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
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
译者主体性视角观照下的莎氏十四行诗第116首的新译研究
罗晓佳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401520)
摘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尊重原作的原则,但是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不同的译者主
体,对于同一文本的不同解读,造成了不同的译本。这主要取决于译者的意识形态、文学观点、写作特点等主体性特征。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16首译本非常多,不同的译者,由于其译者主体性不同,翻译出了各有千秋的译本。分析研究十四行诗116首的曾轶可译本,就恰好说明了译者主体性的独特性,造成了其具独特译本的现象。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莎氏十四行诗第116首;新译研究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9)15-0161-02
1引言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一直都是莎士比亚研究的热点,其译本很多,其中不乏大翻译家、著名学者的译本,而本文将要讨论的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译者的译本,因为这个译本与其他译本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语言的简洁性和翻译的改写性两大特点,所以是“新译”。译者曾轶可是一个创作型的歌手,既不是翻译家,也不是著名学者,最多算是新晋诗人兼翻译爱好者。本文通过对其译本的研究,具体分析译者主体性对于翻译策略、翻译风格和翻译特点的重要影响。
2译者主体性
翻译的主体系统包括译者、作者、译语读者、翻译研究者,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译者主体性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主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适当的创作性翻译,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
性”[2]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选择要翻译的材料、要采用的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等方面,具有适当的主观自主权。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不是肆无忌惮、无所顾忌的,而应充分考虑原语作者及其作品和译语读者,讲究翻译研究者的翻译理论与原
zengyike
则”[3],才能成功地做好翻译。
3莎氏十四行诗第116首曾轶可译本译者主体性研究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16首英文原诗与曾轶可译本对比如下:
Sonnet 116
Written by 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Let me not to the marriage of true minds Admit impediments.Love is not love Which alters when it alteration finds,Or bends with the remover to remove:O no!it is an ever-fixed mark
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It is the star to every wandering bark,
Whose worth's unknown,although his height be taken.
Love's not Time's fool,though rosy lips and cheeks
Within his bending sickle's compass come:
Love alters not with his brief hours and weeks,But bears it out even to the edge of doom.If this be error and upon me proved,I never writ,nor no man ever loved.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16首曾轶可译[1]
若是爱有障碍便不是真爱见风使舵的爱不是爱变幻无常的爱也不是爱爱是恒久不变的刻度狂风暴雨都摧毁不了
爱是指引迷津的恒星
可以丈量的距离无法丈量的珍贵爱不随时间而衰老哪怕容颜已改变
爱不随斗转星移而更替
而是到末日始终如一如果这些话有一天被证明是谬论那么就当我从未说过世人也从未爱过
3.1原诗赏析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16首诗是一首关于“真爱”的诗,诗中表达了莎士比亚的爱情观,即,真爱不随任何
事物的改变而轻易改变。这样的爱情观,于当今的社会,也不过时,因此这首诗受到很多追求真爱的人们的追捧。莎士比亚生活在中古英语向现代英语演变的时期,因此他在创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中古英语的影响。因此,他的十四行诗里,有中古英语词汇和语法的特点,并且富含修辞手法和文学意象。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一般有14句诗行,押韵方式为“ababcdcdefefgg ”,且最后两句诗行均首行缩进了2个字符。这14行诗行分为四个诗节,前三个诗节每节四句诗行,围绕主题进行叙述,辩论或抒情,最后一个诗节只有两句诗行,做出结论,点明主题。另外,每行为五音步抑扬格(iambic pentameter),使诗歌抑扬顿挫。第116首十四行诗不例外地在形式上也具有以上特征。
在第116首十四行诗中,诗人巧妙运用了暗喻和拟人两种
收稿日期:2019-01-23修回日期:2019-02-27
作者简介:罗晓佳(1981—),女,四川宜宾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161
Overseas English海外英语2019年8月
修辞手法,把“世间真爱”描写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人文主义精
神。隐喻(metaphor)是没有明显比喻词(like、as等)的比喻修辞
手法。第5和第7诗行中,诗人把爱比作“an ever fixed mark(亘
古长明的灯塔)”和“the star(一颗星)”。灯塔和星星象征着永恒
的路标,指引着爱人们在人生旅途中,向着爱的方向前进。拟
人(personification)是一种赋予动物和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特征
