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摘要】:
本文从金融危机的概念、产生的背景、对世界和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危机给中国外贸企业带来的困境等几方面,重点阐述了面对危机,中国的外贸企业在困境重重中如何走出来,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贸企业的困境、外贸企业的出路
【正文】:
2008年至今的世界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破坏极其严重,使得全球贸易环境恶化,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我国外贸企业在这样的环境中面临着许多困境。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外贸企业面临的困境
 (一)欧美市场的需求下降,订单减少
  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环境恶化,欧美国家纷纷对外减少订单。从目前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最为明显,对欧盟日本次之,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则受影响不大。
  面对欧美市场的衰退,中国出口企业应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此次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相对于发达国家较小,新兴市场国家如俄罗斯、印度、中南美等地的经济环境仍较为稳定。外贸企业的出口方向可以转向这些国家,以开辟新的市场。
  中国国内的市场状况也不容乐观。中国外贸企业正普遍面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银行贷款利率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困境。由于出口产品提价力度赶不上成本上涨的幅度,出现了企业不敢接出口订单的现象。一些外贸企业则采取了转型做内销的策略一旦成功,这些企业将摆脱在出口市场低价竞争的僵局。此外,我国经济结构也正在进行大的调整,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了与出口、投资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这将有利于出口企业加大投入转型做内销。然而这种转型决非易事,不仅需要较高的资本投入、正确的策划、较强的执行能力,还将会面临较大的转型风险
  (二)企业资金链断流,海外货款回收困难
  2008年上半年全国已有6.7万家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特别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的数量更是超过1万,并且有2/3的纺织企业正面临重整。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罪魁祸首”就是间接融资难问题。
  去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总额超过2.2万亿元,其中约3000亿元贷款落实到了中小企业,只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5%,比去年同期减少300亿元。中小企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地争抢贷款、从民间高息借贷已经成为其解决融资问题的主要方式。
  对此,企业一来要利用好流动资金。收缩远期投入,慎接远期订单或欠款,不要盲目扩张,要管理好应收帐款,避免形成坏账烂账。对于那些货款不能及时回笼的客户要紧密监控,必要时要放弃这些客户。因为中小企业的资金有限,货款拖得太多太久就意味着倒闭。只有到手的钱才是钱,空头支票虽有诱惑力但却没有实际价值。二来还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吸纳融资高手。对于融资能力的高低有3个衡量标准:其融资是不是可持续,能不能降低成本和大规模融到钱。
金融危机的影响
  (三)经济结构调整提前
  去年上半年,珠三角等地有不少中小企业倒闭,主要是玩具和纺织服装出口行业。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限于倒闭困境中的主要是加工贸易企业。应该指出,出口增速的下滑和出口企业的倒闭不能完全归咎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它还与人民币升值、国内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技术水平落后、经济结构不合理等有很大关系。受到冲击的出口企业往往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多数是私营企业。在本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这些企业被列为调整的对象。治理优良的企业通过健全有效的资本市场通过并购、接管或管理层替换等手段获得较差企业的控制权,从而提高整个市场质量。金融危机的来临使较差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大,或者说是对它们的经济结构调整提前来临了。
  (四)企业将面临更多的贸易保护壁垒。
在金融危机中,各国可能会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保护措施,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将不断增大。依据经验,中国出口的主要目的国在经济增长放慢时,该国的国内贸易保护势力就会抬头。预计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发达国家在立法层面和WTO层面会出台更多的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出口企业要对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保护措施提高警惕。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三、我国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对策
  1.必须加速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企业
  我国目前外贸出口的总体格局是,加工贸易占的比例大于一般贸易,依靠劳动力优势出口的产品比例过大,结构不合理,比如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纺织业和一般浅加工的机械电子产品等。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的加工制造中心,很多产品从海外转移到我国进行生产转而出口,表面上使我国出口量大幅增加,但是,我方从这些产品出口中获取的实际上是一点微薄的加工费而已。就拿产量和出口量都很惊人的电子产品来说,一般只有5%,是该品牌或核心技术拥有者利润的十分之一。这种现象给了我们很大警示,即应该在传统优势的产品上作出调整,进行深度开发,从技术含量、所用材料以及服务等方面提高附加值,逐步扩大中高端产品的比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进行潜心研发,多生产些原创性的、有特的产品,把这些作为提高产品出口效益的主要措施之一。.加大品牌力度,实施品牌战略
