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的教育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以量取胜”,认为单纯地给学生布置更多的任务,就能做到“量大管饱”,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当前的教育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性,特别是当学生遇到一些重难点内容时,比如古典诗词,学习效率上的提升在这部分的学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在课堂上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多锻炼学生的核心技能,帮助学生高效掌握古典诗词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的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仅限于诗词本身,使得课堂上的诗词教学显得太过平淡,缺乏充实的内容。诗词的创作与其所在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对其掌握诗词知识尤为重要。在为学生补充创造背景的过程中,教师将能自然而然地引入更多与诗词有关的趣味小故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投身到诗词的学习中。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绝句》这首诗时,学生们因为缺乏足够的知识,只能知晓这首诗是唐代杜甫所作,除此之外,学生便对这首诗、这个作者一无所知。学生的这种知识盲区往往能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可以从此出发,为学生补充一些与此相关的小故事,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首诗中,教师可以先说说杜甫所处
教师 诗词
的时代,或者说说李唐的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丰富学生的历史常识。教师也可以讲一讲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唐朝取得了短暂的胜利,杜甫心情愉悦,进而写下了这首诗。除此之外,教师还能做一些课外扩展的工作,比如为学生谈一谈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又或者为学生讲一讲杜甫与学生更为熟悉的诗人李白之间故事,杜甫与李白之间有着不少来往,杜甫一生为李白创作了十五首诗词。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个人知识,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为学生降低诗词这部分的学习难度,尽量让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再排斥。
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能力,是当前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往往会出现对所学诗词内容理解困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不仅对诗词的理解出现问题,在教师要求其背诵诗词时,学生也常常会陷入困境,不是记不住就是记不牢,记忆效果非常差。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双减政策下“减负增效”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师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种手段,积极利用周边的教学资源,通过建构情景的教学方法,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其学习的课堂环境,拉近诗词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丰富学生的体验,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记忆能力,让学生高效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题西林壁》这首诗时,就能先为学生展示一些庐山的风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诗
词的过程中结合图片来理解,让学生结合此去体会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含义,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己课下去搜集一些庐山的风景图片,配合课上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效果。这样,小学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诗词教学的单调乏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阅历还不足,其平常所用的语言与诗词的语
言形式有很大的不同,而诗词的内涵又很丰富,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朗诵诗词是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诗词的一种主要方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形式非常简洁,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读上去朗朗上口,通过朗诵诗词,学生可以了解诗词的内容,感受到诗人创作时的心情,从而使其更好地掌握诗人的诗词所要传达的意思,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文本的意境,让其进入诗词的优美意境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同情感。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学习《忆江南》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运
用多媒体的形式,为学生展示江南的风景,让学生先对江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拓展,让学生对诗词创作的背景有更深的认识,带领学生欣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风光,加深学生对于白居易忆江南感情的理解。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带有感情地去朗诵这首诗词,通过朗诵和思考,
感悟诗词的意境,让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
总而言之,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时间并不像以前那么充裕,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时间减少的情况下提高学习效率是教师接下来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应该努力探索出更多的教学策略,改进自己的教学形式,重视如古典诗词之类的小学语文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高效攻克学习中出现的难关,努力完善自我。
“双减”背景下小学低段古诗词教学实施策略
随着“双减”落地实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及时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注重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古典诗词寥寥数语,或恢弘、或清雅、或激荡、或幽怨,四两拨千斤,美得无与伦比。对于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古典诗词,在小学起步阶段,教师主要带领学生从形式上和内容上感知。
古典诗词素来讲究音韵美,构成音韵的方法丰富多彩,一般有押韵、节奏、平仄、对仗、语调、回旋、重叠等。小学起步阶段主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让学生感知古诗词中的押韵和声律所带来的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回味无穷。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整首诗押“ao”韵,声律为“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整首诗平仄对立、平仄相粘,读起来声调高低间隔,悦耳动听。增强了诗歌感染力,提高了艺术表达效果。
古诗词里的生活展现的是不同人物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境况,读他
们的诗词,或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或体悟归隐田园的悠闲惬意,或了解民俗风情的迷人魅力,或被亲情、友情、爱国情打动,那种直抵人心的触动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综合小学阶段课本上的古诗词,从内容上看,起步阶段展現山川美景,田园风光,民俗风情的居多。如《望庐山瀑布》《池上》《江南》《村居》等,诗词内容浅显,明白易懂,便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但是明白晓畅的背后是古诗词特有的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诗歌具有画面感,王维的诗就是因“诗中有画”而别具一格,流传千古。小学生,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发展得很强,古诗词中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无法用言语表达,或者还没有能力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诗中传达出的情,这个时候,动手画一画,将脑海中的感受通过画画表达出来,更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
如教学《咏柳》这首古诗时,教师就可以用画一画的方式学习。
诗句熟读成诵后,引导学生“如果你来画一画诗中柳树,你会怎么画呢?”学生动笔画柳树。画好后上台展示作品,带领学生品议“谁画的更像诗中柳?”抓住“碧玉妆成一树高”看柳树的,质感;抓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