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鸡架因一名新冠确诊病例行程中多次吃鸡架而闻名全国,一下子上了热搜。演员林更
新曾在微博为沈阳鸡架代言:强烈要求把沈阳鸡架纳入中华美食的辉煌史册。从老迟家熏鸡架到玖福记熏鸡架,从老四季鸡架到老杨家熟食的鸡架,沈阳的鸡架店太多了。大街小巷里的饭店,一问,都有鸡架这道菜。
那么,沈阳鸡架究竟好在哪里呀?
鸡架这道菜,沈阳人可真用心了,把十八般烹饪技艺都用上了。有熏的,有煮的,有蒸的,有烤的,有红烧的,有凉拌的,有炒的,还有香炸鸡架的。我真佩服沈阳人竟能把一个小小的鸡架做出了花样。很多外地人到沈阳,当地人都要推荐他们品尝一下鸡架的味道。过去人们主要吃鸡蛋、鸡肉、鸡肾、鸡肝、鸡脚,喝鸡汤,鸡架大多是扔到垃圾箱的东西。谁能想到,鸡架竟成了最火的一道菜。
饮食讲究味道,也讲究饮食的氛围。看上去,鸡架很瘦,没有多少鸡肉,但人们吃的就不仅仅是肉,而是嘬那味道。鸡架天然接地气,它是老百姓的家常菜。它诞生于民间,火爆于民间。你穿着西服革履,或长袍马褂,吃鸡架还真不是那么回事。不用到饭店,吃鸡架的情景也能想象得到,几个人不是慢条斯理,而是痛快淋漓地吃。沈阳是产业工人聚集的城市,吃鸡架一般几个人聚在一起吃,要的就是这种自然酣畅的状态,不摆架子、不装、别客
气,这符合东北人直爽的性格。东北地处寒冷的北方,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等菜肴是地方特菜,鸡架与这些菜一样,带着鲜明的地方特,是与这个地方老百姓的性格和文化融为一体的。
我翻阅古代的饮食典籍,难觅鸡架的踪影,即使是现在东北菜肴的书籍,也没把鸡架这道菜纳入美食名册。而在网络上,在抖音里,介绍各种鸡架的做法的视频却非常火。一个鸡架,就像沈阳饮食的一道分水岭,一边是传统规范的饮食菜肴;一边是没入典籍却流行民间的饮食菜肴。前者的食客一般年龄偏大,而后者则更多的是年轻人,显得无拘无束。而后者的饮食时尚正在冲击前者的饮食规范,而且,两个饮食体的边界正在模糊,互相影响并终将汇成一股饮食的河流。就像服装一样,年纪稍大的人不会穿膝蓋破洞的牛仔裤,而年轻人却对此情有独钟。这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很难弄清沈阳鸡架火于何时,有人说沈阳鸡架是上世纪90年代火起来的,我无法考证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无疑,沈阳鸡架一定是打破传统的饮食规范才会出现的菜肴,也一定是一股青春力量涌动的产物。
历史上鸡架并不受待见。《三国演义》里有个“鸡肋事件”。曹操与刘备对阵汉中,相持不下。士兵请示曹操口令,曹操看着碗中鸡肋,随口说出“鸡肋”。主簿杨修闻言,便让手下
收拾行囊,准备撤兵。士兵惊问其故,杨修回答:“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遂以蛊惑军心杀了杨修。鸡肋是鸡的肋骨,就是现在的鸡架。鸡肋的这个典故流传了下来,也定格了鸡架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今天的沈阳人改变了鸡架的味道,也改变鸡架多少年来在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
现在,沈阳鸡架已经从下酒菜变成了当家菜。每有足球比赛,一帮年轻人就相约到小酒馆边吃边看,鸡架是必点菜,此外有面条,有啤酒。在其他地方,身上没多少肉的鸡架上不了大雅之堂。但在沈阳,出去旅游吧,带几个鸡架;几个好友想喝点小酒,也来几个鸡架。就像到了本溪要喝羊汤、到了锦州要吃烧烤、到了盘锦要吃河蟹一样。沈阳人喜欢吃鸡架,已经渐渐变成了一种地方的饮食特和时尚。编辑/倪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