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昆明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7.09.21
【字 号】昆政办[2007]103号
【施行日期】2007.09.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昆政办〔2007〕10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三个开发(度假)区管委会,呈贡新城管委会,昆明空港经济区管委会:
  《昆明市关于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已经2007年9月4日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市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局)反馈。
  二○○七年九月二十一日
  昆明市关于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姚宏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意见》(云政发〔2007〕134号),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村和农业信息化水平,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和谐社会,现就全面推进我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
  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全市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全市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信息设施落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实际应用范围不大,涉农信息资源分散,信息队伍建设也不能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新农村综合信息平台,是一项战略性、前瞻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图、文、声、像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做好信息的开发和利用,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可以更好地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农村基层状况和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对完善乡村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中的运用,准确把握农业和农村基本情况,优化农业和农村资源配置,提升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程度,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因势利导抓好薄弱环节,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乡风文明,加强民主管理,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省、市关于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完善农业和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全面提升我市农村社会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主要依托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结合国家实施的“金农”工程、“金水”工程、“信福”工程和“三电合一”项目等,整合各部门存量资源,推动涉农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共享,防止各自为政,避免重复建设。要建立分工负责的有效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积极性,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协调配合,强化优势互补,努力形成全社会推动“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合力。
  2.坚持统筹规划,注重实效。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立足各地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补充安全可靠的数字信息,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的同时,重点加强面向农民的信息服务,使“数字乡村”工程真正惠及广大农民众。
  (三)建设目标
  在2007年11月底前,建立起覆盖全市,上连接省,下连接各县(市)区、乡(镇)、村,横向连接省内各州(市)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各级人民政府决策和广大农民众提供图文并茂的网络信息服务。
  三、“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进一步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农村互联网络建设,确保信息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加快乡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形成上连接省,横向连接州(市),下连接县(市)区、乡(镇)、村、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批发市场、生产经营大户的
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围绕“四通五有三达到”目标,科学规划,统一标准,规范栏目,加快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村基础情况、乡风民俗、政策法规、政策补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农村财务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名优产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资源环境管理、农村规划建设、农村疫情监测防治、林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防汛抗旱、饮水安全、水土保持、气象、扶贫开发、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库。信息网和数据库的建设,要图、表、文、声、像等多种形式并用,力求画面生动,一目了然,真实有用。
  (三)建设农业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网站协调和整合,建立和完善以新农村建设信息综合网站、各涉农部门门户网站、涉农专业信息服务网络等为主体,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协
调合作、上下联动的农业和农村信息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逐步实现“一站发布、全网共享”。加快新农村建设信息综合网站的建设,优化版面设计,扩充信息容量,提高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实用性和实效性,使之成为贴近农民生产和生活、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重要窗口。支持各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上档升级,办出特,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化
  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广先进的农业智能生产管理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农田作业、良种工程、农作物栽培管理、造林绿化、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建立完善农作物栽培管理、动植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疫病监测预警、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管理等服务系统,加快农业机械和装备的信息化,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和农资配送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以及农资物流配送与连锁经营等环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