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3期 NEW MEDIA RESEARCH
32
新媒体研究nmrmagz @126
信息时代,我国网民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体为主体,中老年网民的数量有增加趋势。根据CNNIC 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10到49岁网民体占网民整体的73.8%,另外50岁及以上网民体占比提升,互联网持续向中高龄人渗透,此现象呈现出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数字化世界靠拢的趋势[1]。由于时代背景、价值观念和文化偏好的差异,社会变迁的冲击也体现于家庭代际。在老一辈人“数字化求生”的过程中,横亘于家庭代际的数字鸿沟日益明显,并进一步加剧了更深层次的代际鸿沟。随着青年网络文化的盛行,主流文化视野下的父辈权威逐渐祛魅,包括亲子关系在内的代际关系受到挑战。
新媒体时代,伴随着年长一代的失落与代际关系的紧张,文化传喻方式发生了裂变。现代社会中的文化传承以“文化反哺”的形式呈现出逆向化的发展趋势,在亲代追求“数字化生存”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文化反哺这一现象的出现为代际和谐的重塑赋能。在媒介社会化的背景下,以其多功能、强连接、及时性等优势吸引着众多用户,并逐渐渗透到中老年体的家庭生活中。由于代际的数字鸿沟尚在,在的使用上,长辈在遇阻时难以避免向晚辈求助指导。在此过程中,数字反哺实则推动了文化反哺。对于年长一
代而言,除了网
络知识与互联网技术的习得,青年网络文化逐渐渗
透到他们的生活之中,由“反哺”行为产生的文化碰撞催生了代际摩擦,另一方面也为家庭代际的有效沟通提供了可能。
在此语境下,媒介化背后的家庭关系值得深入研究。随着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新媒体去中心化的特征为子代挑战父辈权威赋能,后喻文化正在成为现实。在子代对亲代进行文化反哺的过程中,“平等对话”框架取代“权威发话”框架,代际的相处模式发生反转,这对缓和家庭代际隔阂,重塑代际和谐赋予了可能性。从宏观层面来看,文化反哺有利于我国传统单向文化传递模式的变通,将以某种革新式的力量为我国家庭场域的代际和谐重塑赋能[2]。
1  探讨:后喻文化对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的颠覆与重塑
后喻文化是一种与前喻文化完全相反的文化传递方式,与后者由长辈向晚辈传递文化知识的方式不同,它是由晚辈向长辈传递知识,社会学家也称之为“反向社会化”[3]。李凌凌和郭晨将后喻文化视为“信息时代的文化反哺”,认为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革新带来文化传喻方式的转型,后喻文化打破
新媒体视阈下文化反哺对家庭代际和谐的解构与重构
——以的使用与信息互动为例
魏晨曦
摘  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媒介形式的革新与发展,横亘于家庭代际的数字鸿沟愈发明显。与此同时,新生代青年文化与老一辈的传统价值观不断发生碰撞,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之间的矛盾加深,家庭代际关系逐渐恶化。然而,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扩大代际鸿沟的同时仍具有重构代际和谐的可能性。在新媒体的语境下,由数字反哺带动的文化反哺有利于缩小代际鸿沟、黏合代际关系。以近年来对中老年人日益重要的中文社交产品为例,探讨新媒体视野下文化反哺对家庭代际和谐的解构与重构,试图为家庭代际和谐的重塑指出方向。关键词  文化反哺;代际和谐;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03-0032-03作者简介:魏晨曦,中国传媒大学,2019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DOI:10.16604/jki.issn2096-0360.2021.03.011
APPLICATION RESEARCH 应用研究
了前喻文化中的传统话语体系[4]。前喻文化时代,年长一代教化年轻一代,家庭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后喻文化时代,教化者与被教化者的身份相互转换,年轻一代“反哺”年长一代,这
是现代化的结果,也源于现实之中家庭代际的文化隔阂。
后生文化的冲击力不容小觑,由于两代人在价值观念与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一方面,子代以新生网络文化发起对传统亲代文化的挑战和颠覆,另一方面,由数字鸿沟加剧的代际鸿沟不利于家庭代际和谐的建构。在子代对亲代进行文化反哺的过程中,日益受到中老年人青睐的社交产品,能否以其多元化的符号载体身份,重塑新的信息场景和传播语境,为家庭代际和谐的重塑提供可能,这一议题值得探讨。
2 以反思文化反哺对代际和谐的解构困境
