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大多数人眼中的定位是“喜剧演员”,主要是因为黄老师是在《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之后走红的。但是,黄老师的演技,或者说黄老师对自己的定位,绝对不是喜剧演员这么简单。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黄老师长得……不帅。
(黄渤:我吃你家口粮了?蹭你家wifi了?你才不帅!你全家都不帅!)

黄老师天生自带草根光环,从他的处女作《上车!走吧!》就可以看出,黄老师出演社会底层人士简直浑然天成:
这个蹲姿还真不是谁都蹲的出草根感的。

但是,如果一个演员只是靠自己本身的属性来演戏,那必然不是一个好演员。
黄老师的长处在于,他不但懂得自己定位,而且还善于把自身的特性发挥到最佳。

还记得《疯狂的石头》里黄老师行骗前那销魂的一甩头吗?

且不说肢体语言的丰富和精准,就这个俗称“一把抹”的发型,就可以体现出黄老师对于日常生活中农民工的细致观察。

通过这个发型,往那一站,就让人感觉这是个社会底层人士,都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一个好的演员,必然擅长“观察”,只有更细致入微的观察身边的人,将其特点提炼,升华,并恰如其分的运用到自己身上,才可以演出这类人物的神髓。

类似的运用还有《生存之民工》里永远紧缩的眉头:
无论是喜怒哀乐,被生活重担压迫的民工们,总是皱着眉头的。

《无人区》中吓哭小朋友的暴戾凶残:


《亲爱的》中看似淡然其实压抑的悲伤:


从内心深处去接纳自己饰演的角,把角的特性由内而外的展现出来,是黄老师演技卓越的第一原因。


第二点,黄老师善于把自己“符号化”。

何为符号化呢?

好的演员,在电影里只是众多环节的一部分,电影要展现的是一个整体,它是由多个单独的个体组成的,没有谁可以成为电影的绝对主角。
电影就像一篇叙事作文,文字是它叙述的内容,文字背后是他想要要讲述的思想,而黄渤会把自己变成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你读不了他,却会不自觉的被他改变你阅读时的语气和节奏。

以《疯狂的赛车》为例。
《疯狂的赛车》里,黄老师饰演的耿浩是叙事过程中绝对的第一男主角,但是纵观整部电影,这个角却是最不具特的。

耿浩唯一的特点,在他的名字和影片一开始就已经体现了:耿直。
从师傅去世开始,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耿浩身边的人展开。
我们不妨用语言简单描述下这些角,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角的复杂程度。

耿浩:为了厚葬师傅而四处碰壁的倒霉前银牌车手。
李法拉:依靠娶了东北富婆发家的投机商人,妻管严,做的产品都是假冒伪劣产品,谋杀妻子中,无端被耿浩纠缠上索要钱财。
东海:从台湾偷渡来内地交易的黑帮小头目,因为误杀了领路人而搞不清交易状况,曾经因为犯错被砍掉了两根手指。
杀手组:一个出口成章,一个胆小怕事,因为一个要娶另一个的,一个要娶另一个的妹妹,所以从老家来到城市当杀手,结果发现杀手不好当跑去抢劫,后又变成毒贩……
警察组:多年不能立功急于求成的警察,对于日常杂事已经腻烦但仍敬业执勤,期待遇到大案却屡次碰壁。

其他角就不多赘述了。
整个故事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点小秘密,并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唯独耿浩是被蒙在鼓里,被众人玩弄的晕头转向的,连自己为什么被黑白两道追杀都不知道,最后即使拿了飞来横财也茫然不知的把钱给埋了。

因此,在演绎耿浩这个角的时候,如果黄老师太过用力,就会抢了其他人的风头。

黄老师从一开始演的像个逗号,把其他人物一一带出:

到变成问号:

再变成惊叹号:

最后变成省略号:

