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7-05-06
作者简介:周焕月(1974-)女,广州人,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发展
自贸区建设广东经贸带来的契机
周焕月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财政经济学院,广州510935)
摘要:广东自贸区自挂牌运营以来,在制度改革和创新上取得了许多新突破,积累了丰富的自贸区建设经验。区内逐步聚集了高端产业、投资便利化体系得到完善,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自由化。在“一带一路”战略和广东自贸区建设的背景下,广东经济贸易领域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与港澳及海外有更多合作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广东产业升级转型、打造国际货物航运枢纽中心。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使广东经济实现一个阶段性的飞跃,现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自贸区;广东经贸;发展契机中图分类号:F7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7)06-0011-03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加快步伐,已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达成了合作发展的共识,签署了国际合作协议。中国的进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出境旅游使沿线国家从中分
享到许多的利益。广东自贸区在制度创新方面居于领先地位,形成了142项创新成果,跨境电商监管模式入选国家商务部8个最佳实践案例。在这些利好的环境下,广东经济面临着哪些发展机遇,今后将如何发展,以提高广东的经济实力,将广东建设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现主要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讨。
一、广东自贸区建设概况
广东自贸试验区分为南沙、前海蛇口、横琴三个片区,占地面积116.2平方公里。南沙片区主要面向世界技术先进国家,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前海蛇口片区旨在推动粤港深度合作,建设国内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基地和枢纽港口。横琴片区在于推动粤澳深度合作,建设文化教育先导区,建设国际商务和旅游基地,促进澳门经济多元化发展。自2015年4月21日挂牌运作以来,在制度创新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积累了丰富的自贸区建设经验。
(一)高端产业逐步聚集
广东自贸区聚集了包括金融交易、国际航运、跨境电商、旅游文化等高端产业。以金融业为例,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不但聚集了一批银行、证券等传统金融业态,还涌现了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要素交易市场等金融新业态。开展了跨境金
融业务创新,进行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受理香港电子支付业务等。其中,海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华南总部“落户”南沙自贸区,专门服务商品金融的广州商品清算中心和拥有船舶交易服务资质的广州航运交易所,以及珠江金融租赁公司、中科沃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也相继落户。初步形成了包括外汇、贵金属、期货等多种金融资本要素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建成了香港至南沙快船海运通道,引进全球排名前20的班轮公司,建立了22个“无水港”业务点,开通了85条国际班轮航线、55条“穿梭巴士”和3条国际邮轮航线。2016年10月,深圳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联手打造前海深港基金小镇。前海蛇口片区引进了中粮集团亚太总部、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汇丰银行南方总部、周大福中国区总部等。横琴自贸片区引进了海航基础总部、中信集团华南总部、固生堂中医集团总部等。2016年底,共有82家港澳资金融机构在横琴注册,2017年1月18日,作为澳门本土银行的大西洋银行也在横琴开立分行。
(二)完善了投资便利化体系
广东自贸区深化改革和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大幅压缩审批事项,实现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及资本进入。对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目前90%以上的外商投资项目已实现备案管理。试行“一颗印章管审批”,将企业注册与公安、税务、发改、人社、食药监、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相关证照实行“一门式”审批,在全国率先实现1个工作日内“十三证三章”联办。实行国地税联合办税,率先建成“一企一网”,企业办理商事登记时间从11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70%以上行政事项到现场跑动次数1次以下,60%以上行政事项网上办结。前海蛇口片区推出71项制度创新成果,珠海横琴片区实际落地200项创新措施,其中“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新模式”被评为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2016年1~11月,广东自贸区新设立企业7.06万家,同比增长42.9%。其中,内资企业6.65万家,同比增长41.1%,注册资本总额289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1%。截至2016年11月,外商投资企业4070家,同比增长77.3%。合同外资3661亿元人民币,同比
. All Rights Reserved.
