞扬与歌颂,这一定与其生活经历以及长期以来思想上埋下的种子密不可分。《你是一首歌》是歌颂女性的生命赞歌,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4 结语
一个舞蹈作品成功与否,一大半因素归结于其结构,剩下才是编舞。编导擅于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点,其作品多以现实题材为主。《你是一首歌》向我们展现了女人一生的辛勤与不易,赞颂了女性生命之伟大。女人似一首歌,这是源自编导内心的感叹。
参考文献:
[1] 王宇聪.论舞蹈结构的作用与不同特征[J].艺术品鉴,2016(5).
[2] 黄洒.浅谈结构在舞蹈编创中的重要性[D].北京舞蹈学院,2015.
[3] 杨岐荣.舞蹈调度叙事功能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6.
【通联编辑:代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