他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完美的衬托了影片中形形人物的像:
就像这个海报昭示的,耿浩就像个提线木偶,被后面的人利用着,玩弄着。

第三点,黄老师非常善于“收”。

黄老师的喜剧演的一绝,绝不是因为他善于挤眉弄眼、扮丑装傻。恰恰相反,无论多癫狂的喜剧,黄老师都可以在濒临失控的边缘,迅速把表演给“收”回来。

黄老师“收”的状态,可以分为三种:

一、日常收:
《泰囧》里的高博,是一个为了达到目的近乎癫狂的角,但是,这个角在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的:

这样收敛的结果,就是在每一次遇到徐朗的时候,都可以有令人惊喜的爆发:

试想,如果这个角不管见没见到徐朗,都是一副癫狂过火的样子,那是否还有这样的喜剧效果?

二、迅猛收:
最典型的例子是《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黄老师的演出总共也就20分钟不到,但是从出场时的嘻嘻哈哈:

到利诱不成变威逼:疯狂石头演员


再到假装帮唐僧的一本正经:

再到最后目的达成的癫狂:

短短20分钟如教科书一般的完成了一个沉寂了500年的险恶角的用心良苦。

要知道跳舞那场戏黄老师和舒淇都演笑场了:

这个迅猛的回收,让前面笑到肚子痛的观众,瞬间感受到了恐惧。

三、需求收:

黄老师可以应导演的要求,在瞬间切换电影的画风,比如:
《大电影2.0》里突变深情男:

《假装情侣》疯闹了一整部电影后感人至深的雨中分手:

《杀生》里任性胡来的牛结实面对孩子时的温情:


这些完全不同于整部电影基调的转变,考验的不仅仅是在当下的表演,更多的考验的是演员在整部戏中对角的塑造,考验的是演员在开拍前有没有思考,自己的角是个怎样的人,如何更加完整的在2个小时里建立起角和观众的共感。

第四点,也是黄老师最厉害的一点,就是他对于演戏技巧的熟练和应用,堪称恐怖。

机场哭戏,是被很多人称赞的《心花路放》里的一段表演:

这一段如果整体来看,没有什么稀奇的,无非就是打电话和哭戏。

但是,黄老师把这一段简单的哭戏,拆分成了:

激动

紧张

落寞

强忍

强颜欢笑

继续忍

长呼一口气

爆发

再呼一口气,忍回去

这种层次感除了是导演要求的,也需要演员娴熟的技巧运用能力,以及仔细思考过,该如何组合这一套表演,才能打出最好的效果。

另外一段是《斗牛》的结尾处。
对于一个人独守了多年的牛二,应该是怎样的一种表现方式。

黄老师出场后,一张嘴,就是一副长期没有说话的含糊口音,一双迷茫而纯真的眼睛,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显示出长期没有接触活人的不自在感,那种茫然的不知所措,让我每一次仅仅是看到图,都能感受人物背后的悲哀,让人不禁泪目:

诚然,人无完人,黄老师的演技有突出的优点,也有显著的缺点。

《厨子戏子痞子》里浮夸的表演,和《痞子英雄》里不知所云的演绎,都可谓是黄老师的败笔。
不过问题问的是“好在哪里”,关于“坏”的就不细讲了。

综上所述,黄老师能够成为50亿影帝,绝对不是徒有虚名,成熟的演绎技巧,和认真诚恳对待角塑造的态度,是获得观众肯定的必须之举。
即便如此,黄老师依然很谦虚的说:得了金马奖,只是等于让我的身份从地下室升到了大堂,头顶上还有八十多层呢。
黄老师一不冲击国际市场,二不自称艺术家,获奖也只是说自己运气好,并非实至名归,这样谦逊的态度非常值得广大票贩子演员学习。
演戏不是人人有天分,但是我们也相信,有如此秉性和态度的人,想要不成功,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希望黄老师以后可以出演更多让大家惊喜的角,贡献更多让大家享受其中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