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生长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与生活环境,两者的交流习惯与行为方式具有显著差异。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以其跨越代际差异的中文社交媒体的优势,逐步渗透到我国广大家庭场域,为代际展开对话提供新平台。在社交数字化、碎片化的传播背景下,数字鸿沟依然横亘于家庭代际,另外,两代人的媒介素养与文化隔阂逐渐在的产品体验中显现,加剧家庭代际矛盾。
2.1  回避型的朋友圈管理:子代的选择性反哺
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演员的舞台表演区域分为前台和后台。演员在前台扮演一种具有理想意义的社会角,而在后台卸下前台的掩饰,呈现出一种放松状态[5]。由于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偏好与年长一代有异,子代为减少与亲代正面的代际冲突,在朋友圈设置好友分组或屏蔽父母等长辈的朋友
圈;在“前台”保持后喻时代应有的体面与和谐,在“后台”放飞自我,展现真实的自己。子代在虚拟社区的“保守”与“奔放”主要出于两层原因,一方面为了在同辈和晚辈中完成自我形象构建,另一方面出于保护隐私、避免让父母担心的心理来隔离真实后台。然而,一旦长辈得知晚辈屏蔽自己,以单向的朋友圈或失调的表演对其进行选择性反哺时,可能导致代际隔阂与冲突加深,破坏代际和谐与家庭凝聚力。
2.2  偏见下的老一辈传播:亲代的标签化注脚
相比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80后”“90后”甚至“00后”,作为“数字化移民”的“60后”“70后”长辈,他们的媒介素养相对匮乏。在年轻一代的心目中,年长一代成为不懂互联网,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老古板”“老顽童”,他们是朋友圈里加速谣言和假新闻传播的主力。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出于担心与焦虑,长辈难以避免向子女转发有悖于疫情事实的假新闻,还有 “标题党”辟谣式新闻、养生保健提高免疫力的营销文等,这些号文章擅于利用中老年人对子女的关切心理,为老一辈贴上“倚老卖老”的负面标签,“耳提面命”式的唠叨变成消息的“狂轰乱炸”。在聊天界面,子代偏见下的老一辈传播话语经常成为家人线上沟通的“话题终结者”,在此过程中继而加深了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刻板印象。
2.3  网络流行语:文化碰撞的代际冲突
在新媒体语境下,以青少年为主的年轻一代跻身网络文化阵地主力军,成为创作网络语言、建构青年话语与挑战主流文化的新生力量。近年来,“佛系”青年文化走红于网络,其反映的是当代青年为释压而自
我嘲讽,放下功利心态并过好当下生活的价值理念。从“葛优躺”“人间不值得”,到“躺赢”“锦鲤”……这些丧文化、佛系文化发展下的网络流行语,被不少年轻人频繁提及在朋友圈、及等场域。在大多数老一辈人的心中,青少年理应充满朝气与昂扬斗志,他们不愿看到子女成为不求上进、漫不经心的“颓废一族”,新媒体时代孵化出的青年新生价值理念与老一辈的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激烈碰撞,代际在思想与文化上的剧烈交锋加大了代际冲突[6]。
2.4  碎片化传播:家庭代际的表面沟通
以其碎片化、及时性、简单快捷的信息传播方式,弥补了书信、短信等传统媒介形式的功能性缺陷,为新媒体时代家庭成员的沟通提供便利。然而,在碎片式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们身体的物理不在场与线上的“短平快”沟通,取代了家庭代际传统的面对面现实交流模式,真诚的沟通效果大打折扣,家庭代际的相处停留于对话框的寒暄表面。亲情不仅是通过网络文字与表情包的呈现,还需要身体在场的眼神交流与肢体接触,人类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对亲情的维系亦然重要。因此,在这种快餐式的社交方式下,家庭代际的沟通逐渐流于表面,缺乏深度,这种桎梏于对话框界面的沟通方式成为亲情外衣下的情感碎片。
3 以探索文化反哺对代际和谐的重构可能
文化反哺为家庭代际的沟通搭建起了对话桥梁,在此过程中作为一种传播中介和信息互动
33
新媒体研究
nmrmagz@126
平台,扩大了两代人之间的平等对话空间。家庭话语权在此语境下进行了重新分配,子代在既有家庭结构中的地位得到提升。家庭中的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从对抗到和解,的赋能为代际和谐的重构提供新的可能性。
3.1  作为传播中介:“不在场”时的情感交流
传统媒体时代,身体的“不在场”成为人们情感流失的原因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等社交媒体平台突破了时空局限,成为网络传播的重要场所。以为例,成为家庭代际线上团圆的工具,即使子女身在大洋彼岸,通过视频通话与语音沟通,家人之间也能以一种“不在场”的虚拟交往方式进行情感交流。逢年过节或者每到家庭成员的生日,发红包、送祝福,甚至日常生活中的语音问候、“戳一戳”等功能,也能成为子代与亲代将家庭本位话语提上议程、对彼此表达关心与重视的新路径。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中介,跳出了物理局限的桎梏,使家庭代际维系着“不在场”时的情感互动。
