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下《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文阅读设计
任务探究一
赏析散文的景物和场面描写
任务导引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一篇意境含蓄、韵味隽永的散文。作者细致地体验自然中的一景一物,通过诗意的渲染,丰富意象的营造,凸显鲜明生动的画面。
《秦腔》通过描绘秦汉文化环境,写秦人特有的生存方式和风土人情,展现出来自民间的淳朴风情和美好人情。
学习时要学会赏析这两篇散文中的景物和场面描写。
任务设计
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描绘了哪些风物作为感怀的载体?
答案 
作者最为偏爱的山村风物有“小溪”“鼠麹草”“彩菌”“有加利树”“野狗的嗥声”“麂子的嘶声”等。这些意象是富有生命彩和情感寄托的,小溪是可爱亲切的,鼠麹草是谦虚纯洁坚强的,彩菌是点缀民族童话的,有加利树是崇高的严峻的圣者,野狗的嗥声是对生命痛苦的恐惧,麂子的嘶声是感于死亡的可怕,各有生命力,各彰其盛。在冯至笔下,人和动物生活在自然之中且彼此相通相息,和谐共处,从而勾勒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原始野性的山村意境。
2.《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选取了几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凸显了韵味无穷的美感。请选择你最喜欢的画面进行赏析。
答案
①文章开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宏伟的图景:“在人口稀少的地带……林中出没的走兽和树间的鸣鸟。”荒寂的一座森林或一片草原,却从洪荒时代、人类历史开述,冯至用深厚的沉思和丰富的联想设造了一个宏大有力的画面,为整个作品开拓了壮阔的天地,也为即将出场的风物布下了相应的背景。
②体现宁静之美的村女放羊图。“在夕阳里一座山丘的顶上,坐着一个村女……从杂草中露出头来。”作者描绘了一个宁静幽远的画面,如同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生动形象地渲染了人物和环境的自然和谐。通过对那纯洁而坚强的装饰着山坡的从杂草中露出头来的鼠麹草、那无忧无虑聚精会神的村女、涌动在“四面是山,四面是树”的旷野中的羊的描绘,使画面动静结合,呈现出鲜明生动的视觉效果。山村的宁静能让人消解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生命的宁静。
3.作者在《秦腔》中写到了秦人对秦腔的痴迷,分别写了哪些场面?
答案
秦人对秦腔的痴迷和喜爱主要集中在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的内容可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写戏班排演的情景,突出秦人对秦腔的热爱。
第二个层次:写看戏演戏的情景,突出秦人对秦腔的痴迷。
第三个层次:写秦腔演出的同时也在演出秦人生活中的悲喜剧。
第四个层次:写秦腔在秦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土字旁一个于怎么读作者以悠游、流丽的笔触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地人民喜怒哀乐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从中凸现出的蓬勃的生命力。正是因为秦腔以浓烈的曲调抒发了老百姓的悲情与欢快,所以才会如此让人入心入骨地迷恋,受到秦地人的拥护。秦腔就是秦地人民酣畅表达自我、抒发悲苦的抒情渠道。
4.(拓展延伸)请根据生活经验,描写一个看戏的场面。
答案(示例1)
①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
—节选自叶君健《看戏》
(示例2)
和那些一坐大半天不动身子,听起戏来浑身舒坦的爷爷奶奶们相比,我们像坐不住的猴子,在戏台下蹿来蹿去,一会儿待在厢廊上,一会儿在过道里挤,一会儿又躲到戏台底下去了,那里隔断多又黑暗,像个迷宫,很适合玩捉迷藏。常常正躲着,冷不防戏台上锣鼓声锵锵锵急骤响起,随即一声跺脚,吓得躲在暗处的人一阵心惊胆战。赶紧出来,一看伙伴们全散了,有的勾着双臂趴在台沿边,有的曲着腿盘坐在台两侧,还有搂着杆子蹲在旁边的,一双双眼睛全盯在戏台上,把刚才还在进行的游戏全忘之脑后了。
任务探究二
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任务导引
冯至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里以描写为主,但又把议论缀于其中,还不时插入联想和抒情,似乎有些散漫,但整体仍不失法度。
《秦腔》作为一篇侧重民情风俗的文化性散文,在场面细节描写上可谓出神入化。
学习时要就这两篇散文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任务设计
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运用了灵活多变的叙述方式,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
答案
文章表达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多样转换。文章通常是由眼前景物,产生联想,引发感悟,在结构上回环往复,首尾一贯,显示出一种从容舒展又严谨完整的艺术面貌。如第五段,文章先用描写的方式描绘眼前的溪水,“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几棵树环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交代了小溪的特点和存在的环境。接着产生联想,想象小溪曾经养育昔日的人们:“这清冽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日那村里的人们。”进一步发出议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之源就是生命之源,就是文明的摇篮,感悟人类声息相通:“人和人……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从而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冯至借用古诗来含蓄地表达了对昔日人事的怀念,使主题得以升华,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此外,还由鼠麹草联想到生命宁静之美,由有加利树联想到生命之渺小,由野狗的嗥声联想到生命对疾苦的恐惧,由麂子的嘶声联想到死亡的可怕。议论、联想和抒情的穿插,极大地增强了散文的表现力。
