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文化意蕴
中秋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是一个以赏月、庆丰收为中心的民俗大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正值秋季之中,秋高气爽,皓月当空。此时正是五谷丰登、丹桂飘香的季节,各种时鲜水果也大多收获上市,家家户户团圆聚会,同庆丰收,在皎洁的月光下,共话亲情,人世间充满了团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因此人们又把这一天称之为“团圆节”。尽管各地在中秋节俗上不尽相同,比如河南的赏菊、安徽的舞草龙、苏州的夜游、浙江的观潮等等,然而饮酒赏月、品尝月饼、亲人团聚则是这一节日的共同核心内容。
什么时候中秋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中秋,夜迎寒亦如之。”但这里的“中秋”不是指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它只是一个时段概念。然而什么时候才把八月十五约定俗成为一个民俗节日?迄今尚无定论。民俗学家多认为这一节日形成于宋代。事实上,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日月的关注。在古代帝王的礼制中就有所谓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不过此时的祭祀是一种自然崇拜。而真正把明月当成可赏可玩的对象,则是从魏晋时期才开始的。从《古诗十九首》到魏晋诗人们,多有对明月的吟诵。比如《古诗十九首》中的“明月何皎皎”:曹操的“明明如月,何时可缀?”(《短歌行》);曹植的“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七哀》)等等。在这里明月成了文人们的审美对象,他们借月抒情.拉开了唐代赏月之风的序幕。
从中唐开元以后至晚唐这段时间,一个以宴饮赏月、家人团圆为中心的八月十五中秋节,已基本形成。虽然其玩月游乐的节日气氛和市井风俗的节庆内容,未能像宋代那样浓盛,然而就岁时节俗的构成成分来说,比如固定的节期(八月十五),固定的节庆活动内容(赏月、玩月、望月),显然已经齐备。由此可以说,中秋节作为华夏民族的民俗大节,形成于唐代,已不容置疑。至于“月饼”何时才被特定为中秋节的节令食品,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民风土俗”中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可见最迟在明代就有了以互相赠送月饼为中秋节主要节俗内容之一的事实。
民俗节日是一个民族风俗传统文化的载体,是民族风俗的凝聚点。中秋节较之其他民俗节日形成稍晚,然而其成因却源远流长,并且呈现出构成因子的多元化。远古时代,先民们在“万物有灵”思想的支配下,产生了自然崇拜。月亮的弦、望、晦、朔变化,以及它对人类生命节律的影响,自然成为远古人类天体崇拜的对象之一。在周代就已经有了祭祀日月星辰的礼俗,现今北京的“日坛”、“月坛”就是明清时期祭祀日神和月神的地方。古代的祭祀活动多是和农业有关的,都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比如“春祈”,是人们在春耕前祈年求谷的祭祀;“秋报”,是丰收后酬神报功的祭祀。中秋是农业季节性和生活季节性的重要时段标志,按照古代节日日期“月内取中”、“异月同日”、“重月之首日”等特点,把“秋报”这一祭祀活动与秋获后的
跳月狂欢融合在一起,很自然地选择了一年之中月光最皎洁的八月望日这一天,相沿成俗,经过世代传承,发展演变为一个拜月祈年的民俗节日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岁时节日是一个文化符号,它除了给人以时光流逝的感觉外,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产生一种四时轮回、规整有序的岁时观念。比如人的生理年龄,就是从“年节”这一节庆符号中获得的。在人类历史上,成熟的岁时观念是伴随着农业的产生而产生的。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农事活动,是依照农时的规律而展开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岁时习俗。我国周代就已经有了关于岁时习俗的一整套祭祀礼仪和祭祀歌舞的庆典活动,这些岁时庆典活动,被当时的官方用时令书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不同地区按照统一时间,统一内容进行操作。这样,通过官方的提倡和强制推行,在客观上就促进了岁时习俗向节日的转化。流传至今的元宵节、寒食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大部分传统节日,最初均为祭祀性节日,而中秋节就是一个农业祭祀性节日的转型,它经过较长时间的民间传承后,最终在唐代才转化为华夏民族的民俗大节。
一个民族节日的形成其构成因素是多元的。除了上边谈到的日月崇拜和岁时祭祀活动外,神话传说无疑也是岁时节日构成的重要精神依据。关于月的神话,最早莫过于“嫦娥奔月”。
关于这则神话是否汉代方士的“仙话”,姑且不论。我们所关注的是“嫦娥奔月”和中秋节有无因果关系。换句话说,中秋节是不是为了纪念嫦娥?可以肯定地说,不是。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每当中秋之夜,阖家团圆,饮酒赏月时,就会联想到这则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想到因盗食不死之药而奔月的嫦娥,当然也会想到她的孤独和寂寞。***就有“寂寞嫦娥舒广袖”的吟唱。神话的故事情节看似与我们中华民族求善求圆的民族心理相抵牾。中国人在人伦情绪上,特别看重乡土情结,乐于团圆,伤于离别。远在上古,人们在祭祀活动和年节期间,都会邀集亲人同祭、同食和聚饮。这种习俗随着祭祀活动的节日化,逐渐浓化了在传统节日中强调孝道,重视亲情,祈求团圆的文化情愫。所以宋代苏轼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浩叹。在中秋节俗中所包含的那种向往美好,祈求团圆的文化意蕴,却被“嫦娥奔月”这则神话从反面强化了,它引起了人们对于团圆的追求和亲情的呼唤。正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嫦娥》诗所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可见在中秋节的深厚文化积淀中,不可回避地早已渗入了“嫦娥奔月”的神话内容。可以说,中秋节因为有了这则神话而更具文化内涵,而这则神话也以节日为载体而世代流传,永葆其生命的活力。
民俗节日犹如一扇窗口,从这里可以洞察一个民族的文化遗存和历史积淀。通过节日活动
的展开、烘托和特意放大,就可以在特有的氛围中了解到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礼仪习尚和行为方式。民俗节日遵循着与自然协调同步的精神,安排着人间的良性秩序,它使人生更具意义和价值,它使世界更精彩而富有生机。它满足了人类生理和心理的享受,它使人们感受到休闲、娱乐和幸福,在欢乐的气氛中到了放情自我的娱乐体验。在这里民俗节日以它独特的方式尽着一种文化的功能,使天地万物都携带着富有民族特的节日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张扬了民族个性。民俗节日的世代传承,以其约定俗成非强制性的力量,约束着规范着一个民族每个成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由此而形成了牢固的民族心理、民族情绪和民族精神。节日期间,人们在普天同庆,万民共乐的娱乐活动中把节俗所宣扬的精神,植根于民族的心中,化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年复一年的节日轮回,使这一精神得以延续和加强,从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民族素质。轮回有序的节日活动,还可以调节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节奏,调适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进一步稳定和巩固社会秩序,增强民族团结,荟萃民族文化,促进友好往来。使人们在欢乐、祥和、喜庆和浪漫的气氛里,产生一种民族亲和力和民族认同感。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节作为仅次于春节的民俗大节,在世界各地,凡有留学人员、华侨华人的地方,都会在这一盛大节日里,全家团聚,共赏明月,祝愿祖国的统一和富
强。也有不少炎黄子孙,不远万里回到祖国,寻根问祖,祭拜宗亲。这种流淌在血液中的民族归属感,祖先认同感,是不可以替代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