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天津一年多了,和来自不同地方各种各样的同学打了也一年多的交道。有一个引起我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不少来自直辖市或者是省辖市的同学,对于我国现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不是很了解。就拿天津同学为例,很多同学对于地方行政区划仅限于中央、天津市、某某区,到此为止。当我介绍我来自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的时候,同学们会对市、县等等的区划与天津市某某区的对应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想了解一下其中的具体内容。我自己对于这个也不是很了解,但作为一个生活在基层行政单位的人民众,自己的亲身体会还是有的,加上网上down一点文章,就暂且当成一点科普吧。
首先以天津市和江西省的行政区划对比开始吧。众所周知,天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下辖凡十三区三县,人口共计一千三百万,市府驻河西区。这十三区三县分别是:市内六区——和平、河西、河东、南开、红桥、河北,环城四区——东丽、西青、津南、北辰,远郊二区——武清、宝坻,另有塘沽、汉沽、大港三区合并成的滨海新区,以上为天津市的十三区。天津市辖三县为蓟县、宁河、静海。
而江西省则是和其他几十个省一样,有省、地级市、县或县级市、乡镇四个级别。江西省下辖
凡十一地级市,其下有十一县级市、七十个县、二十一个市辖区,人口总计四千六百万,省府驻南昌市。十一个地级市依次为: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宜春、上饶、吉安、抚州,十一个县级市依次为:樟树市、贵溪市、丰城市、高安市、瑞昌市、井冈山市、瑞金市、南康市、德兴市、共青城市、乐平市。七十个县和二十一个市辖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仅以南昌市和吉安市为例。江西省府南昌辖5区4县,人口四百九十七万。五区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四县为: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我的家乡吉安市辖中国有几个省级行政区2区1县级市10县,人口共计四百七十万。二区为:吉州区、青原区,一县级市为井冈山市,十县为:吉安县、新干县、永丰县、峡江县、吉水县、泰和县、万安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再下去的话,就是乡镇了。我介绍自己的时候,一般都不到镇,如果要的话,还可以加一句,我是来自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泉江镇的。
显然,天津市的同学平时接触到的,从中央,到天津市,再到某个区,就到头了,不会再接触别的区划,而我在坐火车回家的时候,经过的地方基本上经历了五重行政区划,对此感受是比较明显的。的确,我国行政区划在宪法上规定的是三级: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市;乡、镇。但实际是五级,中间多了地区、地级市、自治州,还有最低级的村。当然,中央不是区划。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级市和县级市都是城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
同呢?简而言之,地级市和县级市原本没有统辖关系,但是由于很多地级市都是地区行署所在地,因此那些县级市按照现行政策,是被这些地级市“托管”的,因而,比如我,我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要谈到遂川县,就得先经过吉安市这一重地级市的区划,然后到了县还不能精确,因为遂川县下辖11个镇,12个乡,2个国营林场,我得说到镇一级才能到我自己。
这个东西说明白点,首先就是我国具体城市的级别定位不一样。我国的城市级别分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中国有4个直辖市,即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行政级别一样,都是省级行政单位,是中国一级行政区,其政治、经济各方面都直接与中央挂钩。
副省级城市为中国大陆地区城市的行政地位之称,源自改革开放1980年代,当时由于其特有的经济地位而被称为“计划单列市”,和省会等较大城市一样,具有宪法授予的部分立法权。按照中国大陆行政区划来划分,“副省级城市”属于省辖市之列的地级市,是较大的、由计划单列城市发展而来的、行政单位低于省政府,但实际行政相对不受省政府控制的城市政府。重庆是第一个副省级城市,后陆续增加到16个。1997年重庆被划分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减
少为15个,即: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济南、青岛、南京、杭州、宁波、厦门、广州、深圳、武汉、成都、西安。其最高行政官员(市长)对应的行政级别为副省长级(副部长级)。因此,这些城市的级别要高于一般城市,而又低于直辖市。
说到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其中的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还是计划单列市。计划单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名之一,收支直接与中央挂钩,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两分,无需上缴省级财政,它们享受着省一级的经济权限。省会城市不可能再设为计划单列市,因为过去的计划单列省会都已经相继取消了,如今只剩下这五个。其与直辖市的区别是:直辖市是一级行政区。计划单列市仅仅是在经济上享受省级待遇而已。
至于地级市,是指行政地位相当于地区的市,属于地级行政区,为地方政权;因其行政地位和地区(地区行政专署)相当,故被称为“地级市”。 地级市市长和行政级别为正厅级,若其为上一级党委的常委则其为副省级。省直接领导的市一般规模较大,并多分设市辖区,这类市即是地级市的主体。推行市领导县体制以后,地级市不仅设有市辖区,而且还领导县。1983年以来地级市的数量增幅较大,由144个增加到1998年的227个(含15个副省级市)。新增的地级市大多数是地改市、少数是县级市升格而来,227个地级市中设区的市有222个,
只有5个地级市不设区,即浙江省湖州市、广东省中山市和东莞市、海南省三亚市、甘肃省嘉峪关市,其中湖州市不设市辖区但领导县,其他4市不设区也不领导县,俗称“直筒子”市。
县级市是行政地位与“县”相同的市。县级市的市长的行政级别一般为正处级和县长是同级,但如果他是上一级党委的常委,其行政级别就为副厅级。县级市不设市辖区,从直接行政领导关系看,县级市一般由地区、地级市代管,自治州辖市则由自治州领导。改革开放以前,县级市一般是从县域范围内分出一个或几个乡镇设市而来,也就是常说的“切块设市”。那时,我国县级市发展缓慢,一定时期内比地级市还少,如1975年全国有地级市96个,而县级市只有86个。改革开放以后,加快了设市速度,改革了设市模式,特别是1983年以后撤县设市越来越多。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437个县级市,比改革开放前的1977年增了347个,其中80%是撤县设市而来。
以上是市的问题。由于各市发展程度不一,其行政级别也就不同,所体现在行政区划中也就不一样了,也就是造成了直辖市与省辖市的区别,让我等大众对此一团糊涂……简单点的话,就如下图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