的修辞手法。诗人在第6行中写道“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在这里,诗人赋予“mark”以人的动作“look”,将其拟人化,表达“爱的坚贞不屈”的意思。第11诗行里,"Love alters not with his brief hours and weeks",赋予“love”“alter”这一人类动作,在第12诗行里,赋予“love”“bears it out”这一人类
动作。
第116首十四行诗里的意象很丰富,比如上文提到的
“mark”和“star”。除此之外,第7诗行里,诗人把爱人们比作
“bark”(海上的小船),有了星辰(“star”)的指引,便不会在茫茫
人生大海里迷失方向。第9诗行中的“rosy lips and cheeks”,字
面意思为“玫瑰的嘴唇和面颊”,暗喻恋爱中的年轻男女,
“sickle”象征“如镰刀的岁月”,将年轻的容颜改变。这两句诗
行表达出“韶华易逝,真爱却不随岁月流逝”的意思。
重复的修辞手法有助于使诗歌在语篇上前后连贯、融会贯
通。例如在第3诗行和第4诗行中的“alters”和“alteration”,
“remover”和“remove”,加强了表达语气,使上下句衔接连贯,关
于“真爱”的坚定信念在重复的词句中跃然纸上。
3.2译者主体性研究
翻译主体系统包括作者、原作、译者、译语读者和翻译研究
人员,因为上文已经研究过了作者和原作特点,并且,针对曾译
本的研究的不多,本文暂不讨论翻译研究者。因此,本文接下
来从译者、译语读者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进行译者主体性
研究。
译者曾轶可,1990年生于湖南省常德市,词作创作人、歌
手。2009年,获全国性歌手选秀比赛《2009快乐女声》全国第
九名,在比赛中以《狮子座》《最天使》等原创歌曲崭露头角。曾
轶可,英语翻译专业本科,毕业于吉林华桥外国语大学,有一定
英语语言文学基础,这为她读懂并翻译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提
供了专业基本素养;同时,曾轶可的中文文笔自然灵动,善于中
文歌词创作,这为她翻译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提供了中文表达
能力的基础。作为90后的创作型歌手,她的作品在一定程度
上代表了90后年龄段的中国青年的部分审美追求和艺术
追求。
曾轶可生活的时代,是网络社会的后现代文学时代,她所
面对的目标译语读者主要是中国80后、90后、00后甚至10后
青年。大部分普通青年对于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比较陌生而
且兴趣未必浓厚,如果让他们去读诸如辜正坤、屠岸等翻译大
家或者曹明伦等学院教授的译本,他们心中未必会有共鸣。因
为当代的部分青年比较浮躁,对文学的兴趣不浓,而曾轶可译
本的语言比较接近当代普通青年的语言习惯,容易走进他们的
心里。从上文原诗和曾译文对比我们看出:
首先,从翻译策略来说,曾译本选择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
即用目的语的语法特征、表达习惯和文学特征来表达原诗的主
旨。曾译本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按照原诗的语法、句法
结构进行琢字琢句翻译,而是在简化原诗冗繁的语言结构的基
础上,发挥译者主体性,创造出一首具有曾轶可特的清新、简
洁的爱情诗。这样的译本,比用语正式、结构冗繁的学院派的
译本更让当今年轻人所接受,也能够让他们在不需要具备太多
文学基础的情况下,把握住了原诗的主旨。比如,第8诗行
“Whose worth's unknown,although his height be taken”,曾译采用
归化翻译策略,将原诗意译为“可以丈量的距离无法丈量的珍
贵”,这是一种简化再创作的处理方式,译文具有曾的诗歌创作
特点,风格简洁清新,虽然属于改写翻译法,但还是尊重了原文
的基本意思的。
其次,从译者的主体性来说,曾译本明显体现了曾轶可作
为一个创作型歌手的文笔特点。她的译本文笔灵动,风格清
新,语言简洁,富有灵性,不受语言形式的桎梏,简单的语言能
够瞬间深深打动读者内心。比如,曾译本把前面四句诗行,简
化为三句诗行“若是爱有障碍便不是真爱/见风使舵的爱不是
爱/变幻无常的爱也不是爱”,体现了原文重复和暗喻的特点,
寥寥几句,就把主体点明,并且瞬间引起了读者继续想要读下
去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曾译本选择的字体是繁体字,也许
她是想通过繁体字,体现译本的历史感,在莎士比亚和当代年
轻人之间搭建一座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毕竟莎士比亚生活
在遥远的文艺复兴时期,原作距离现代有一定时间距离了,既
然她选择了符合现代人用语习惯的简洁句式来翻译,如果再用
简体字,会给人一种觉得自己看的译文是一首现代诗的错觉。
再次,对比原诗和曾译本,我们发现,原诗体现了十四行诗
的标准形式,而曾译本进行了改写,打破原诗十四行诗的固定
模式,按照自己对原诗意的理解和再创作的需要将译本分为
长短不一的6个诗节。并且,原诗本来有固定的韵脚,而曾译
本属于当代比较流行的自由的无韵诗。这样的改写,或许可以
看作是对原文的“不忠实翻译”,但从文化功能对等的角度来
说,这样的语言简洁的自由无韵诗,符合当代青年的审美习惯
和艺术追求,同样具有诗意,同样能够打动目标读者的内心,从
这个角度说,它是一种忠实的翻译。关于“忠实问题”,曾译本
将“it is an ever-fixed mark/That looks on tempests and is never shaken”翻译为“爱是恒久不变的刻度/狂风暴雨都摧毁不了”,乍一看把“mark”翻译为“刻度”,似乎不忠实原文,但从曾译本
整体来看,它是符合曾的整体翻译风格和诗歌语境的。这里也
体现了其归化翻译策略下的简化改写翻译手法。
4小结
总之,曾轶可不是一个专业的翻译工作者或者翻译研究学
者,但她学过英文,学过文学,善于中文诗歌创作,具有自己的
文学创作特点。她在翻译莎士比亚这首十四行诗的时候,充分
发挥了其译者主动性,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根据当代的诗学
需求和当代目标读者的需求,按照自己作为译者的主体文化意
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将这首诗进行简化再创作,对
原作进行适当改写,不失为一次大胆且成功的翻译尝试。时代
在发展,经典文学的翻译也应该随着时代需求做出相应的改
变,应该符合当代人的文学需求,才能让经典的作品拥有新生
代的读者,这样,经典的文学作品才能永葆青春,永不过时。参考文献:
[1]心悦.不要问如果!我爱你没有如果[J/OL].为你写诗,2018-12-20.mp.weixin.qq/s/Gajnei1SJW2Ah692y6WUng.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的主体性一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
谈起[J].中国翻译,2003(4):45-47.
[3]朱月娥.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J].中国科技翻
译,2010(2):56.
【通联编辑:梁书】
162
翻译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