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复苏中的困境
自从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在全球化浪潮下,迅速波及全球,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影响到实体经济,美国、欧元区、日本以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继陷入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面对危机,全球各主要经济体联手应对,并达成共识共同制定刺激世界经济增长的行动计划,刺激本国经济,以配合全球应付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联合干预下,这些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取得初步成效,各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全球经济的发展是否彻底走出了低谷,目前的复苏能否持续下去,仍然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在复苏中仍然面临着以下的困境。
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深化和扩散,引发金融市场剧烈波动。欧盟长期高福利政策以及巨额开支使财政赤字、公共负债难堪重负,但这些国家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政策调整,自身根上的问题和全球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欧债危机。希腊等高负债国家历史遗留问题严重,经济持续负增长,政局普遍动荡。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政治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看不到彻底解决的希望。风险正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向银行业扩散。
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增速需要减缓的问题。过去几年,由于受自身因素和世界金融危
机影响,发展中国家普遍发展速度过快,超过了自身发展的能力,这是不可持续的。这好像一个人寅吃卯粮,或早上就把晚饭给吃了,晚上就只有饿肚子。华尔街的美国经济学家曾对未来几年的中国的经济作预测,认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由于受金融危机等影响,GDP大多以两位数增长,这种速度不可持续,未来必然要减速,在减速的情况下,中国的股市不会再象过去几年那样容易赚钱了.此外,减速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还在于会造成失业率增加,消费减少等,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的稳定。
发达国家继续拖累复苏。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将继续拖累全球经济复苏。尽管发达
国家在过去两年采取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遏制了金融危机的恶化、刺激了经济复苏,但是其国内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同时,其金融系统仍然脆弱,信贷供给与需求缺乏活力,失业率居高不下,国内消费和投资需求疲软,财政赤字和主权债务大幅度上升,这既给金融市场增加了新的不稳定因素,又给财政政策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约束。
国际经济、政治协调弱化。目前各主要经济体的合作正在出现弱化,由此影响了应对经济
危机的有效性,特别是货币政策的不协调成为金融市场动荡和不确定的根源。目前新兴市场
和发达国家的政策分化严重,可谓背道而驰,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中这种能够避免的政策冲突,要求不能只从本国利益出发,应尊重国际间协调,全球经济治理应逐步推进。各国博弈更加激烈。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酝酿深刻变化,各国利益诉求分化明显,在出口、科技创新等方面竞争将更加激烈,2012年又恰逢多国大选,全球合作和政策协调难度明显加大。
全球物价走势不容乐观。当前,供需矛盾尚未有效缓解,多种商品实际仍处于脆弱的紧平
衡状态,加上发达国家持续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埋下了通胀的种子。在经济复苏放缓、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同时,发达国家通胀水平却在逐步攀升。由于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措施所造成的负面效果开始显现,同时发达经济体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
21世纪头10年,世界经济先是繁荣发展,随后经历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危机,进入艰难复苏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未来10年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在这世界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国应该积极地采取对策解决这些经济中的困境保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以应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首先要将财政刺激计划置于可控的范围内,把
握好财政赤字的“度”。 同时中国应该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依靠外需转到以内需为主,扩大内需是经济结构转换的核心环节,消费是拉动经济更好更长效的动力,提高人民可支配的工资收入,由国家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例如医保、教育、养老保险等,增加内需;同时,也需要加快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出口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出口企业要几级开拓新市场,落实市场多元化战略。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增加中国财政的透明度。正视地方债务风险,防范于未然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