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是一国国际收支的最终反映,外汇储备的增长会对该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按照我国外汇储备目前的这种增长趋势,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央行将继续面对外汇储备剧增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应对由外汇储备剧增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等问题将仍是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深入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发行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外汇储备在整个货币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寻的外汇储备与货币发行量之间的平衡点,适当控制外汇储备规模消除外汇储备超额增长的制度性原因,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积极进行金融创新。
引 言
自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2006金融危机的影响年突破1万亿美元,2008年8月超过1.9万亿美元,成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会引起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迅速上升,改变我国货币供应结构;由外汇储备引起的外汇占款增加会使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加强;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中央银行持汇风险和持币成本不断上升,影响我国的货币供给的稳定。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快速合理地进行我国货币政策的内部协调; 建立一个以所有
1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自2005年来人民币实现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2006年10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突破10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第一的国家,并且还在不断的攀升,2008年12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95亿美元。据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超过1.9万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我国外汇储备仍旧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但2008年9月9月份新增外汇储备仅为214亿元,低于7、8月份的360亿元和39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4.1%。
美国次级债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创。此次金融风暴中,中国的外汇储备虽然并没有遭受大的损失,但是增幅已经明显减弱。截至2008年12月,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了1.9万亿美元。因此我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会对货币供给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外汇储备的增加,有利于维护
国家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但是过多的外汇储备也将加大持汇成本和贬值风险等。货币政策作为实现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目标的核心所在,在一国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当前经济背景下,研究外汇储备对货币发行量的影响显得较为重要。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外汇储备是国际收支状况的最终反映。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收支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成果,最早可以追溯到大卫.休漠的“价格一金属流动机制”,该理论认为在纯粹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支出都与货币(黄金)持有量有关系,收支不平衡可以一对一地转化成货币供给的变化。这一理论虽然只考虑了金本位下的国际收支调节,但它“建立了国际收支调整与价格水平变动之间的联系”。
货币理论的发展。早期的内生货币理论是从分析贵金属货币的流通出发的。斯图亚特从货币的价值贮藏职能出发,认为“无论如何,一国的流通只能吸取一定量的货币”。马克思对斯图亚特的上述认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后期,IMF的雅克.波拉克、罗伯特.A.蒙代尔和哈瑞.G.约翰逊等又发展出了货币分析法,该理论认为,开放经济中基础货币与国内信贷是有区别的,二者之差就是中央银行的外汇头寸,即△R=△M一△C,这个恒等式提供了国际收支与货币供给关系的讨论框架,他们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是货币现象,同时“货分析法”还认为,固定汇率下基础货币、进而货币供给都是内生的。
银行学派的主要代表图克、富拉顿基于商业流通需要而提出货币供给内生观。他们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一个被动因素,它决定于物价水平,本身不能自行增减。
1.2.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对外开发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目前而言,国内论述货币供应量、外汇储备这方面的文章很多,也取得了很多成果。
国内学者巴曙松提出了存量流动性、增量流动性、金融资产折现的能力以及金融创新等七种不同概念,丰富了流动性的内涵。同时他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流动性过剩的传导渠道也是不同的。
李卉(1997)认为外汇储备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外汇储备通过外汇占款渠道形成基础货币供给,引起基础货币供给结构发生变化,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引起货币供给总量扩张。
陈星宇(2007)论证了外汇占款增加引起我国货币供给量扩张,并分别从外汇占款增加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对央行货币调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揭示了外汇占款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
综上,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外汇储备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涉及面比较广,既包括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的分析,也包括对货币政策工具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且分析比较深入、透彻,对本文的分析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2外汇储备与货币发行量的理论研究
2.1外汇储备
2.1.1外汇储备的定义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2.2.2外汇储备的作用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
此外,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2.2外汇储备变化与货币发行量的关系
2.2.1外汇储备与基础货币关系
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从1999-2009年以来每年呈上升趋势,虽然1999和2000两年变化并不明显,但是从2001年以来至今却在不断的攀升。可见,外汇储备通过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和外汇占款相对于其他一些货币投放方式的重要性正处于上升中。至2008年外汇储备中的外汇占款已经占到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70%以上,可以得出,未来我国基础货币中外汇储备中的外汇占款将继续充当主要角,外汇储备增长必然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由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上升并不一定会导致基础货币的扩张,只有当中央银行收购外汇形成外汇占款时,才构成基础货币的投放有促使其增加的动力。另外,如果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不大,外汇储备增加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也很容易通过收缩国内信贷等方式冲销。随着外汇储备规模增加并向国家集中,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以冲销操作维持合理货币供给量的余地越来越小,外汇储备增加引起的基础货币增加的压力转化为基础货币的现实增加,并导致货币供给量的扩张,如图1示。我国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研究就是建立在这种制度约束基础上的。
图1:我国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机制
2.2.2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关系
外汇储备变动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的独立性。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前,随着我国外汇储备
的数量巨额增加,因此导致货币供给量也大幅扩张。一般来说,在一个特定的主权国家,外汇不能替代本国货币在经济活动和货币流通中发挥作用。因而,外汇与本币的兑换就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经济活动。在新的外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同时增加;当央行操作室买进外汇支付人民币时,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同时增加;当央行操作室卖出外汇收入人民币时,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减少,基础货币投放亦同时减少。可见,国家外汇储备是通过外汇人民币占款与中央银行基础货币联系在一起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