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
编号方名
原文
型出处处方制法及用法
1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汉•张仲景)“太阳病不解,热
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
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
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
气汤。”张仲景的经典故事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
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
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
三服。
2旋覆代赭汤《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发汗,若吐
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属
旋覆代赭石汤。”
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甘草三两(炙),半夏
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
3竹叶石膏汤《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解后,虚羸
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
(洗),麦门冬一升(去心),人
参二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半
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
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
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1—
4麻黄汤《伤寒论》(汉•张仲景)“①太阳病,头痛
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
喘者,麻黄汤主之。②太阳病,脉浮紧,
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
仍在,此当复发汗。服汤已,微除,其人
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
阳气重故也,宜麻黄汤。③脉浮而紧,浮
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
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可发其汗,宜麻黄
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
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
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
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
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
桂枝法将息。
5吴茱萸汤《伤寒论》(汉•张仲景)“①食谷欲呕,属
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②干呕,吐涎沫,
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
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
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2—
6芍药甘草汤《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脉浮,自
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
脚即伸。”
白芍药、甘草各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7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汉•张仲景)“若心下满而鞕痛
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
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
泻心汤。”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
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
8真武汤《伤寒论》(汉•张仲景)“①太阳病发汗,
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
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②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
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
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
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茯苓、芍药、生姜(切)各三两,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
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3—
9猪苓汤《伤寒论》(汉•张仲景)“①若脉浮发热,
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②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
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
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
服七合,日三服。
10小承气汤《伤寒论》(汉•张仲景)“①阳明病脉迟,
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
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
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
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
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
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
至大泄下。②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
小承气汤。③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
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
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
矢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
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
则哕。其后发热者,大便必复鞕而少也,
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
也。”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
去皮),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
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
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
若更衣者,勿服之。
—4—
11甘草泻心汤《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中风,医反
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
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
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
故使鞕也,属甘草泻心汤。”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
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
升(洗),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
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
日三服。
12黄连汤《伤寒论》(汉•张仲景)“伤寒胸中有热,
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
主之。”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
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
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
(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
去滓,温服,昼三服夜二服。
13当归四逆汤《伤寒论》(汉•张仲景)“①手足厥寒,脉
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②下利脉大
者,虚也,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
尔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
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
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4附子汤《伤寒论》(汉•张仲景)“少阴病,得之一
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
子汤主之。”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