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1 水在土坝、闸基中的渗透
由于水的渗透,会给挡水、输水等建筑物带来两类问题。其一,引起水量损失,减小了经济效益,称为渗漏问题;其二,水在土中渗透,会使土中应力发生变化,改变土体的稳定条件,甚至造成土体的破坏,称为渗透稳定问题。为了解决好上述问题,需要研究土的渗透性及其与工程的关系,以便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8.1达西定律
8.1.1达西定律的内容
(8-1)
或 (8-2)
式中——渗透速度,cm/s;
——渗透流量,cm3/s;
——土样两侧的水头差,cm;
——土样的渗透长度,cm;
——垂直于渗流方向的土的截面积,cm2;
——水力坡降,,即渗流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
——渗透系数,cm/s。
是反映土体渗透性强弱的一个指标,其物理意义是单位水力坡降的渗透速度。不同土的渗透系数见表8-1。
式(8-1)或(8-2)即为著名的达西定律,是水在土体中渗流的基本规律。
图8-2 砂土的渗透
表8-1 常见土的渗透系数
土 类 | 渗透系数 | 渗 透 性 |
纯砾 | >10-1 | 强渗透性 |
纯砾与砾混合物 | 10-3~10-1 | 中渗透性 |
极细砂 | 10-5~10-3 | 弱渗透性 |
粉土、砂与粘土混合物 | 10-7~10-5 | 极弱渗透性 |
一个土一个于 粘土 | <10-7 | 几乎不透水 |
8.1.2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
达西定律是在对砂土的试验中得到的,而且水流速度较小,处于层流状态,如图8-3(a)。
当土体为粘性土时,由于受到结合水的粘滞阻力的影响,当水力坡降较小时,不发生渗流,只有当水力坡降达到一定数值,克服了结合水的粘滞阻力后,才能发生渗流,我们把这一水力坡降称为起始水力坡降,则渗透速度可表示为,如图8-3(b)。
对于大卵石等地基中的大颗粒渗流,当水力坡降较小时,渗流为层流,~为线性关系,符合达西定律;当水力坡降较大时,渗透速度超过某一临界流速,~不再是线性关系,如图8-3(c)。
图8-3不同情况的渗透规律
8.2渗透系数的测定
渗透系数是综合反映土体渗透能力的一个指标,也是渗透计算时用到的一个基本参数,渗透系数通常由试验确定。
8.2.1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
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可分为室内渗透试验和现场渗透试验两大类。两者基本原理相同,均以达西定律为依据。下面仅介绍室内试验的两种方法。
1.常水头试验
常水头试验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头始终保持不变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透水性较强的无粘性土。
如图8-4,在圆柱形试验筒内装置土样,设土样截面积为,长度为,试验时水头差为,这三者可以直接量出,试验时测得在时间内流出的水量(体积),则透过土样的流量为,由达西定律应有,则
(8-3)
图8-4常水头试验示意图
2.变水头试验
变水头试验是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头不断变化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透水性小的粘性土。
由于粘性土的透水性小,若用常水头法,流过土样的水量很小不易测准,或者由于需要的时间很长,会因蒸发而影响试验精度,故采用变水头试验。
如图8-5,土样上端连接一带刻度的竖直玻璃管,其横截面积为。玻璃管内为高水位,另一侧连接一溢水容器,为低水位,水位不变。试验中玻璃管内水位逐渐降低,记录下时刻和相应水头、时刻和相应水头。
图8-5 变水头试验示意图
设在水头下,经微小时段,水位下降。则在该时段内玻璃管内水量减少,又由达西定律知流经土样的水量为,两者应相等,即
在时段~内,水头由~,将上式两端分别积分,得
式中加一负号的原因是,时间~是增长的,而水头~为减小的。
(8-4)
8.2.2影响渗透系数的主要因素
渗透系数反映了水在土中流动的难易程度,其大小受土的颗粒级配、密实程度、水温等因素的影响。
1.土粒大小与级配
土粒大小与级配关系到土中孔隙的大小,对土的渗透系数影响最大。土粒越粗,孔隙越大,渗透系数就越大;级配良好时,总孔隙较小,渗透系数较小。
2.土的密实度
同一种土,在不同密实状态下有不同的渗透性。土的密实度增加,孔隙比减小,土的渗透性也就减小。
3.水的温度
水在不同的温度下具有不同的粘滞性,影响到渗透的速度,对同一种土在不同的温度下所测渗透系数也就不同。为便于比较,统一使用标准温度20℃的渗透系数,其他温度下的渗透系数可换算为20℃的渗透系数。
(8-5)
式中——℃和20℃时土的渗透系数;
、——℃和20℃时水的动力粘滞系数,值见表8-2。
表8-2 /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 | 5.0 | 5.5 | 6.0 | 6.5 | 7.0 | 7.5 | 8.0 | 8.5 | 9.0 | 9.5 | 10.0 | 10.5 | 11.0 |
/ | 1.501 | 1.478 | 1.455 | 1.435 | 1.414 | 1.393 | 1.373 | 1.353 | 1.334 | 1.315 | 1.297 | 1.279 | 1.261 |
温度(℃) | 11.5 | 12.0 | 12.5 | 13.0 | 13.5 | 14.0 | 14.5 | 15.0 | 15.5 | 16.0 | 16.5 | 17.0 | 17.5 |
/ | 1.243 | 1.227 | 1.211 | 1.194 | 1.176 | 1.163 | 1.148 | 1.133 | 1.119 | 1.104 | 1.090 | 1.077 | 1.066 |
温度(℃) | 18.0 | 18.5 | 19.0 | 19.5 | 20.0 | 20.5 | 21.0 | 21.5 | 22.0 | 22.5 | 23.0 | 24.0 | 25.0 |
/ | 1.050 | 1.038 | 1.025 | 1.012 | 1.000 | 0.988 | 0.976 | 0.964 | 0.953 | 0.943 | 0.932 | 0.910 | 0.890 |
温度(℃) | 26.0 | 27.0 | 28.0 | 29.0 | 30.0 | 31.0 | 32.0 | 33.0 | 34.0 | 35.0 | |||
/ | 0.870 | 0.850 | 0.833 | 0.815 | 0.798 | 0.781 | 0.765 | 0.750 | 0.735 | 0.720 |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