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写好高考作文
——2023高考写作指导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凭借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动人心魄的精神力量、凝练精美的语言、非凡的影响力成为绝佳的作文素材,如果能在高考作文中运用得当,可使文章立意高格,内容丰富,深刻,语言有创新,有文采。本文以此为基础,拟对作文中运用"感动中国"人物素材的角度和技巧问题作一番探讨。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举行“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弘扬奉献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下面仅以“感动中国”人物素材为例,谈一谈其事迹及颁奖词在习作中运用的角度和技巧。
一、聚焦素养——对标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深度思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建立起两者的内在关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
评价的“风向标”。那么,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角度对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作出深度思考,就能学以致用,让作文立意高格,而不至于生搬硬套,隔靴挠痒。
以张定宇人物事迹为例。可以从科学精神、责任担当两个方面进行思考,把思考的结果作为作文储备素材能有效避免人云亦云、论述不深。
科学精神——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作为最早接诊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院长的张定宇果断决策,处理得当,体现的是科学态度,秉持的是科学精神。作为战疫英雄的张定宇登上“云讲台”,在《开学第一课》舞台上播洒“信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种子。
面对疫情,张定宇、钟南山、张文宏、陈薇等一大批专家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让科学精神的阳光穿透阴霾的笼罩,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坚实力量。面向未来,如果每个人都能秉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善用科学武装头脑,我们就能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正能量。
责任担当——疾风识劲草,烈火见真金。在危机时刻,人民英雄张定宇挺身而出,以渐冻之躯,屹立于风暴之眼,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树立了精神坐标。
向张定宇学习,就是要学习他向险而行、冲锋在前的责任担当——履新金银潭医院院长,他开宗明义,我是来干事的,不是来过年的,这是他作为一院之长的责任担当;带领医院全体党员,同病毒短兵相接,与疫情殊死搏斗,这是他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二、拆分立意——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拆分出不同的立意,延展出不同的话题
每个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身上都有许多闪光的精神品质,从其事迹选取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观点和主题。有意识地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做多维度立意分析,多角度运用探究,就能有以一当十之效。
以最美快递员汪勇为例,其事迹适用话题有:爱岗敬业、奉献牺牲、责任担当、义行善举、积极作为、平凡伟大、不忘初心、低调谦虚等。
三、学习修辞——认真研读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提升作文语言的文采及表现力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能让我们心潮澎湃。这得益于其精彩修辞手法的运用。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辞大量使用比喻、双关、对比等修辞手法,能打破人们的感受定势,冲破审美注意的惯性,促使观众从字里行间去联想其意境及风格意义,获得视觉和听觉的享受,触动心灵,产生情感共鸣。语言精练的颁奖辞可以用在作文题目、开头(或题记)、正文衔接、结尾等处。
以为救援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的颁奖辞为例——
颁奖辞:最先出发,最快抵达 为危难的乡亲奉上最好的年华 欠身体一台手术
欠妻子一次告别 欠父母一次团圆 洪水汹涌  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
大雨过后 你是天空中灿烂的霞
这段颁奖辞综合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表现出陈陆对乡亲和灾民的奉献,对亲人和自己的亏欠,以及面对洪流巨浪的无畏和奉献牺牲精神。开头“最先出发,最快抵达”和“最好年华”押韵,很有现场感和节奏感。精短文字有如此效果,令人击节叹赏。
四、巧用活用——正确把握人物的精神内涵,灵活运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素材在中高考作文中运用得好,可使作文展现出丰富、深刻、创新、文采等特点,这也正是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所在。
怎么使用呢?我推荐两种最常见、最好用的例证法。
一是点例排比法,就是抓准感动中国不同人物、不同事迹的相同点,围绕同一个主题,一句一例地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排列起来。比如,以“明灯”为话题,可以将众多人物事迹穿插在一起。
有这么一人在我们的记忆中镌刻下温暖和感动,他们像明灯,引领着大家在危难中逆行,书写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张定宇像是波涛汹涌中的一座“灯塔”,缓解了人们茫然无助的心理,消除了在暗夜中摸索的恐惧,他成为抗击疫情的风向标;张桂梅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如“引路明灯”般在漆黑的夜里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照亮了人生之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是点亮黑夜、温暖沧桑的“路灯”,在静夜的空间里投射着柔情的光彩,把黑夜点亮,把苍凉焐热……
