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Tool in Reducing Defects of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王卫珍 WANG Wei-zhen 金丽萍 JIN Li-ping 江莹莹 JIANG Ying-ying 陈飞 CHEN Fei 季文斌 JI Wen-bin 朱玲凤 ZHU Ling-feng
Abstract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医院防控督查组运用医院感染系统追踪方法跟踪病人诊疗过程,制定《新冠肺炎院内感染控制评价标准》,并进行流程评价,发现新冠肺炎防控缺陷率达25.6%,其中普通病房等区域的缺陷率为22.4%。通过数据的采集分析,发现流行病史调查及病历记录问题、环境物表问题、医疗废物管理问题等3方面需要重点改进。项目组通过根原因分析,并通过建立和完善新冠相关制度/规范,实现一岗一流程、采用LEC 法进行风险评估,运用多维管理方法进行改进,使新冠肺炎防控缺陷率由改进前25.6%降低到4.8%,实现新冠肺炎院内交叉感染事件零发生。
After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epidemic, our hospital'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spection team tracked the whole process of pati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using the nosocomial infection system, developed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COVID-19 Nosocomial Infection Control, and conducted process evalu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fect rate of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as high up to 25.6%, of which 22.4% happened in general wards. The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hree aspects in need of improvement, which were epidemiological
history investigation and medical records, environmental and physical surface disinfection, as well as medical waste management. To address the defects in COVID-19 nosocomial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project team conducted root cause analysis, developed and improved regulations related to COVID-19 epidemic, implemented "one post, one process", adopted the LEC method for risk assessment, implemented
multi-dimensional management. As a result, the defect rate decreased from 25.6% to 4.8%, and no COVID-19 nosocomial infection occurred. 关键词 Key words:管理 Management ;新冠肺炎 COVID-19;防控缺陷 Defects 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作者单位: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Taizhou Enze Medical Center (Group)Email:***************通讯作者:朱玲凤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1-9069.2021.03.017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武汉陆续发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患者,且存在人传人。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一篇最新回顾性临床研究指出,由医院相关性传播所导致的新冠肺炎并不少见,占所报道病例的41.3%(57/138),其中医护人员感染40例(29%),住院患者感染17例(12.3%)[1]
。面对这种高传播力的未知新型病毒,虽然我国根据新冠肺炎的特点发布了一系列诊疗及防控指
南,但平时积累的医院感染防控举措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仍存在很多难点亟需解决[2]。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单位。2020年1月19日收治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1月23日确诊。为了达到新冠肺炎院内交叉感染事件零发生的目标,我院应用闭环管理、LEC(likelihood exposure consequence method,LEC)风险管理、精益可视化管理、5S 管理、流程优化等多维管理工具,针对新冠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取
