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儿舞蹈《我的偶像》的编创艺术
摘要:在广大少年儿童舞蹈爱好者的心目中,“小荷风采”展演、“魅力校园”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八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则是他们一心想摘取荣誉之冠的艺术舞台。少儿舞蹈《我的偶像》作为少儿舞蹈的精品节目,她的问世充分得到了艺术和舞蹈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肯定,其编导的编排技巧和所选题材的独到之处,非常值得我们一线的舞蹈工作者去学习和探讨。
关键词:少儿舞蹈舞蹈教学编创艺术舞蹈音乐
舞蹈《我的偶像》名字不直白,让人联想、开头好、主题鲜明且深刻;在音乐的选择上采用了歌手王蓉改编后的《我学习雷锋好榜样》,新疆风格的多种元素给人以新奇感;在动作上保留了历史的印记,和现代新的理念结合起来;小情节的运用和衬托使舞蹈有很强的感染力。接下来我再具体谈谈它的特点
一、题材充分反映幼儿的心理特征,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舞的结构
从心理的角度上来可看,好奇、好动、易幻想、内心感情容易外露、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形象具体都是儿童心理特征。针对这些特点,舞蹈《我的偶像》在选材上主题鲜明、
健康、浅显易懂、新颖别致,同时具有了儿童的特征,情节发展清楚有趣,易于儿童理解、接受,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我的偶像》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帮助青少年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在
思想境界上提升自我,最终到正确的人生方向而不会盲目随从。
儿童舞蹈教育是要使儿童智力得到良好发展,培养儿童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坚强的意志,发展儿童的体质,形成良好的形体和气质,培养儿童正确的审美能力。所以,在选择舞蹈题材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一些积极向上具有教育意义的和符合孩子好奇心的,这样就能使儿童在快乐舞蹈的同时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且会比强制性的学习会来得更容易些。舞蹈《我的偶像》不仅使学生们得到了快乐而且学习到了雷锋的助人为乐敢于奉献的精神也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对真、善、美充满了崇敬。如果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能给孩子一个正确引导,就不会发生为追星而自杀这么荒唐的事情了。
二、舞蹈结构清晰明了,内容和结构和谐统一
舞蹈《我的偶像》中的起、承、转、合分配的十分清晰明确。随着舞蹈的发展,指引着观众进入到舞蹈中去,让观众的思维一直处于连续不断的思考过程中。
《我的偶像》中用四个八拍的动作利用重复和强调,几次动作的累积、力量的变化、节奏变化混合在一起用,加
深了整个舞段的印象。在调度上通过前后的交叉,整体的集中散开,横线拉开,使得整个舞台饱满富于
流动性。从“承”到“转”是舞蹈动作累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向,小情节运用的同时还加入了舞段,使整个舞蹈的“转”简单而有力度。舞蹈的“合”也是一个营造气氛的,和起的方式不一样,但都是在营造气氛上的。当所有小朋友手牵手一排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同时往前走,使雷锋的精神再次体现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三、舞蹈音乐保障了舞蹈作品的艺术性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选择合适的舞蹈音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才能保障舞蹈的艺术性。舞蹈《我的偶像》的音乐是运用了那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学习雷锋好榜样》。舞蹈编导常常被舞蹈音乐所困扰,有这样一句话:舞蹈有了好音乐就成功了一半。歌手王蓉改编后的《我学习雷锋好榜样》具备了作为舞蹈音乐的一切要素,首先王蓉加入一段说唱,就像给一位老人安装了一颗年轻的心,使他焕发了青春活力。开场的童声清唱和中间新疆风格的快板,又给这首音乐作品增添了活泼的彩,使乐曲一下子变得刚柔相济、弹性十足了。这些变化使整个乐曲丰满起来,富于变化的节奏现代感强烈,给编舞者很大的发挥空间。
四、演员表演具有童心童趣
童心是儿童舞蹈创作的焦点,童趣是儿童舞蹈的主要
审美特征,以童心追求童趣,是儿童舞蹈创作的出发点。在创编儿童舞蹈时要熟悉儿童生活,动作设计要适度夸张和美化,做到既有动态性、直观性,又有表情性和审美性。
舞蹈《我的偶像》中儿童的表演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表情丰富多彩、夸张。高兴起来哈哈大笑,生气起来立刻就哭。借助面部表情来代替语言的表达,而这种表达是没有心灵伪装的、真实的。在舞蹈的表演中,儿童表情的特点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如有的幼儿舞蹈,在表演吃惊时故意夸张把嘴巴张得老大,眼睛瞪圆不停张望;生气时把嘴巴鼓得高高的,这种表情既体现了情景的真实感,又突出了幼儿的稚气。小演员的表演充满了童心童趣,他们在游戏中去聆听雷锋的事迹去感受雷锋的精神。表演中孩子们用他们渴望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对雷锋的崇敬。
总之,儿童生活是儿童舞蹈创作的源泉,舞蹈《我的偶像》把握和掌握住了心理思维特点和生活特点,使舞蹈具有时代气息和当代儿童精神面貌,使儿童在参加舞蹈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审美愉悦和精神熏陶。创编时根据了儿童身心特点,体现了儿童的真切情感,使他们能从中感受美、表现美。舞蹈《我的偶像》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少儿舞蹈发展的某种趋势。
参考文献:
[1]黄式茂,《幼儿舞蹈教学指导》,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0年11月,第1版
[2]陈淑琴,《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
[3]高月梅、张弘,《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4]朱小曼,《情感教育论纲》,南京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作者简介:
徐本根,男,学历:本科,职称:助理讲师,任职单位: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