  品牌对促使企业产业升级、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进行品牌销售是我国外贸发展的趋势。这些年的广交会上,也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用自
己的品牌出口的企业越来越多,这是我国政府鼓励和推动的结果。当然,要创建一个世界知名的品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需要多年的培育和累积之外,在以自有品牌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引进使用外来品牌,大力借鉴和吸收国外著名品牌开发管理的成功经验,借船出海,逐步成长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如联想成功收购IBM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另一方面,加强对自主知识的创新和保护对目前中国的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培育出一个好的品牌需要动用各方面的资源,企业必须学会在贴牌和模仿技术的同时,努力开发自主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利用创新的技术生产国际高端产品,通过产品打造世界品牌。
  3.政府辅之以相关经济政策
  政府利用税收、财政、信贷、利率等各种经济杠杆,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调节各项对外贸易。例如,对于创新试点企业,应该在研发、技改等方面为其提供贷款贴息或无息贷款,在出口贸易方面提高出口退税率,甚至提供国家发展专项基金等等;对于部分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则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其出口过快增长,包括采取下调或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提高出口暂定关税等措施。同时,规范外贸经营秩序,在政府指导下,借助行业组织力量,抑制出口企业竞相压价和进口企业哄抬价格现象,这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
  目前尤其应拓展融资渠道,建议出台地方法规,成立服务和专管机构。如受困资金压力的浙江省正在想尽各种招数应对目前中小企业面对的资金困境。继在全国首家宣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之后,浙江工商局、浙江银监局与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联合制定了《浙江省股权质押贷款指导意见》,以股权质押的方式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以往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不动产抵押贷款获取资金,而很多企业由于不动产已做了抵押再想进行二次融资非常困难,企业对股权质押融资有着强烈的需求。为此,自物权法颁布实施之后,浙江工商局就开始研究部署股权质押贷款相关措施,2008年6月,浙江出台了《公司股权出资登记试行办法》和《股权出质登记暂行办法》。
  4.防范外汇风险
  近年来,我国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对外汇风险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很多潜在的风险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有些外贸企业认为汇率风险变动是天经地义的事,从而使一些外贸企业屡遭汇率变动的风险。外汇风险防范是外汇资金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外币资金管理不仅可以避免风险,还可以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质量,企业必须学会适应汇率变动的经营环境,做好外汇风险防范的准备,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在此情况下,就对
外贸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在全面掌握企业外币收支的前提下,不仅要准确、及时地预测汇率变化趋势,还要准确地判断意外汇率波动对公司将来现金流量的影响,并在意外汇率波动之前准备好最佳的应对策略。
  首先,企业应正确选择计价货币。在出口时力争选择硬货币作为结算货币,在进口时选择使用软货币。其次,在具体结算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汇率的变化适当调整收付时间。即在外币坚挺的时候,对外币的应收账款应延期收回,应付账款则应提前支付;当外币疲软时,外币应收账款便应提前收回,而应付账款当力争延迟支付。当然,如果企业的规模比较大,在进出口市场多样化的情况下,能够设法采取不同种类的货币组合起来进行结算的话,外贸企业的交易风险就可以相互抵消,这样不但可以消除外汇风险,而且可以降低保值的成本。
  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依托银行专业的财务顾问和理财顾向来化解和规避市场风险。目前我国可利用的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通过各商业银行所开展的外汇业务。如利用远期外汇业务、掉期外汇买卖、外汇期权。虽然我国已经开始提供多种外汇业务, 但目前的交易币种和交易规模尚不能充分满足企业的需求。因此我国应该学习国际上风险管理的先进管理模式,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推出新的外汇交易品种,以拓宽外汇风险规避渠道更有助于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
总之,面对这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中国的外贸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外贸企业想要在危机中求生存,就必须正确面对困难,从危急中准商机,在寻求产业结构改变的同时,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主动应战,坚定信心。只有通过各外贸企业的齐心合力,才能积极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把握挑战中蕴含的各种机遇,寻求企业的健康发展之路,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