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NO09
摘  要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却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灌输模式依旧存在,应付考试心理占比重等等,词教学缺乏文学本位意识。初中语文教师要发扬我国诗词文化传统,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诗词,理解诗词的内涵。语文教材中的诗词的占比也在逐年增加,入选的诗词都是经典作品中的精华内容。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帮助初中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代诗词  教学  研究
一、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诗词阅读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古诗词,一首诗词里面会出现很多的生字,还有一些典故,对古文化了解不多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困难,这是从字面本身的角度来看。如果从诗词表达的内涵角度来看,更难理解。诗词的作者一般都是以诗言志,表达的情感有自己的抱负,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有对祖国河山的赞美,或者对世俗一些偏见进行抨击等等,作为初中生来说,人生阅历不够,古诗词知识积累比较少,是无法很好的理解诗词的内涵的,本身对诗词的兴趣不足。诗词的特点就是以简洁著称,往往几行字就表达很多意境,不像有的文体叙事性很强,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诗词的学习过程中,多数的学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多学过的诗词考试一过,基本上也就忘了。
2、当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注重的仍旧是应试性,以考试为主,诗词本身的艺术性、抒情明智的特点往往被忽视。诗词的教学方法仍旧是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等,本来内涵十足的诗词和其它类型的文章没有了区别,诗词本身的趣味性被降低了。诗词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理解诗词的意思,能掌握其中的生僻字即可。按照教材要求,能背诵诗词,能应付考试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完全不注重诗词本身的文化内涵,文化表达。还有的教师本身的文学素养不够,对诗词的阅读不多,没有诗词积累,缺乏深厚的驾驭诗词的文学功底,在诗词教学中,很难融入自己的情感在里面,无法激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一篇好的诗词作品,其中的内涵不能很好的被表达出来,学生学的过程也就难免枯燥单调了。
二、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策略
1、诗词的掌握首先需要反复的阅读。阅读之前,要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和多音字,这就需要借助工具书来完成。通读几遍之后,熟悉了诗词的内容,再阅读的时候要掌握语速和语感。诗词的阅读一般都讲究节奏分明,停顿准确。最后,有感情的阅读。理解了诗词的大意,明白了作者的意图,要善于融入诗词中的境界,有感情的阅读。教师本身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对诗词的积累量,一些经典的、优秀的诗词要吃透。这样在教学生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将诗词的魅力展现出来,才能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要创新,不能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一首诗词在学习之前,首先要了解写作的背景。诗词的内容和背景都有很大的关系,只有了解了诗词的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本身的内容。不能只是知道了每句话的意
思,了解了文章的意思,按照大纲的要求,能背诵就行。
2、往往一首诗词中,包含了很多的事物和意境。因为诗词本身的语言比较简洁,抒发情感就要靠表现手法来实现。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抓住诗词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并仔细推敲,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领会诗词的意境,把握全文的内涵。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表达及其丰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更有责任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三、造成气氛,激发兴趣,补充课文,加深理解
讲课前,利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抄录背诵有关的诗词,不仅利用点滴时间传授了知识,且书声琅琅,情绪昂扬,造成了课堂上应有的文学气氛,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语文课同其他课区别开来,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上好语文课。同时,多次这样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利用诗词歌赋同课文在内容上的联系,适时引入教学环节,作为课文的补充,以利于加深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体会文章的感情。联系体会,借鉴练笔在写作教学中也可提供有关诗词为写作引用材料,使之联系所写内容,体会意境、感情,达到借鉴、练笔目的。
四、古代诗歌中会出现许多意象,大多是理解的重难点
教师 诗词
一般意义而言,意象直接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如“月亮”多蕴含思乡之情,“竹子”多蕴含坚韧、顽强的品性,“梅花”是孤傲的。这类意象在学生初接触诗词的时候是相当影响理解的,教师可以做一些意象的总结与归纳,对一些常见意象搜集整理,系统化地教给学生。这对于诗词赏析教学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诗词作为文学的一支,拥有广阔的外延。关于诗词阅读的阅读面非常广,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积累,多提供一些优美的诗词给学生阅读和赏析。这将有效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关于语文诗词赏析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语言文字修养的养成,而且关系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在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中,有数以万计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语文教学如果充分利用诗词歌赋含蓄蕴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易抄易记等特点,采用多侧面联系、多渠道贯通,使其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就可以更好地发挥诗词歌赋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文可强.以趣为静—浅谈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5(10).
[2]张新莲;初中语文古诗教学之我见[J ];学周刊;2011(14).
(作者单位:重庆市武隆区长坝中学校)
◇ 陈  斌
初中语文古代诗词教学研究
语文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