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不能遗忘。旧中国积贫积弱,国势风雨飘摇,人民内部还藏污纳垢,处处散发着腐朽气息。时代巨人鲁迅站出来!他以笔为武器,挡住为国人所深恶痛疾的外来歧视;又以文字为灵药,医治好国民曾经的愚弱与冷漠。当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中国30万同胞惨遭杀lù(①)。举国为之哀痛,哀痛之余更多人民英雄挺身而出,在英雄的铮铮傲骨面前,外侵如②,纷纷溃退。中国的如今正以雄狮骄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使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1.文中加点字“垢”的读音正确的是()
A.hòu B.guòC.goùD.gòu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A.戳B.戮C.勠D.路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A.摧枯拉朽B.锐不可当C.不堪一击D.筋疲力尽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如今的中国正以雄狮骄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使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B.如今的中国正以雄狮骄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为此感到无比自豪!
C.中国的如今正以雄狮骄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D.中国的如今正以雄狮骄傲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使我身为中国人们,感到无比自豪!
二、选择题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谚:“仙人冻,仙人冻,神仙见了也心动。”
②采其茎叶熬汁,与米粉相和,制成凝胶状的仙人冻,可降温解暑。
③盛夏食之,顿生“凉入衣襟骨有风”之感。
④每当春夏之交,水沟边、干沙地、草丛中,随处可见一株株、一片片碧绿的仙人草。
⑤闽西客家人素有入伏吃仙人冻的习俗,据说这天吃了仙人冻,整个夏天都不会长痱子。
A.①③④②⑤B.④②①③⑤
C.①③②④⑤D.④②③⑤①
6. 为贯彻大语文观,学校开展“生活处处有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要求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运用语文。下面是四位同学的活动记录,其中偏离主题的一项是()
A.甲:有趣的菜谱是饭店的法宝,好的菜名,能勾起人点单的欲望。我的主题是“撩人味蕾的创意菜谱”。
B.乙:商店的招牌是街市的“眼睛”,可我们也经常看见一些这样的“招牌”:鸿运家俱店、烟酒饮料、鸡汤混沌等,令人大跌眼镜。我的主题是“招牌广告中的错别字”。
C.丙:优美的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读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我的主题是“诗歌中的平仄对仗”。
D.丁:经典的台词是影视作品的灵魂,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人生感悟。我的主题是“发人深省的台词语录”。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西塞山泊渔家
(唐)皮日休
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起笔写诗事由,引出后面的景描写。
B.颔联写目之所及,看到的渔家风情。“挑叶去”和“买蓑归”对仗工整。
C.颈联写西塞山风物,这里莼菜可采,鱼儿肥美,渔家生活幸福滋润。
D.尾联写诗人看到很多游人来西塞山作客,对渔人的生活充满羡慕。
8.这首诗融描写、叙事和抒情于一炉,请从抒情的角度说说诗人表达的情感。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范延贵者为殿直①,押兵过金陵。张忠定公咏②为守,因问曰:“天使③沿路来,还曾见好官员否?”延贵曰:“昨过袁州萍乡,县邑宰④张希颜者,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忠定曰:“何以言之?”延贵曰:“自入萍乡县境,驿传⑤桥道
皆完葺,田莱⑥垦辟,野无惰农。及至邑,则市肆⑦无赌博,市易不敢喧争。夜宿
邸中,闻更鼓分明。以是知其必善政也。”忠定大笑曰:“希颜固善矣,天使亦好官员也。”即日同荐于朝。希颜后为发运使⑧,延贵亦阁门祗候,皆号能吏也。
(节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注释】①殿直:皇帝的侍从官。②张忠定公咏:张咏,谥号忠定,北宋名臣。
③天使:皇帝的使者。④邑宰:邑,县。宰,泛指地方官吏。⑤驿传(zhuàn):驿站。⑥田莱:荒芜不耕之田。⑦肆:店铺。⑧发运使:与后面的“阁门祗候”都
是官职名。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因(    )      (2)及(    )      (3)闻(    )
10.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不识之,知其好官员也。
(2)忠定曰:“何以言之?”
11.请结合原文分析,为什么张咏将张希颜、范延贵“同荐于朝”?
五、情景默写
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中借渔者歌词来表达三峡气氛凄惨悲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绩在《野望》中用质朴的笔触向我们展示“黄昏归禽图”的一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徜徉于早春的江南,欣赏红花绿草,你不禁会联想到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母亲
邹韬奋
什么时候入伏天2022①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有一
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朦胧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来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往来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大概是元宵吧,这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谈笑着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地跑着玩。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她十五岁就出嫁,十六岁那年养我,这个时候才十七八岁。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松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我生平所见过的女子,我的母亲是最美的一个,就是当时伏在母亲背上的我,也能觉到在那个大客厅里许多妇女里面:没有一个及得到母亲的可爱。这是我对母亲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②我十岁时,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
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时,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我自己呜咽
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
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③我和弟弟妹妹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
到一些外面的女工来做,所以很忙。我看见母亲那样辛苦,心里已知道感觉不安。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但是小孩深夜不睡,是要受到大人责备的,就说是要起来陪陪母亲,一定也要被申斥几句,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答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
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成分。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才坐了一会儿,又被母亲赶上床去睡觉,她说小孩子不好好睡,起来干什么!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一段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④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在临终的那一夜,她神志非常
清楚,忍泪叫着一个一个子女嘱咐一番。她临去最舍不得的就是她这一子女。
⑤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我也觉得,像我的母亲这样被埋没葬送掉的女子不知有多少!
(有删改)
13.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在发生变化,按照文章思路,给下列选项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我感念我慈爱的母亲。
B.能体会母亲辛劳,想坐起来陪伴母亲。
C.我当时很幼稚,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D.惋惜母亲的精神和才具被埋没葬送。
14.本文是近代中国记者、出版家邹韬奋回忆母亲的纪实散文,文章主要记录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5.下列对本文写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一种沉静殷实的叙事笔调将母亲的性格、生活、情感等方面绣成了一幅
组合图案,突出地表现了母亲爱子女同时又被子女所爱的真情。
B.本文以空间为顺序,从记忆深处挑出了有关母亲的几个镜头,描写细腻,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