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原因、传导机制、影响及预防
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简介
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本轮危机发源于美国,自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2008年9月9日,危机开始失控,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并由于金融国际化的影响力,使危机传导至其他国家。蔓延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
直接原因
直接起因于美国的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房屋贷款中介发生的危机,两个公司占到全国房屋贷款的比重过大,购房者资质越来越低,房产公司为了自己的财务流动性,又将这些贷款统一打包证券化,变为债券卖给各个投资人。如果购房者的违约略不高于证券化计算的最高值,这个资金链条不会断裂,但因为2007年9月开始,大批量的购房者因断供违约,导致房贷公司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金融行业的资金流动性,于是就产生了金融危机。
深层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
(一) 国际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风险增加
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二) 金融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给国际金融市场的健康与安全带来威胁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了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
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三) 金融运行与实体经济脱节的现象日益严重,经济泡沫随时可能产生和破灭
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
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次贷危机之前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限制进出口的法案和政策,是导致经济环境走弱的重要因素。在进口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制造各种贸易壁垒,在出口方面又对技术性产品设限,这些政策直接推动了美国物价的上升,减少了美国的就业机会,抑制了国内的经济创新动力,这也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
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发源于美国本土的次贷危机之所以会蔓延成国际金融危机,其内在原因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金融国际化的发展使各国经济、金融联系越来越密切。
欧美国家本身经济基础相近,经济机制建立相似,从地理上和市场经济要素上来讲关联密切。金融市场比较联动,即使是美国本土的问题,其实相似的也复制于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金融市场发达国家。
新兴国家基于穷国启动经济发展的目标积极扩大出口积累了太多的美元,而过多的外汇必然
要寻求出路,于是转回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那么多货币回流,不来点杠杆是绝对消化不了的。这是金融必然的后果,是规律在起作用。发达国家本身已经不缺钱了,再有更多,必然导致虚拟经济繁荣、泡沫化。
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不仅对美国银行机构造成重创,对其他各国金融体系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国外一些大型银行的旗下基金传出停止续回、遭受巨额损失的消息。德国的IKB银行、荷兰的NIBC Holding也因为投资于美国次贷市场遭受巨额损失,之后德国银行业已展开对IKB的救援行动,NIBC Holding则传出将被收购的消息。在亚洲,日本的数家大型银行也公布了在美国次贷市场的投资损失。次贷危机不仅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额损失,还导致了市场信心的极度匮乏,为了避免损失,投资者加速赎回或抛售,造成全球股市、汇市动荡。此外,由于人们普遍担心次贷危机会造成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放缓,致使市场对原油、金属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减弱。
(二)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爆发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美国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28%,同时,美国又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市场,次贷危机前美国在全球消费市场中占比42%。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消极影响的路径主要有:首先,对外出口下降,以中国为例,由于危机导致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疲软,中国出口增长下降;其次,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胀,当前,许多国家面临着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趋缓的双重压力,无论是处于经济周期由高到低的发达国家,还是在经济周期持续上扬的新兴市场国家,无论是处于降息通道的美国,还是按兵不动的欧盟和日本,甚至在实施从紧货币政策的中国,通货膨胀都随处可见;再者,次贷危机还加大了汇率风险和资本市场风险,进一步对经济构成深层冲击。
(三)金融危机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都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迅速下降和社会问题的急剧恶化,具体体现在通货膨胀率上升、真实工资下降、资产价格缩水、失业率上升、贫困问题恶化、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发展指标下滑等方面。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消费物价指数(CPI)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从2007年9月到2009年9月,约旦、土耳其通货膨胀率分别上升37%和18%,导致资产价格缩水、人们财富水平下降,尤其是对穷
人的收入影响更大,引发世界贫困人口激增、居民生活水平下降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同时,对中国也造成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居民财富缩水、消费需求下降、企业大批亏损、失业率增加等社会问题。其中,次贷危机导致财富缩水的影响渠道主要有两个:第一,次贷危机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率上升,2007年11月,我国物价上涨率达到6.19%,创11年来新高,2008年1月和2月,物价上涨率更是高达7.11%和8.17%;第二,次贷危机导致中国股市大跌,金融资产大幅贬值,进一步加剧了财富缩水,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上证A股指数由6000多点跌至1700多点,深圳股指数由20000多点跌至6000多点,虽然从2008年年底至今,中国股市曲折回升,但仍未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
中国等新兴国家的预防措施
前面已经讲过,新兴国家基于穷国启动经济发展出口收汇,甚至往往低价出口。但在完成启动任务后,还是要定位于正常交换,以提高本国人民财富为基本目标。如果中国在完成启动任务后,继续延长低价出口,以为这才是未来的唯一出路,积累过多的外汇,最终必然成为包袱,成为灾难。
好在中国在此次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远达不到西方国家所面临的程度。中国的金融改革步伐迟
金融危机的影响缓,对金融业监管很严格加上中国金融机构风险意识较强没有买太多的次级债。国家尚能够实现强有力的资本管制。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之所以与经济危机不同,就是因为金融危机影响的是金融领域,金融危机扩散到实体经济需要一定时间。中国的经济以实体经济为主,最大的部分就是出口产业。而且中国的经济相对比较封闭,政府拥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加上中央政府雄厚的财力和巨额外汇储备,并没有使得中国经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遭到致命性的打击。
但从现实面来看,中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比预期的要严重得多。对于严重依赖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中国而言,外部需求的急剧衰减使我国的出口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因此很多工人失业。政府在经济危机初期就加大了财政开支,降低率,目的就是人为的熨平经济周期,尽量使失业率下降,使经济平稳运行,但也增加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是否继续像当前所做的适当释放流动性,扩大财政支出,需要政府密切关注这轮经济周期中时时变化的动向,灵活运用政策措施与市场手段。
除了以上补救性措施,中国更应该做的是通过多种途径拉动内需,稳定国内外投资者信心,保持一国经济自身结构的均衡、科学合理与自主独立性,才是一国经济长久持续稳定增长的
关键所在。现在新兴国家大多认识到这一根本原因,开始调整低价出口政策,这里可以提供的一些方向是:一、建立自主市场及评估体系;二、迅速地把过多的外汇转变成本国人民的财富,但决不能以货币的形式存在,如加强技术进口,收购世界资源矿藏,培育民族国际品牌,当然,体制上也要迅速改革,否则不可能达到上述目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