二是铺陈渲染法,就是把某一个人物的某一事迹围绕某一个主题铺陈开来,进行浓墨重彩的
描述,以期把素材吃透、挖深,写出哲思和文采。比如,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叶嘉莹人物事迹为例: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改变着我们对生命的体验,即使眼前仍有清风朗月、碧玉桃花,当初的那份感知和情怀也已然不在。想到此,我们内心难免生出传承古典文化的强烈使命感。
夫妻间最平凡感人的话“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叶嘉莹先生教书育人,身体力行,她以柔弱的身躯担起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她的身上延续着千年的文明和雅致,流淌着清丽的风韵。
我们不能忘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只有传统文化生生不息,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
当然,技巧有时是把双刃剑,当把技巧当作投机取巧的手段时,往往会适得其反,这里要郑重提醒三点注意事项:
1.不要大段地叙述人物事迹,力求简洁而形象。再者,只懂得运用感动中国人物材料,可能会使作文显得单调单薄。
2.一般不要直接大量地引用人物颁奖辞,如果需要,尽量换成自己的语言和文章的整体风格
协调一致。如果要引用原句,则一定要做到衔接自然,不要留下斧凿之痕,不能给人牵强之感。
3.每个人物都可用于多个话题,要结合自己的作文立意,灵活使用,切忌生搬硬套。使用时最好能做到创新,不仅要从语言上创新,更应该在立意上创新。
从2002年到2020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已经举办了19届,产生200多名获奖者。他们之中有平凡的工人,有坚毅的战士,有孝顺的儿女,有慈爱的父母,有医生,有老师,有运动员,也有科学家……
虽然社会角各异,但他们都具有高尚的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行动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精选范文: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远去的2021年,我们认识了太多勇于追逐梦想、敢于超越梦想的普通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拨动我们感动的心弦。人生虽无常,学业无止境,从小失聪、却依靠读唇语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的湖南女孩江梦南,以对梦想无止境的追求实现人生逆袭,就像是一朵迟开的鲜花,怒放在世人眼前,美丽而芬芳;身残志坚的残
疾人夫妇张顺东、李国秀,夫妻二人加起来“一只手、一双脚”,“互为手足”的29年中,他们相濡以沫养育一对儿女成长,敢闯敢干实现了脱贫致富;中国飞人苏炳添,超越年龄和体能局限、超越伤病、超越自己,以32岁“高龄”跑出亚洲最快速、跑出人生新高度,他以实际行动证明着只要有超越的决心,就没有超越不了的一切;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60余年坚守着“心中放不下的梦”,志气比氧气重要,目标比海拔还高,为高原医学开辟了一条神奇的天路;“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中国航天追梦人,为国家立志,为科学先行,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梦想化作现实,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在茫茫太空。我们感动于这些敢于超越、勇于超越的身影,始终为梦想执着奋斗,用汗水书写着中国担当、展现着中国智慧。——《感动中国,致敬勇毅前行的中国人》
2.凡人英雄,感动你我更引领新时代风尚。榜样最闪光的是精神和思想,每一位感动中国人物就是“最闪亮的星”,成为每个人前行的“参照物”。他们的事迹值得广泛宣传,他们的精神品格值得致敬礼赞,以此推动社会见贤思齐,提升向上向善的价值,引领新时代风尚。我们要向身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凡人英雄学习,不仅记住榜样的精神,更要以榜样的精神为指引,做到知行合一,身体力行。具体而言,就是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规范做起,把向上向善的良好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
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如此一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感动中国的一份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又一年的感动人物向我们走来,又离开我们的视线,回归到默默无闻、艰苦付出、不求回报的奉献中,他们构成了新时代的英雄像。让我们“感”而“动”之,以此律己、忠贞为国、实干为先,在砥砺前行中汲取精神伟力,再创时代辉煌!——何莉《凡人英雄,感动中国“最闪亮的星”》
3.哪有什么超级英雄,不过都是闪着亮光的平凡人。彭士禄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造核潜艇、建核电站,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自主核动力技术的国家,展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苏炳添为跑进百米9秒大关重新学起跑,成为首位闯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飞人,展现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无悔坚持;顾诵芬临危受命、攻克难关、不畏生死,三上蓝天研发歼-8原型机,展现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忍不拔。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人性的珍贵,看到真心、无畏和忠诚的亮光,而这道光,给他们的人生注入了永恒的信念,让他们熠熠生辉。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就算是米粒般微小的苔花,也要像牡丹一样肆意绽放。哪怕是
渺小平凡的普通人,只要胸怀理想,志存高远,也定能完成目标,绽放光彩。张顺东、李国秀夫妇用一手双脚相濡以沫29载,辛勤劳作,把儿女养大成人,他们用坚强的意志,甩掉了贫困帽子,绣出了幸福花,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