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者;人才观
中图分类号:F4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2-0019-02
用人是门艺术,要做到知人善任,现代企业管理者只有识才有方,用才得法,才能提高管理效能,保证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现代企业管理者的识才观
识别人才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的前提,要正确地识别人才,就必须研究人才的特征,破除识别人才的障碍,确立识别人才的观点,把握识别人才的方法。
(一)研究人才特征
研究人才特征是正确识别人才的前提。要对各类人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有所遵循。首先,要了解人才的本质特征,人才的本质特征主要是:第一,政治素质好,政治上有远见,有较强的开拓、创新能力。第二,业务素质好,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管理能力,领导水平,有一定实践经验。其次,要了解各类人才的特征。第一,潜人才的特征。潜人才具有待定性,他的发现与被埋没是不确定的;潜人才具有相对性。它与显人才在一定条件下相比较而存在和能够相互转化;潜人才具有机遇性,它的成长和发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第二,战略人才的特征。有胸怀大志、远见卓识,富有韬略、知识渊博,应
变力强,坚持真理,开拓进取。第三,科技人才的特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第四,管理人才的特征,有较好的思想品德修养,有比较广博的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有较强的组织管理才能,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拓精神。
(二)破除识才障碍
破除识才障碍是识别人才的基本保证。首先,要克服在人才识别中的认知障碍。表现为认识的片面性,成见效应,求全责备思想,及偏听偏信倾向。其次,要克服在人才识别中的感情障碍。表现为以个人好恶作为识才标准,违背了人才发现和选拔的客观原则。以相貌取人,以言谈取人,不注重去考察德才和实绩的错误识才方法。第三,要克服在人才识别中的综法观念障碍。表现为任人唯亲、任人唯顺。把庸才当作人才,而埋没了那些真正的人才。第四,要克服在人才识别中的传统习惯障碍。表现为保守思想,不能承认新的发现。阻碍人才的识别与发现,使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三)确立识才观点
确立识才观点是正确识别人才的灵魂。首先,要确立用全面的观点识别人才,就是对人才作全面的、发展的分析考察,看人要看本质、看主流。坚持全面观点看人才。第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资历和能力的关系,克服识才唯资不重视能力的旧观念。第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凭和水平的关系,克服识才唯文凭的观念,不可忽略自学成才。第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优点和缺点的关系,克服识才唯全的观念。第四,要正确认识和处理老实听话和爱提意见的关系,克服任人唯顺旧观念。其次,要确立用发展的观点识别人才,一要从基础看人才的发展,要善于识别那些政治、思想、知识、智能基础厚实,年龄、身体条件又好的人才。二要从实践中看人才的发展,要善于识别那些在实践中展露才华的人才。三要从变化中看人才的发展。要善于识别那些朝着更高目标发展的人才。再次,要确立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识别人才。对犯了错误的人才重在看其一贯表现,破除“一成不变”的识才观念。
(四)把握识才方法
把握识才方法是正确识别人才的途径。我国古代的很多政治家、军事家很讲究识别人才的方法。例如,诸葛亮识别人才的方法是“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咨之以智谋,而观其识;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
廉;其之以事,而观其信”。可见十分重视识别人才的方法。现代企业管理者也必须把握一定的识才方法。第一,在实践中识别人才。通过各种综合的调查和实践成果的分析,坚持以“政绩”与“实绩”相结合的原则识别人才。第二,采取领导、众、专家三位一体的方法识别人才。识别人才不能只靠领导推荐,或专家鉴定,要广泛听取广大众的评价。第三,要看人才全面的工作历史。正确评价人才的德与才、功与过,正确了解和发现人才的长处,注重用其所长。第四,识别人才要看本质和主流。特别对立志改革的开拓型人才,要看本质和主流,把德才兼备的人才提拔到现代企业领导岗位上来。
二、现代企业管理者的用人观
知人的目的在于用人,人才的作用是否得到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用人的思维观念。用人是门艺术,要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管理者必须有胆有识,善于使用下列四种人才。
(一)挖掘“潜才”
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人才时,只注重那些为社会作出实际贡献,并且为社会所公认的“显人才”,而对那些“潜人才”则往往视而不见。所谓“潜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了某种创造能力,只是暂时由于缺乏某种条件和机会,而尚未作出实际贡献者。人才是可变的,潜人才都有一个向显人才发展的过程,不应把那些正在发展中的潜人才排斥在人才之外。管理者要注意潜人才的挖掘和使用,为潜人才创造从“潜”到“显”的转化条件。受压抑,被埋没的人中,有的就是潜人才。潜人才是一支宏大的后备人才队伍,管理者应把人才开发的重点放在潜人才身上,让那些潜人才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使人才队伍得到不断的更新和扩大。
(二)善用“偏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管理者必须在用人问题上破除求全责备的思想,树立善于使用“偏才”的用人观念。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无才无德不行,有才无德也不行。而德才兼备者为最佳。但在现实生活中,居多数的是德胜才或才胜德的偏才。这两种偏才,用哪一种?是重才,还是重德?自古以来有两种观点。曹操号召举荐“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忠不孝而有制国用兵之术”的人才;汉武帝要求推荐那些“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的人才。他们在用
人问题上强调的是重才。与此相反,司马光主张:企业如何管理人才“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就是说,若选不到德才兼备的“圣人”和德胜才的“君子”,宁可选德才不备的“愚人”。李世民也主张“德行兼备,唯贤是与”。他们在用人上强调的是重德。古人这两种用人观点都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实际上无论哪种偏才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根据用人所长原则,这两种偏才均可用,只是要把他们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并注意引导他们弥补自己的不足,使之逐步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三)敢用“拓才”
“拓才”,即“开拓型”人才。开拓型人才大都思想活跃,眼光敏锐,有预见,有远见,有魅力;敢于怀疑和抛弃传统观念和做法;敢于探索新路子,开拓新局面;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型人才虽有能力、有主见,但他们都很自信,有些管理者把这种自信看成是最大的缺点,而抑制其成长。曾指出:“凡是有点干劲的,有点能力的,他们总是相信自己,越有点主见的人,越有自信。这个并不坏。”因此,管理者要敢用开拓型人才,就必须破除任人唯顺的传统用人观念。古人云:“千人之诺诺,不如一人之谔谔。”其中包括不少真知灼见。有主见的人才能看出问题,敢于直言进谏,提出忠肯的意见。管理者要
破除那些把敢讲、敢作、敢为、敢冒尖的开拓型人才看成是“刺头”、“出风头”等偏见,大胆起用那些有棱角、有胆识、善于创新,敢于谏言,敢于冒尖的开拓型人才。
(四)重用“管才”
当今世界,人们已把管理和科学、技术称为现代化社会的“三大支柱”,并把管理视为一种经济资源,称为“第三生产力”。衡量发达国家的差距,着眼点已从“技术差距”转到“管理差距”。现在,国际上一般公认,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是推动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车轮。由此可见,管理人才已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要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需要大批既有现代化的经济、技术知识,又有创新精神,善于管理,能够开拓新局面的经营管理人才。我们要克服过去那种只重视科技人才,不重视管理人才的倾向,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开发和使用。
作者简介:冷岩松(1979- ),男,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实习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宪法、行政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