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管理
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4期106㊀㊀
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8A 030310676)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创新类项目资助(2018WT S C X 032
).作者简介:曾三云(1980-),女,汉族,湖南邵阳人,管理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李娟(1995-)
,女,汉族,江西抚州人,硕士研究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研究方向:公司治理.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研究综述
曾三云㊀李㊀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摘㊀要:一直以来,盈余管理都是会计研究的重点.盈余管理损害公司内㊁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治理
是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公司治理能否有效抑制盈余管理.本文分别从内部公司治理与外部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文献归纳其相应的途径,总结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现状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盈余管理;内部公司治理;外部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 23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
.c n k i .1672G3198.2021.04.0490㊀引言
目前被普遍认可的盈余管理的概念是由H e a l y 等
(1999
)提出的,即企业管理者在编制财务报告时或者构建经济交易时,运用判断进而改变交易报告,从而误导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根本经济获利的理解,此时盈余管理就产生了.由此可见,盈余管理的存在会损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根据F r e e m a n (2010)姚宏
的定义,利益相关者通常包括能够影响实现公司的组织目标或者能被此目标影响的任何体或者个人.
这些利益相关者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司内部人,例如股东等;另一类是公司外部人,例如债权人㊁政府机关等.对于损害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主要是根据代理理论,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同时又由于经理人与股东存在利益冲突与信息不对称问题,经理人就有可能侵犯股东的利益,为了阻止这种侵犯,公司治理应运而生.对于外部投资者㊁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审计师㊁分析师等外部公司治理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㊀盈余管理与内部公司治理研究
关于盈余管理与内部公司治理的研究,本文将拟从股权特征㊁董事会特征以及管理层特征三方面进行梳理.1.1㊀股权特征与盈余管理
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㊁股权集中度越高时,股东能更好的监督经营者,可以有效的减弱盈余管理行为进而有效的保护自己的权益.例如,D e 等(2006)通过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会正向影响股票盈余回报率,其主要原因是如果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大股东就能更好的监督和管理公司的业绩.同时,也有学者发现股权越分散意见分歧越大,监督和管理越弱,企业的盈余质量会相较更低(F r a n c i s 等,2005;
杜光强等,2007).但也有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㊁股权集中度越高时,其更有可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盈余(王化成等,2006;
洪剑鞘等,2009;简玉峰,2013
).还有学者研究股权性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企业中含有国家持股时,盈余质量较高,国有控股是有效的
治理方式.但关于产权性质对盈余管理的结论存在差
异,例如K a t o 等(2006)㊁余怒涛等(2008)
认为国有控股企业的盈余动机较弱,因此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
度较低.然而杨金磊等(2018)㊁张敦力等(2016)
发现国有上市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动机更强.D j a n k o v 等(2002
)也认为国有企业本身的某些特征会导致国有企业的绩效处于劣势,因此国有企业盈余质量较低.因此,股权特征是否发挥治理的作用还需要更多的研究.1.2㊀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
有学者认为,董事会规模越大开会次数越多,越能
有效的发现问题从而进行监督,姚宏等(2018)
㊁张敦力等(2016
)认为董事会治理是否有效㊁董事会结构的完善程度以及外部市场竞争的有序性,都对提高公司的盈余报告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A n g l i n 等(2019)同样提出公司治理特征,尤其是董事会规模㊁独立性㊁董事会会议次数和审计委员会的财务专长,对限制盈余管理活动至关重要.
同样在监督的角度下,独立董事比例越大,越能有效进行监督,抑制盈余管理行为,H o p e 等(2011)发现外部董事在全部董事中比例越高,财务舞弊得逞得越
少.黄海杰等(2016
)也发现声誉高的会计专业独立董事能积极发挥治理的作用从而提高盈余质量.史春玲
等(2018
)还发现财务独立董事的薪酬和本地任职均对真实盈余管理起着抑制作用.由此可见,董事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盈余管理.1.3㊀管理层特征与盈余管理
通过对管理者增加薪酬与持股比例,增加管理者的归属感,进而抑制管理者为自己私利而损害所有者利益进行盈余管理.付晓彤等(2016)
认为高管的货币薪酬与真实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均显著负相关,即高管货币薪酬能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H a n l o n
等(2003
)研究也发现高管持股可以让管理者忽视短期利己行为,从而降低盈余管理水平最终会提高公司的
长期价值.但S h u t o (2007)
发现利用操控性应计盈余管理可以增加管理者的薪酬,盈余质量与管理者薪酬存在负相关关系.