N
A D E
增长172.8%。港澳企业数量1105家,其中,澳资企业669家,港资企业4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自贸区投资设立的企业近200家,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项目超过650个。
(三)促进了贸易自由化
逐步构建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的新体系。2013年南沙成立了全国首个口岸“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管区”,通过“货物检验检疫流程时长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区内港口出入境货物放行速度大大优化,平均通检时间在105秒以内。探索实施一揽子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建立了“互联网+”智能通关的贸易便利化模式,上线运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实行“一个平台、一次递交、一个标准”,启动了“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机制。构建了“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南沙片区实施海关登记备案“一照一码”改革,实现企业报关“零耗时”、“零跑动”、“零成本”,大幅压缩了通关时间。前海蛇口片区推进深港陆路跨境快速通关,采用先入区后报关模式以及叠加“安全智能锁”和“智能化卡口”措施,企业进境入区通关时间节省3~4个小时。横琴片区开展了口岸查验机制创新和口岸综合部门联合执法试点,在旅检现场进境渠道实施“一机一台、合作查验、分别处置”的作业模式,旅客通关环节由3个减少为2个,通关效率提升了30%。报关单、通关单基本全部实现无纸化。还实施了“互联网+加工贸易”、“一二三四”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体系等,创新的监管措施大大促进了广东对外贸易的自由化。
二、广东经贸面临的发展契机
(一)与港澳及海外有更多合作机会
广东毗邻香港、澳门,拥有众多的海外华侨,广东有着优越的地缘优势和人缘优势,港澳元素丰富。广东自贸区更好地为粤港澳合作服务,近年,广州越秀集团成功收购了香港创兴银行75%股份,广东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已在香港设立了19家证券期货和基金公司,广东有港资背景的保险机构经营主体也有5家。C E P A 及广东自贸区对粤港澳合作带来双重利好的环境,促进了广东与港澳的深度融合。广东对香港开放的服务业部门达到150多个,在会计、法律、交通、旅游等领域深化制度改革,将符合条件的港澳投资公司设立变更的合同章程审批改为备案管理,按照国民待遇措施和非禁即入的原则,便利香港服务提供者前来投资创业,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广东与香港、澳门联手打造珠三角国际城市,将大大提升大珠三角区域的国际竞争力。
2015年广东G D P 达到1.17万亿美元,人均G D P 1.08万美元,在中国处于较高水平。广东自贸区已与221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贸易往来,与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贸易十分活跃,市场多元化格局正逐步形成。广东可以通过粤港澳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国外的联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东盟、南亚、中东和欧洲等国家开展经济往来,依托港澳、服务内陆、走向世界。
(二)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一带一路”和广东自贸区建设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更多的资源,开拓更多的渠道,落地更多的项目。
广东自贸区成立以来,跨境电商和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2015年9月,广州海关为以保税融资租赁方式进口飞机办理快速通关手续,货值1.67亿美元,标志着广州已具备飞机租赁业务的政策环境。2015年上半年广东的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高达80.1%,处于“史无前例”的高增长水平。同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研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16%,广东企业逐步从对外技术依赖型向技术自主型转变,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均衡调整的重要力量。
“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的带动辐射作用能够加快珠三角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科技创新与行业对接,以及“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模式,以及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竞争力国际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建设国际货物航运枢纽中心
广东省内港口密集,有着丰富的城市河港、海港和空港资源,具有完备的港口码头功能和基础条件,与周边陆路交通衔接。众多的珠三角港口形成了世界上港口最繁忙的区域,2015年,粤港澳地区集装箱输送量超过7000万个标准箱,机场旅客运输量逾1.4亿人次,区域G D P 达1.4万亿美元,贸易总量达1.8万亿美元。广州港成为华南沿海功能最全、规模最大、辐射范围最广的综合性枢纽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2015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62.5万标准箱,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四位。
凭借广东自贸区便利的政策功能,快捷的通关制度,加上珠三角货物进出口通道,广东完全有能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货物航运枢纽中心。将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影响力延续到内陆,与香港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香港港主要作为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广州港和深圳港主要为广东省大宗国际货物进出口提供服务。大珠三角港口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港口开展联盟,发展高端造船业、海洋工程、航运交易、航运金融等新业态,形成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聚集的国际航运基地。
三、建议和措施
良好的机遇不容错失,为了使广东经济更上一个台阶,今后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 All Rights Reserved.
