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脱贫攻坚答卷
关于元旦的文案唯美□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张维
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中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5575万农村贫困⼈⼝实现脱贫。第⼀批脱贫攻坚普查结果显⽰,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安全也得到保障。
梦幻西游修改密码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占世界五分之⼀⼈⼝、全球最⼤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改⾰开放40多年来,7.5亿⼈成功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标。
“中国的减贫密码,⽤⼀句话概括就是: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是保障、各⽅参与是合⼒、众动⼒是基础。这些都是我们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有益经验。”国务院扶贫办负责⼈说。
绝对贫困现象消除
对于贵州省安顺市的⼩黄来说,2020年的开端就很特别——坐上免费的飞机去打⼯。
在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后,他与安顺市另外154名外出务⼯⼈员乘坐专机前往青岛,开启2020年务⼯⽣活。安顺市积极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城市青岛,组织45家企业向安顺市提供1065个岗位。
同样是被政府送去打⼯的还有湖南省娄底市的⼩徐,他在⼩黄之前就已经⾛上了⼯作岗位。2020年2⽉24⽇,湖南⾸趟始发赴湖北农民⼯返岗“点对点”直达⾼铁专列——G9628次⾼铁从娄底驶出,包括建档⽴卡贫困⼈员137⼈在内的456名娄底农民⼯免费乘坐本次专列返岗上班。
政府⽤专机专列免费送贫困户去打⼯,让他们这⼀年都⼲劲满满。
安徽省⾩阳市⼤许村村民韩⼤则在⾃家门⼝解决了就业脱困问题。年过五旬的她,有年⽼体弱的母亲要照顾。“家⾥经济负担很重,想打⼯但出不去。”韩⼤说,幸好村⾥引进了“扶贫车间”。
对于韩⼤来说,在车间⾥做些缝纫、贴标的⼯作既简单、容易完成,⼜解决了长期困扰⾃⼰的难题。“既当农民种地有收⼊,⼜当⼯⼈挣⼯资,这种不出远门在家门⼝就能脱贫致富的⽣活,让⼈觉得⽣活也有劲了。”韩⼤说。
家住江西省宁都县对坊乡半迳村的廖⽵⽣,不仅⾃⾝实现了从贫困户到电商能⼿的飞跃,⽽且还带动了周边众的脱贫致富。
廖⽵⽣双⼿先天性残疾,拿不起重物,家境⼜贫困。“我家有6⼝⼈,其中3⼈都是残疾⼈。”廖⽵⽣说,鬼吹灯精绝女王的秘密
“但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我们家⼀样都没少。”
2014年,廖⽵⽣家被识别为建档⽴卡贫困户,当地政府为贫困户提供了电商扶贫、资⾦、政策和智⼒等多种扶持帮助。2015年,他参加宁都县免费电商培训班后,在政府帮扶下开了⼀家布鞋分销⽹店,并获得⼈⽣“第⼀桶⾦”。2016年,他借助15万元贴息贷款,到4个合伙⼈组建励志园,开始组团创业,种植脐橙。采取“电商团队+种养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了周边贫困众的农产品销售难题,带领周边众增收致富。
现在,廖⽵⽣创业团队成员从组建之初的5⼈发展到16⼈,成⽴了两家电⼦商务公司,联合120亩脐橙和柚⼦园、50亩茶园、500亩⽣态种养基地成⽴产业联盟,年营业额100多万元,利润30多万元。
这⼀个个⼩故事,汇聚起中国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近⽇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2020年,中国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据介绍,现⾏标准下农村贫困⼈⼝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绝对贫困现象历史性消除。贫困地区农民居民收⼊较快增长,2020年贫困⼈⼝较多的⼴西、四川、贵州、云南、⽢肃、宁夏、新疆7个省(区)农村居民⼈均可⽀配收⼊名义增速均⾼于全国农村居民增速0.2个百分点⾄1.7个百分点。
因地制宜精准发⼒
精准,是中国脱贫经验中的关键词。在去年12⽉举⾏的“⼈类减贫经验国际论坛”上,国务院扶贫办负责⼈就以“中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了经验分享。环保宣传语
开展建档⽴卡,解决扶持谁的问题。国家制定贫困识别标准和程序,通过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公告等⽅式,组织基层⼲部众开展贫困识别,对识别不准的及时剔除,对新发⽣的及时纳⼊,完整记录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和脱贫效果,建⽴起全国统⼀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现贫困数据到村到户到⼈。
选派驻村⼲部,解决谁来扶的问题。从县以上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作⼈员,到贫困村担任第⼀书记和驻村⼲部,先后有300多万名⼲部参加,每年保持近100万⼈在岗,这些⼲部与贫困村⼲部众⼀道共谋脱贫之策、共⾛脱贫之路。
推进分类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根据贫困地区、贫困众的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施策。实施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90%以上的贫困户得到产业和就业帮扶,70%以上的贫困户有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带动,贫困众⼯资性收⼊和⽣产经营性收⼊占⽐逐年上升,转移性收⼊占⽐逐年下降,⾃我发展能⼒不断增强。实施交通扶贫和⽔利扶贫,贫困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2900多万贫困众饮⽔不安全问题全部解决,⼲旱缺⽔地区饮⽤苦咸⽔的历史彻底结束。实施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为4000多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提供营养餐,及时将因贫失学辍学孩⼦劝返
⼊学,累计救治贫困⼤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1900多万⼈,基本实现贫困众⼩病不出乡,常见病慢性病不出县,得了⼤病重病基本⽣活有保障。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和⽣态扶贫,搬迁贫困众近1000万⼈,对2493万贫困众的危房全部进⾏改造,在贫困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7450万亩,贫困地区⽣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众居住条件极⼤改善。
建⽴贫困退出机制,解决如何退的问题。中国的脱贫标准,概括起来是“⼀⼆三”。“⼀”就是贫困家庭年⼈均纯收⼊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就是做到不愁吃、不愁穿,“三”就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达到这个标准后,经过民主评议、⼊户核实、公告公⽰等程序脱贫退出,做到政府认定、贫困户认可、社会认同。
建⽴防⽌返贫长效机制,解决如何稳的问题。中国将从2021年起设⽴过渡期,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对脱贫众扶上马送⼀程。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建⽴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防⽌返贫和产⽣新的贫困。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经过8年持续奋⽃,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的伟⼤成就。然⽽,这并不意味着相关⼯作⽌步。
按照党中央要求,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作
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确保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
据了解,2021年将保持政策总体稳定,投⼊⼒度不减、帮扶队伍不撤,各级财政投⼊要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衔接要求相匹配。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开展监测,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作,强化产业⽀持、就业帮扶,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加强扶志扶智,激励和引导脱贫众靠⾃⼰努⼒过上更好⽣活。
同时,将规范提升好脱贫攻坚创新性⼯作。加强扶贫资产、扶贫⼩额信贷、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扶贫公益岗位、扶贫车间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防范化解风险,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还将坚持完善好东西部协作机制,有效衔接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抓好政策衔接,抓好产业帮扶衔接,抓好就业帮扶衔接,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衔接,抓好公共服务提升衔接,抓好重点县衔接,抓好考核衔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