得一定的成效。
资料与方法
1.问题陈述。自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后,医院成立
防控督查组,启动防控工作。督查组跟踪病人诊疗全过程,流程起始点是病人进入医院,流程止点是医疗废物处理、感染性织物清洗、污水质量监控等,运用医院感染系统追踪方法,根据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消毒技术规范、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医院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等,制定《新冠肺炎院内感染控制评价标准》,共87项评审内容,按标准进行流程评价,结果得分符合率为74.4%,防控缺陷率达
25.6%,其中普通病房等区域的防控缺陷率为22.4%,需重点整改。
2.组建项目组、拟订活动计划。由分管新冠防控工作的院领导牵头成立项目组,设包括门急诊、医技、行政、发热门诊、住院管理等六个组,成员由质量改进部、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门诊部等职能部门主任及临床医生/护士骨干组成,拟定项目活动计划,见表1。
表1
活动计划拟定
项目过程项目时间
负责人2.5-2.6 2.7-2.11
2.11-2.20
2.20-4.20
4.21-4.24
4.25-4.30
3.现状调查
3.1数据收集。2月7—9日,项目组依据新型冠状肺炎感染控制评价标准,分住院、门诊、医技等6个组,对全院各科室每日进行感控现场督查。运用层别法将督查缺陷分为防护、手卫生、物表消毒、陪护管理、医疗废物处理、流调及病历记录、标本管理等类别,运用亲和图法将杂项缺陷进
行亲和归类,缺陷汇总统计,结果见表2。
3.2数据分析。项目组对督查结果运用排列图进行分析,确定优先改进区域,其中流调及病历记录问题、环境物表问
能力及医院新冠防控的要求,确定过程指标及结果指标。过程指标:至2020年4月底,新冠肺炎防控执行缺陷率在8%以下。结果指标:新冠肺炎院内交叉感染事件零发生。
5.原因分析
5.1寻可能原因。为了查出现流调及病历记录、环
程等,为标准作业提供依据。依据国家医疗机构环境物表清洁消毒规范,结合新冠疫情,确定各科室环境风险等级(高、中、低风险),制定环境物表清洁消毒标准作业规范。制作床单位终未消毒图文SOP,摄制标准化操作视频;制订病区污物间及保洁车管理规范,强化薄弱环节的管理。
6.1.2 运用信息防差错机制从源头控制质量联合信息中心,开发一系列信息防差错机制:①将新冠告知书嵌入电子病历系统,系统自动产生患者相应的信息,对患者实施告知及流行病史调查。流行病史能自动导入到入院病历的个人史中,规范病历记录。②实行住院新冠感染风险评估,在住院医生工作站增加新冠状感染风险评估,新患者入院后程序自动触发。医生填报流行病史、症状、辅助检查相关选项,系统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自动触发,为临床医生提供处理决策。
③启用发热患者诊疗决策流程,如患者出现发热,系统自动
弹出评估提示,医生根据提示进行新冠感染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下一步决策方案。48小时、5天后后若体温未改善、发热原因不明确,启动感染科会诊、多学科讨论等相应决策。④针对门诊患者体温漏测情况,实施防错设计:如缺体温记录,不能进行分诊。信息化技术,有效控制了人为疏忽产生的质量偏差。
6.2针对X2培训方式不到位。应用多维培训方式,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培训形式:①针对医务人员,组织新增新冠相关制度规范的网络及集中培训,并进行在线考核,要求100%参与率。督查中随
机访谈,提高对制度规范的重视。②建立医废工作人员培训系统,明确培训内容、方式、频度、考核;对保洁、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进行重点培训,提高意识及对相关规范的掌握。③对实施床单位终未消毒的
护理员,按标准化作业书、视频进行培训,全员实践考核,人人过关,同时纳入护理质控范围,规范操作。
6.3针对X3感控督查机制不健全
6.3.1 建立院科二级督查系统实施闭环管理完善督查组织架构,建立新冠防控网格化管理。与科室签订防控目标责任书,以结果为导向,提高科室的责任意识。设立科室监督岗,指定专人每日自查,及时发现问题组织改进。针对医废、环境物表管理等项目建立细化督查表,督查结果按达标程度,实施可视化红黄绿卡评估并反馈,明确缺陷环节,促进难点问题解决。
6.3.2 采用LEC 法进行风险评估实行“5管理”项目组运用格雷厄姆法(likelihood exposure consequence method,LEC),对各部门进行感染防控风险预测,确定初始风险级别,划分为5个等级(一级特别重大风险,二级重大风险,三级较大风险,四级一般风险,五级轻微风险),实施红、橙、黄、蓝、绿等彩管理。按等级确定督查频度,分别为每天一次、每周二次、每周一次、隔天一次等。
6.3.3 评估结果“红黄绿”可视管理实施风险等级动态升降对各部门督查结果采用精益可视化彩管理,成
绩90分以上(合格)为绿卡,80-90分(部分合格)为黄卡、80分以下(不合格)为红卡。根据评估结果、过程监测指标实施风险等级动态升降管理,可上升或下降级别。