除了让管理层持股,C E O 的某些特征也会促进盈余管理,例如,公司负责人在离任前一年存在真实盈余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第4期
107
㊀管理行为粉饰报表操纵业绩(路军伟等,2017)
㊁ 超级明星 C E O 在获得相关荣誉之后,
公司的盈余管理显著增加(杨俊杰等,2016)㊁自恋的C E O 参与权责发生制
管理,会更积极进行盈余管理(C a p
a l
b o 等,2018).但是C E O 的某些特征也可以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研究表明女性高管㊁被组织认同的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以及海外经历等特征均会抑制企业盈余管理(H a r a k e h
等,2019;周美华等,2017;杜勇等,2018
).2㊀盈余管理与外部公司治理研究
关于盈余管理与外部公司治理的研究,本文将拟
从分析师㊁审计师㊁机构投资者及媒体监督四方面进行梳理.2.1㊀分析师与盈余管理
分析师可以提高信息的透明性,充当外部监管者的角,所以当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分析师偏差越小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发挥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陈红(2018)
发现在分析师跟踪的调节作用下,外部盈利压力越大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小.该研究说明分析师可以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吴东辉(2005)发现我国的分析师能够提供准确及时并且有价值的预测数据,专业能力强,因此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李春涛(2016)实证检验发现分析师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其能够有效减少操纵性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但会进一步促进真实盈余活动,并且研究发现跟踪分析师人数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正相关关系.谢震等(2014)研究还发现企业的盈余管理与分析师关注度正相关,其中间机制是配合机制即企业会配合分析师的
盈余预测进行盈余管理.B r o w n (2013)
研究也发现企业超过分析师现金流的预测的能力包含了关于企业盈余质量的信息即分析师预测反而促进盈余管理行为.
C a l l a o 等(2018
)也发现分析师预测的收益构成了向上管理收益数字的动机,而且这种动机随着收益发布的临近而增强.2.2㊀审计师与盈余管理
除了分析师外,审计师发表的审计报告同样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可以发挥外部公司治理的作用.曹
琼等(2013
)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马壮等(2018)
发现媒体数量与异常审计费用存在正相关关系,此时审计越能有效抑制盈余管理.李延喜等(2019)
也认为沟通关键审计事项能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关键审计事项数目越多的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但是C h i 等(2011)发现当企业管理应计项目的能力受到高质量审计人员的约束时,市级审计师的行业专长和审计费用与更高水平的实际盈余管理相关.2.3㊀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
机构投资者的作用类似于分析师与审计师,由于他们相对于其他投资者具有专业的投资管理㊁规范的投资行为,可以更有效的监管高管,起到公司治理的作
用.卢宁文等(2019
)通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越高对自由现金流引发的盈余管理具有越强的抑
制作用.赵蓓等(2019
)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治理作用.L e l (2019
)还发现当独立的外国投资机构成为股东时,企业对其收益的管理就会减少.葛雅洁(2019)
通过研究表明,当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越大,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相对也越强;同时,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有效的抑制应计盈余管理,但会增加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L i u 等(2006)
也考虑了不同类别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暂持股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时,企业的盈余管理越严重;长久持股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时,企业的盈余质量越高.表明长期持股的机构投资者具有监督的作用发挥了公司治理的作用.2.4㊀媒体监督与盈余管理
媒体监督也能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D y c k 等(2004)的研究表明媒体能够起到外部监督的作用,监督高管的行为,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李静(2019)认为有效的媒体监督会增加盈余管理成本,从而减少盈余管理行为,媒体监督对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吴高波等(2018)通过研究发现,媒体关注能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且相对于民营企业在国有上市企业中媒体关注对盈余管理的抑制
作用会更强.张婷婷等(2018
)也发现媒体关注度的增强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
3㊀结论与展望
盈余管理是会计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公司治理作为盈余管理的治理方式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
通过上述归纳分析发现几点:(1)
目前关于内外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的文献十分丰富,其中内部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源较早,对其各方面分析也比较全,但是在有的方面关于公司治理是否真的有效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存在分歧,这些分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公司治理是否真实有效以及分歧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关于外部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2)虽然目前公司治理对盈余管理方面的文献很丰富,但是关于外部公司治理的文献不够细化,进一步的研究可以研究关于分析师,审计师以及机构投资者影响盈余管理的其他具体路径.(3)由于操纵性盈余管理相对较容易发现,有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更隐蔽的盈余管理方法即真实盈余管理.由此,引发思考,不管是内部公司治理还是外部公司治理,是公司治理抑制盈余管理真实有效还是公司治理迫使高管进行真实盈余管理从而减少了应计盈余管理,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4
)随着时间的演变,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应该结合时代的产物进行研究.以上问题值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杜勇,张欢,陈建英,等.C E O 海外经历与企业盈余管理[J ].
会计研究,2018,(2):27G33.
[2
]黄海杰,吕长江,丁慧,等.独立董事声誉与盈余质量  会计专业独董的视角[J ].管理世界,2016,(3):128G143.
[3
]洪剑峭,薛皓.股权制衡如何影响经营性应计的可靠性  关联交易视角[J ].管理世界,2009,(1):153G161.
[4]A n g l i n ,P a u l .,E d e l s t e i n ,R o b e r t .,G a o ,Y a n m i n .,a n d T s a n g
,
D e s m o n d .W h a t i s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R E I T G o v e r n a n c e a n dE a r n i n g sM a n a g
e m e n t [J ].J o u r n a l o
f R e a l E s t a t e F i n a n c e a n d E c o n o m i c s ,2019,(37):538G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