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每章(1~14章)概括笔记
XXX《乡土中国》中探讨了中国最基层的乡土社会,这个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他并不是对一个具体的基层社会进行纪实描写,而是从这些社会中提炼出一些概念来组成一个乡土文化,这种文化在支配着乡土社会的各个方面。
第一章“乡土本:礼俗社会”中,XXX提到中国有99.9%的历史都处在农业社会,因此我们惯受到土地的影响,不爱迁徙。农业活动可以由一个人完成,不需要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因此美国乡下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有邻舍。但在中国,农民有聚村而居的惯,除了安全和合作兴修水利的需要,最大的原因是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的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村都是同姓的原因。
一个土一个于
中国社会是具有乡土性的,土地在这里被定义为重要因素,人与空间上不流动,村雨村之间往来很少,孤立、隔膜多。因此,乡土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交流并不是基于“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一种行为规范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乡土社会逐渐演化成一种礼俗社会,是异于西方的法理社会。农人固守土地而居,形成“熟悉”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因“熟悉”而成“俗”,常“”之。这些“俗”因为熟悉和信任而毋需以契约而固化,于是
形成所谓的乡土本:一个礼俗社会。
在乡土社会中,规矩是“”出来的礼俗,是从熟悉到信任的过程。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的可靠性。在社会学中,有两种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礼俗社会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有机的团结;而法理社会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机械的团结。
第二章:文字下乡:乡土人际交流的直接性
在城市主导的语境下,我们经常嘲笑乡下人“愚昧”,比如他们在马路上听到汽车喇叭声会显得手忙脚乱。然而,这只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如果我们这样嘲笑乡下人,那么他们同样可以嘲笑城市人在看到狗叫时变得像“白痴”一样。因此,我们不能以城市人的标准来评判乡下人的能力。
然而,更值得探究的问题是:乡下人不识字,是否是因为他们没有像城里人一样的识字需求?文字的作用在于传达情感和意义,它通过固定的符号体系进行人际交流。但是,当人们可以直接面对面交流时,文字就变得多余了。在乡土社会中,人们可以直接交流,因此他们
不需要文字。文字是一种间接工具,而且并不完美。因此,在小社中,人们可以使用特殊的语言,如“行话”,以满足个人需要。随着社的扩大,人们所共有的经验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他们使用的语言也变得越来越简单。
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乡土文化的口口相传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具有研究能力,我们可以学会不受生理反应支配的行为方式。研究的方法是“”,通过反复的实践和时间的磨练,一个人可以惯于一种新的做法。记忆是研究的桥梁,它打破了个人知识的今昔之隔。
在乡土社会中,口口相传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人们通过交流故事、传统和经验来研究和传递知识。这种传统方式虽然没有文字那么准确,但它可以传递更多的情感和意义。文字只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发挥作用,而口头传统则可以在任何地方传递。因此,在乡土社会中,口口相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方式。
动物也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只停留在基本的生理水平上。相比之下,人类发展出了“词”的象征体系,我们能够理解“苹果”、“大伯”、“高兴”等词汇所代表的意义。记忆使得人
类能够从过去中汲取经验,当前的生活也是过去的积累。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方法都是通过记忆传承下来的。
在乡土社会中,世代间的生活形态差异不大,经验也是一种重复。由于乡土社会的相对封闭性,社会文化变迁缓慢,乡村生活简单而重复。因此,乡土文化的总量相对有限,传承主要依靠口口相传。只有当社会文化发生大的变迁时,才会产生文字下乡的需求。
在很多人看来,乡下人最大的毛病是“私”,比如“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爱占小便宜,不爱管闲事”,以及频繁被指摘的腐败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体和个人之间界限的问题。传统的中国社会格局与现代西方社会格局不同。在西方社会中,家庭的概念很明确,指的是夫妻和未成年子女。而在中国传统的语境中,“家”这个概念非常灵活,可以指不同的人和事物。中国传统的社会格局可以比作是由一块块石头丢入水面上形成的波纹,每个人都是波纹的中心,形成的关系网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