6.3.4 运用LEC 法实行岗位风险管控项目组根据医务人员作业条件,运用LEC 评价法对岗位职业安全进行风险分析[3]。对高风险岗位作业进行流程分析如洗衣房清洗岗位、检验标本岗位等,避免环节风险造成的新冠意外感染事件。
6.3.5 多途径反馈督查结果以口头、书面、院内网、
通报、
图3
病区医疗废物交接转运价值流图
姚宏约谈等途径反馈科室存在问题,针对整改不到位的科室进行专项通报提醒,纪委约谈科主任等形式,提高科室的责任意识,督查组跟进问题的整改。
6.4针对X4清洗调换流程不合理。由于保洁工具清洗环境狭小局限,布局不合理,对清洗间实施5S,优化现场工作环境。并对保洁工具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调整保洁工具清洗调换时间,按片区及楼层位置实施各区域错时调换,在不增加人力及清洗机的情况下,使1台清洗机的清洗量能够满足临床供应需求,减少保洁员二次往返造成的时间浪费。
6.5针对X5医废管理流程不合理
6.5.1标准化、5S现场管理等提高工作效率对医废间环境实施5S管理;围绕医废暂存间使用流程,合理配置各类物资,三定三要素;根据医废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标准,配置防护用品,定点定容管理。
6.5.2全流程追踪改进规范医废物管理依据医疗废物的分类弃置、收集、回收、转运、入库、贮存、出库7大过程的关键节点,设计专人、专车、专线作业流程,制定疑似、确诊新冠医疗废物作业可视化SOP,转运新冠医疗废物。对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由二次装箱改为一次装箱,减少二次污染风险。在污物间安装无线呼叫器,与护士站联通,医疗废物回收人员无需跑动人,减少交接时间。梳理感染性织物清洗流程,对洗衣房洗衣机温度进行重新设置,设定水位标识;明确含氯消毒液配比方法,做到目视管理;对洗衣房感染性织物清洗流程进行梳理,采用可溶性的洗衣袋,减少工作人员取出时的二次污染可能。
结果
经过整改,4月30日,项目组依据《新冠肺炎院内感染防控评价标准》,从患者入院至医疗废物处理等进行全流程系统追踪,新冠防控缺陷率由改进前的25.6%降低到4.8%,p<0.05,达8%目标值,改进有统计学意义。
注:χ=11.683,DF=1,p=0.001标准化
项目组制定的《新冠肺炎院内感染防控评价标准》,在本市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制订新冠肺炎感染控制流程及医废管理、环境物表清洁消毒、床单位终未消毒等图文可视化SOP,挂医院内网新冠防控平台,并持续指导临床应用。开发了信息化临床诊疗决策系统,辅助临床诊疗方案的决策。
体会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工作涉及面广,需全员参与,管理难度大,效率低下,院内感染情况很难得到有效控制[4-5]。因此需要对防控工作进行系统性策划。
本研究利用系统追踪方法学,按照新冠肺炎诊疗规范、消毒隔离等有关规章制度进行全流程策划,制定《新冠肺炎院内感染防控评价标准》,进行系统追踪,发现存在的新冠防控缺陷问题。运用故障树进行分析,出根本原因,并做出决策。通过建立和完善新冠相关制度/规范,实现一岗一流程、运用信息防差错机制、采用LEC法进行风险评估,实施5动态升降机制、评估结果应用精益可视化管理、优化保洁工具管理流程、运用5S现场管理等多维管理工具进行一系列改进,从而降低了新冠肺炎防控执行过程中的缺陷,达到新冠肺炎院内交叉感染事件零发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Wang D,Hu B,Hu C,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 n f e c t e d P n e u m o n i a i n W u h a n, C h i n a[J]. J A M A,
2020,323(11):1061-1069.
2 姚宏武,索继江,杜明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医院感染防控难点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6):801-805.
3 邱英. LEC评价法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中的应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24(1):83-84.
4 冯艳琴,洪伟.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护理管理的作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58-160.
5 刘香田.细节管理与环节控制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410-1411.
参考文献
1 乐燕娜,陈玮臻.健全医疗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3):55-57.
2 贾家辉.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教育发展
研究,2017(S1):32-35.
3 罗鑫.志愿者活动对提升医院整体形象的促进作用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6(21):74-75.
4 纪伟伟,孙蓓.肿瘤专科医院志愿者服务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2):83-84.
(上接第37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