(一)强化自贸区作为经贸发展新引擎的作用
广东自贸区应深度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继续
构建开放型经济创新体制,与“一带一路”的国家和
地区加强贸易往来和投资合作,与沿线港口城市互
联互通,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全球的贸易网
络,成为推动广东经贸更快发展的新引擎。进一步
推进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资本项目可兑换和
金融服务业开放。激发自贸区内企业活力,加快培
育和发展本土跨国公司,统筹推进大型龙头企业“走出去”,加速国际化进程。将自贸区建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和国际采购中心,为加工贸易
以及市场开拓提供广阔的空间。通过国际合作平
台,引进世界高水平科技项目和优秀的专业人才,
建设联合研发与生产的创新基地,提升区内创新能
力和水平。探索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贷款业务,推
动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业务,开放资本项下的
跨境资金流动试点业务等。通过吸引和利用外商投
资,扩大进出口贸易,促进区域内经济快速增长。
(二)调整和优化广东产业结构
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
业,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生产模式创新,依
托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将科技与产业结合起来,利
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信息技
术、互联网技术与产业对接起来,提高技术创新能
力,使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化融合。普及和应用信息
技术,通过信息化平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推进广
东制造业智能化,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发展智能装
备和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
集,提升广东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层次,促
进整体产业结构高端化。加大力度发展融资租赁、
商务服务、科技信息、技术研发、批发零售等生产性
服务业,为广东工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坚持绿低碳可持续发
展,引进风险投资资本,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环
保、材料和光电技术等高新产业,建设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同时,突出高端产业片区合理分工,注重产业分工和优势互补,发展集经济,塑造品牌。明确城乡功能,实施差异化协同发展,沿海城市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推动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发展。还可以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为它们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它们的经济快速发展。
(三)进一步创新粤港澳合作机制
挖掘“一带一路”战略和C E P A合作框架下的潜在机遇,发挥粤港澳“两制”的互补性,将制度差异化变为制度优势加以利用。对接港澳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制造业,打造粤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东应携手港澳,提供优惠的政策支持,促进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加快香港科学园、香港应用科学院、香
港各大高校的创新成果到广东转化。开展金融创新,打造粤港澳金融合作新平台,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与广州、深圳金融中心的交流,与港澳有效对接现代金融服务区,发展科技金融、航运金融等特金融业。进一步提高港澳服务提供者在自贸区内参股合资证券公司,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募集境内资金进行证券投资等。
发挥自贸区的创新区位优势,促进粤港澳人才流动,支持港澳企业、专业人士、青年人到广东创新发展。加强粤港澳青少年的交流活动,支持三地青年创新创业,支持海外华侨华人中的专业人士到广东开展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构建粤港澳创新圈。
(四)打造国际货物航运枢纽中心
加强与国内外各航运中心的合作,开展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做大D I T国际延迟中转业务,探索集装箱国际、国内集拼业务监管办法,支持有条件的公司开展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业务。推进港口码头的交
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硬件到软件对堆场和信息港加大综合配套建设,建成完善的集疏运体系。改革创新通关制度,推动以南沙保税港区为离境港的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提高口岸服务效率,改善营商环境。做大做强整车进口业务,争取“进口汽车出自贸区”征税等政策落地。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密切联系,开辟更多往返于广东与外国的国际航线,建立沿线国家城市港口联盟,协商建立各国口岸查验结果互认机制。建设海铁联运和江海联运网络,推进内陆无水港建设,争取开通广州到湖南、韶关、合肥海铁联运班列,做大“粤港跨境货栈”海空联运业务。充分发挥自贸区、临港经济区、空港经济区和交通枢纽的优势,设立航运产业基金及船舶产业基金,鼓励和扶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推动航运保险、商业保理、船舶抵押贷款等创新业务的开展。争取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散货运输公司总部落户广州,支持中交集团、中船集、中外运长航等企业在广东的发展,建设海洋工程装备、船舶修造、海上钻井平台和深水工程船等高附加值项目。发展邮轮旅游,与香港一些著名邮轮公司合作,开通国际邮轮航线、开展国际邮轮业务,投资建设邮轮码头现场和服务设施,增加通关自助查验通道等。
参考文献:
[1]林江,范芹.广东自贸区:建设背景与运行基础[J].
广东社会科学,2015(5):21-27.香港三给片
[2]刘洋.粤港澳合作示范区前海、横琴与南沙优势比较
分析[J].企业导报,2013(9):10-15.
[3]李晓峰,冯紫薇.“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自贸区环境建
设的新突破[J].广东经济,2016(5):24-29.
[责任编辑:王鑫]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