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很好地处理了历史小说中,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关系问题。清代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惑乱。这显然是用史家的眼光来指责文学作品。不过,七实三虚却符合《三国演义》的实际,代表了历史小说的特征。所谓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因为它毕竟是历史小说。像《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自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这段三国纷争就基本符合历史记载,书中的三大战役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事,作品中的人物在历史上都确有其人,可以说正是七分实事;三分虚构则是指作者基于一定的思想观念和美学理想,在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断,并辅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相比之下,只要在主旨明确的前提下裁剪适当,七分实事不难做到,而三分虚构则相对困难。如何使作品既不影响基本史实,又具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确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明清时期的许多历史小说,要么写得太实,成为通俗化的历史;要么太虚,与神魔小说、英雄传奇小说难以区分。全实则死,全虚则诞。只有像罗贯中《三国演义》这样,虚实结合,处理得当,才能成为艺术精品。
《三国演义》的艺术虚构,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法:
1、细心穿插、巧于构思。即对正史、野史的各种材料重新组织,达到点铁成金的效果。比如,失街亭和斩马谡正史有载,是诸葛亮失误的例证,而空城计只见于裴注所引的郭冲三事,而且与前二者毫无联系。《三国演义》巧妙地把空城计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使之成为两个一般性情节之间的点睛之笔。这一神来之笔,不但淡化了诸葛亮用人不当所造成的严重错误,而且还使失、空、斩成为历史上大智大勇、料敌如神的杰出才智的浓缩和典范,成为戏曲舞台上至今盛演不衰的火爆剧目。
2、于史无征、采用传说。对于情节发展和人物塑造极为有用而正史又没有依据的内容,大胆采用民间传说。如桃园三结义、关张古城会、蒋干盗书、借东风、华容道、孔明吊丧、五丈原禳星等等,都是以民间传说为蓝本进行创造的结果,都成了作品中脍炙人口的精彩部分。
3、本末倒置、改变史实。即将史书的个别事件加以改动构成新的情节。如关羽单刀赴会,《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是双方单刀俱会,结果是刘备一方让步。裴注引《吴书》的记载则是鲁肃冒险赴会,义正词严而使羽无以答。《演义》则采用了关汉卿《单刀会》杂剧的情节,
既与拥刘反曹的倾向一致,又突出了关羽的勇武凛然气概。再如,史书记载张辽主动投降曹操,《演义》则改为他被俘后拒不投降,经刘备、关羽说情,才被曹操义释,这就为后来关羽在土山接受张辽劝降埋下伏笔。三国志12 技法
4、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如怒鞭督邮本来是刘备所为,小说却移到了张飞头上。这样,既突出了张飞爽直鲁莽的性格,又不致损伤刘备仁君的形象;斩华雄的本是孙坚,小说改为关羽,于是衬托了关羽的神勇;草船借箭本是孙权赤壁之战后第三年在濡须所为,小说变为孔明借箭,以描绘孔明的神机妙算。
5、妙笔生花、善于铺叙。就是把史书中有关情节的简略记载渲染铺叙,成为文学佳作。如三顾茅庐在《三国志》中,只写了在徐庶推荐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12字。但小说却挥洒笔墨,驰骋想象,尽情渲染,把这段故事写得曲折丰满,既突出了诸葛亮的神秘魅力,又表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极富艺术感染力。再如赤壁之战,《三国志》的记载也非常简略,到了小说中,作者却以八回的篇幅,把这一历史故事渲染得波澜壮阔,引人入胜。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