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6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望岳》多媒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诵读,理解诗歌内容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
2、赏析,体会诗歌意境
3、品味,理解作者情感
重难点:
体会诗歌意境,品味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音乐,大屏显示图片:连绵的山)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奇峰处处,秀水萦回,田野似锦,风光如画。特别是滚滚黄河,巍巍泰山,更让无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书写了齐鲁大地的灿烂文化。
让我们先来一览泰山的无限风光吧。(板书课题)
教师配乐朗诵《望岳》。(点击“泰山览胜”:flash播放泰山风光图片,配古筝乐,随朗诵出示《望岳》文。)
泰山如此雄奇瑰丽,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一起去领略它的非凡气势和神韵吧。
二、辨读诗意:
1、根据以往朗读古诗的经验,你觉得朗读古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学生总结)
初读诗歌,请同学们按照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这两个要求把诗歌读上两到三遍。(大屏出示第一步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不读破句。学生自由朗读。)
2、一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优缺点。
3、结合注释,疏通诗意,遇到不理解的词句可以随时向周围的同学请教。(大屏出示第二步要求: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学生自由疏通。)
4、学生提出疑难,在班内求助。
5、带着对诗意的理解,让我们齐读诗歌。(学生齐读)
三、析读诗境:
1、诗人用文字将泰山的风姿尽收笔下,让我们的思绪飞出教室,跟着杜甫到泰山中去神游一番吧。(出示活动标题“神游泰山”)
请大家根据诗句,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出你脑海中浮现的迷人画面,可以用我提供的形式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述。(大屏出示参考形式:我从      中,仿佛看到了泰山      的景象。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板书:高峻、秀美、连绵。
2、这些美景都是诗人“望岳”得来,但望的角度“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从哪些角度来观望泰
山,请结合具体的诗句谈谈你的理解。(大屏出示题目:作者是从哪些观察角度分别展现了泰山的连绵不断、巍峨险峻、秀丽多姿?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分析。
3、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带我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走进诗歌的意境中去。(大屏再次播放泰山风光图片,配古筝乐,一生朗读。)
四、品读诗情:
1、诗人写这首诗歌仅仅是为了表现泰山的壮美吗?杜甫还想借它来表达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作答。
教师提供参考资料。(大屏出示写作背景。师板书:志存高远,勇于攀登。)
2、特别是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它能给你些什么启示呢?(学生谈感受)
这两句诗不只是诗人攀登泰山的誓言,也是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杜甫也正是因为拥有这种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而不断攀登,终于走到了自己人生的顶峰,成为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成为一代“诗圣”。
3、品味了诗歌的情感,我们现在朗诵应该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感情丰富。(大屏出示以上要求)同学们自己揣摩揣摩,尝试将诗歌这样背下来。(学生尝试背诵)
五、拓展延伸:
《望岳》是诗,也是画;是景,也是情。它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古诗中不乏这种写景抒情的作品,让我们再来看一首。(大屏出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学生齐读。
这首诗和我们学的《望岳》有什么异同呢?(学生讨论作答)
六、小结:
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愿同学们都能像他们一样志存高远,不断进取,早日达到人生的顶峰,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板书设计:
望    岳
杜 甫
高 峻                   
                                                    志  勇
                                                    存  于
                                                    高  攀
望          秀美                          连绵          远  登
人教版2016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望岳》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只听过但没有亲眼见过泰山,对“一览众山小”的理解很模糊,但七年级学生对泰山好奇心强,就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且现在学生经过上一学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篇文的内容。但目前学生只学习了少量诗歌,对诗歌朗读、鉴赏的方法还很模糊,鉴赏的能力也不强,故我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充分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人豪情的基础上提高诗歌朗读和鉴赏能力。
人教版2016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望岳》教材分析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的学习是青少年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学习作了明确要求,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古今优秀诗文。《望岳》选自人教版2016部编本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体会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所以课堂教学要多角度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让学生在开阔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吟唱中产生特定的审美心境。
人教版2016部编本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望岳》课后反思
这堂课整体效果还不错。学习完这首诗,学生对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份了解,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我在注重朗读教学的同时,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这首诗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在课前,根据教学设计,我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预习诗人的经历、感知诗歌的大意。上课时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教学
过程中,学生们对一些新的诗歌教学方法,比如“神游泰山”感觉很新鲜,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学有所得,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