3.2  推进数字反哺:技术反哺下的对话空间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媒介产业的发展,传统媒体时代的“知识沟”“信息沟”逐渐演变为新媒体时代的“数字鸿沟”。由于身体机能等因素,中老年体的学习能力下降,在“数字化生存”中明显跟不上年轻一代的步伐。随着在中老年体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子女成为长辈学习使用时的“技术反哺者”,他们指导父母等长辈熟习各种功能,包括如何设置朋友圈隐私以及钱包转账与提现等。在帮助长辈使用、推进“数字反哺”的同时,在家庭代际也搭建起了对话的桥梁,构建出共通的话语空间,拉近了年长一代与年轻一代的心理距离。
3.3  表情包的隐喻:情感表达中的意义载体
除了网络流行语等语言符号,等社交媒体平台还具有包括表情包在内的非语言符号,丰富了新媒体时代传受双方的传播语境。表情包以其生动的信息传播形式,成为新媒体语境下家庭代际情感表达的意义载体。承载着丰富意义的表情包,让使用者获得现实世界中难以得到的体验。尤其对于怯于向父母表达内心情感的中国子女来说,表情包以其简单、直接的方式还原了面对面表达的情深意切,是一种“极大地向丰富度最高的面对面传播的回归”[7]。通过诸如“爱心”“玫瑰花”“拥抱”等表情包,子代向亲代表情达意,拉近自己与父母的距离。
近年来,走红网络的中老年表情包被年轻一代在上频繁转发,它们以戏谑式的真情流露展现出年长
一代的“和平世界”,中老年人的景观逐步走进年轻人的视野,而子女发送的青年文化表情包也会被父母保存与使用。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两代人之间对彼此文化的接纳,有助于消除家庭代际的文化隔阂。
4  展望:文化反哺让代际和谐从解构、重构走向共生
文化反哺不应该流于颠覆家庭权力关系的表面,需要融入现代社会开放、自由与多元的新生环境中,它既要有权力的转移与交流的平等,也要看到两代人共同成长、相互理解与扶持的正面意义,以此弥合代际鸿沟,促进代际和谐,催化出一种新的家庭代际相处模式:从解构与重构的单向运动走向共生。
4.1  代际:维系情感,消弭家庭代际鸿沟朋友圈发表情
文化反哺以独特的信息互动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维系着家庭代际情感。两代人在“反哺”与“被哺”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各自的努力。对于网络文化背景下“略显笨拙”的年长一代,年轻一代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包容,理解不同代际的成长环境差异,主动向长辈解读新媒体语境,提高沟通能力;年长一代则要放低姿态,卸下长辈“架子”,主动向子代求教,提高媒介素养。除此之外,家庭代际还要加大沟通深度,子代不妨在等新媒体平台上推进更深层次的持续反哺,亲代则需予以子代相关反馈:在知识技术层面上,亲代要肯定子代的帮助;在思想文化层面上,亲代理应认可青年文化的正面意义,子代在提高亲代的媒介素养、填补数字鸿沟的同时,注意传播优秀的青年文化价值观,消弭更深层次的代际鸿沟[8]。
4.2  媒体:创新形式,促进家庭代际沟通
在社会媒介化、文化娱乐化的现代社会,媒体需要察觉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重视代际矛盾,了解亲代家庭本位话语与子代个人本位话语之间的冲突,有效挖掘问题解决的切口,创新媒介内容的呈现形式,为文化反哺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湖南卫视近年来推出的家庭代际综艺节目为例,“我家那”系列真人秀节目《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以及以“爸爸正大光明看女儿谈恋爱”为核心的《女儿们的恋爱》等节目,邀请明星父母与主持人、嘉宾共同观察明星子女的生活。在演播室内父母“做观察”与演播室外子女“被观察”的过程中,新生代的生活理念与传统一代的价值观发生碰撞。后者
(下转第44页)
34新媒体研究nmrmagz@126
修护品牌口碑和声誉。最终在商业利益和媒体独立价值之间达到平衡。
4  结语
女性自媒体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文本输出都属于网络出版的范畴。除线下组织的付费活动、商务合作外,以“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她刊”为代表的女性自媒体每年的创收,很大部分来自于网络出版的收益。由文本网络出版收益、图书出版收益、线上商城收益以及软文营销的高额收益等组成女性自媒体出
版的商业利益版图。女性自媒体出版也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洗稿侵权、知识危机和声誉危机等。因此女性自媒体需要平衡著作权与相关利益人隐私权的关系、建立读者转向书写者的激励机制、支持用户以产品和技术合作发展,在商业利益和媒体社会价值之间达到平衡。
注释
①新榜.分钟级监测-,https://wrank/
mins/wechat?source=data,2019-10-13.