2.《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如何进行细节描写的?请就“热闹生气的雨后采菌图”加以赏析。
答案
采菌图的描绘如同五彩缤纷、鲜活而美丽的中国彩墨画。作者在比喻、排比句中着重运用了
丰富的彩形容词“红”“青”“褐”“白”“赭”“靛蓝”等,把着明丽的彩因素置于描写的焦点上,通过彩的搭配增强了画面的视觉效果,营造了一种彩的“热闹”。此外,作者在使用这些颜形容词时,不仅描绘彩菌的彩斑斓,而且还赋予彩菌生命的力量:人们的采菌活动是一种热闹,但热闹之中各人有各人的世界。彩菌彩的热闹和采菌活动的热闹相得益彰,但又层次分明,前后有序,从而使画面呈现出气氛感、整体感和层次感。
3.《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整散结合运用十分合理,请选择一个片段加以赏析。
答案
文中有描写鼠麹草的一段话:“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没有矜持,只有坚强。”先散后整,句式长短不一,自由活泼生动,语气平和舒缓。第一句既是长句又是散句,长句的特点使得句子表意严密细致,内容丰富,把“我”爱花朵、这些花朵是由叶子演变成的、花朵上面有白的茸毛、花朵掺杂在乱草中间多重信息巧妙糅合,自然流畅。散句则使表达灵活而有变化。第二句是短句及整句,通过对比的方式把鼠麹草的纯洁坚强有力地凸显出来。句式短小精练,对称整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4.《秦腔》在描绘秦人对秦腔的热爱和痴迷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体会作者场面描写的主要技巧。
答案
(1)点面结合。如在写“戏班排演”这个场面的时候,作者先交代背景——夏天蚊子多,冬天寒冷,表明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演员排练、众看排练的热情不减。接下来再进行细节描写,通过叫骂、准备夜餐等细节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痴迷。
(2)多种描写结合,以言行描写为主。如看戏时的盛况,作者用质朴的语言让我们听到了秦地豪放爽快的交流。“台下就乱了……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秦人看秦腔的热情是如此的高涨。他们的对话尽管很粗俗,放荡不羁,但显现出来的是农民的豪爽与直白,甚至幽默。
(3)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文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朴素而常见的意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宽广的天底下人大吼大叫的形象,彰显了一种生命力量的狂放与张扬。
5.(拓展延伸)仔细观察下面这张,描写一下当时的场景。注意运用细节描写。
答案(示例)
我看见个子不等的四个小男孩,大概八九岁光景,小脸上那本的高原红已为黑的污垢所侵占,衣裤仿佛是由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布缠绕而成的,有的干脆没有上衣,裸露的小胸膛隐约可见那条条肋骨。其中三个孩子还光着脚丫子,就是有鞋子的那个,也是开了口子的。
但他们歪着小脑袋,仰着头,小手调皮地拧着同伴的耳朵,憨态可掬地嬉闹着欢笑着!咧开的小嘴露出雪白的牙齿,似乎连那两个张开的小脚趾都在尽情展示着欢乐!
任务探究三
品读散文的哲思与文化
任务导引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冯至以诗人眼光透视平凡山水人事,发现诗的意味,以散文的形式创造出一种富有张力的诗的意境,赋予文章以沉思的理趣。
《秦腔》通过描写秦地的风土人情,传递了作者对秦文化的领悟,并在文化的把握中透视民众的生存状态与生存哲学。
学习时要注意对散文中的人生、自然以及文化意蕴进行品读。
任务设计
1.《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一文塑造了众多意象,其中作者在“路”和“鼠麹草”的意象中赋予了怎样的历史内涵呢?
答案
①文章开篇,作者首先亮出“路”的意象,在山村残存的景象中,发现了这条从过去走到现在的路,诱发了对历史的思索,从而思想从现在走向过去,再现了历史上充满活力的山村。作者也随着路的延伸,思想从过去走到现在,发现纵然如今村民和动物都消逝,但山野仍风物犹存,依然传递着生命的信息,山村的过去和现在组成了一个充满意味的世界。
②鼠麹草虽然“孑然一身”,孤独地生存,但是它“鄙弃了一切浮夸”,能“担当着一个大宇宙”,
使生命得到延伸和扩展,可以看作是一种对生命的礼赞。万物存在的意义,最能体现于如何存在,尤其是他们对孤独的忍耐,当其以一种超然的勇敢来担当“一个大宇宙”时,就消解了时空上个体存在的有限性,得到永恒。
2.作者在《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悟?怎么理解文末“风雨如晦的时刻”这一句话的内涵?
答案
实质意义上的山村已然消逝,但曾经的那些自然景象并没有随着历史和人事的变迁而消逝,依然在无声地诉说着山村的曾经的存在及辉煌,有力地补充了历史的空白和虚无。文章的最后一段是点睛之笔,概括了对自然的总体感悟:①自然滋养人类。②生命跨越时空,声息相通。而“风雨如晦的时刻”即作者写作的年代——1942年,也是一个经历浩劫的年代。作者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时代彩,寄予了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珍爱和平、共创人类美好家园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