参考文献
[1]喻国明.传媒新视界:中国传媒发展前沿探索[M].北京:
新华出版社,2011:76.
[2]周阿红,阎真.“超文本文学”网络出版的文本特质及成
因探讨[J].出版科学,2018(5):54-57.
[3]王志刚,熊宏蕾.自出版:版权利益新平衡及反思[J].中
国编辑,2019(2):34-38.
[4]张继文.网络出版语境下著作权与隐私权的利益冲突与平
衡[J].中国出版,2017(2):60-62.
[5]肖建华,陈莉.网络出版洗稿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则向度
[J].现代出版,2019(1):47-49.
[6]陈小英.“咪蒙”的红与黑:从咪蒙爆款文章看其价值观
[J].新闻战线,2018(3):110-112.
[7]闫修彦,王跃.报业数字出版经营转型:以内容售卖为重
点[J].中国出版,2019(14):21-24.
[8]任健,郭杨潇.知识联盟视域下传统出版与网络出版的共
生协作机制探析[J].中国编辑,2018(6):31-35.
在节目中向前者展现自己真实的生活方式与个人诉求,继而站在自身的立场,与主持人、嘉宾共同探讨全新的代际对话模式。
4.3  社会:搭建平台,有效推进数字反哺
社区、高校、NGO组织、企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社会机构应各司其职,在“数字反哺”上贡献一己之力。社区及高校在相关场所提供家庭代际的互动交流平台,促进父母与子女的有效沟通。公益组织或青年志愿者前往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交通场所,为中老年人提供线上购票、耐心答疑等“数字反哺”服务。企业要具备人文关怀与责任意识,例如腾讯在上推出“语音发红包”“出声加好友”等功能,为文化水平较低的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残障人士提供服务,不仅有助于降低家庭代际的“数字反哺”难度,也有利于解决社会普遍存在的“数字鸿沟”问题。
5  结语
新媒体时代,在社会媒介化与家庭数字化的背景下,作为国内家庭代际的某种纽带,维系或消磨着两代人之间持久而微妙的感情。年长一代在其“数字化生存”的过程中离不开年轻一代的“反哺”。新媒体时代的中坚力量是青年,青年在家庭场域的文化反哺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文化反哺不应仅仅停留于技术层面,年轻一代要积极发挥信息沟通的主观能动性,体现技术进步的价值,在“反哺”的过程中输出青年文化的正面意义,促进代际文化共享,重塑家庭代际和谐,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代际合力。
参考文献
[1]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
联网络信息中心[EB/OL].(2020-09-29)[2020-11-02].http://v/2020-09/29/ c_1602939918747816.htm.
[2]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社会学研
究,2000(2):51-66.
[3]李学勇,林伯海.代际和谐视野下的文化反哺[J].思想教
育研究,2014(10):44-47.
[4]李凌凌,郭晨.后喻文化:信息时代的文化反哺[J].新闻
爱好者,2016(1):37-41.
[5]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管静.网络流行语传播的代际冲突[J].青年记者,2018
(32):95-96.
[7]詹恂,严星.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现代传
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12):112-117.
[8]刘锦.代际传播的反哺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8.
(上接第34页)
44新媒体研究nmrmagz@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