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营销中旬刊引言
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23∶1,2020年,城
乡居民收入比为2.56:1。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虽然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但存在缩小的趋势。
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发布的《数字经济蓝皮书:中国数字经济前沿(2021)》显示,2011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9.5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为20%,而到了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高达35.8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了36.2%。与此同时,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新战略被写入了“十四五”规划,数字经济已经受到了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学界关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并未就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形成统一观点。基于此,本文基于数字经济的内涵,测度城乡收入差距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利用城市层面的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关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因素的研究不胜枚举,可以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发展水平、教育水平这几个主要的方面,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多个角度。然而,关于数字经济的基本内涵,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数字经济的概念最早是由被称为“数字经济之父”的加拿大学者Don Tapscott 在其1996年出版的《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一书中提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经济的内涵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而扩大。国内学者一般沿用G20杭州峰会上提出的描述,即认为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在数字经济的测度方面,国外机构组织的研究较为丰富和权威。OECD 的测度体系认为,数字经济应包括智能化基础设施、社会应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加、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既考虑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传统指标,也囊括了政策层面的指标。美国BEA 将数字经济拆分为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交易和数字媒体三个层面,据此,构建了衡量数字经济生产
总值的指标体系。欧盟发布了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该指数
包括宽带连接、人力资本、互联网应用、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公共服务五个方面。
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在不断尝试着在数字经济测度领域做出努力。张勋等(2019)以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来指代中国数字金融的发展。许宪春等(2020)总结了美国经济分析局和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测算方法,
认为数字经济应该具体包括数字化赋权基础设施、数字化媒体、数字化交易和数字经济交易产品四个方面的内容。刘军等(2019)利用省级层面的数据,将数字经济分解为信息化、互联网、数字交易三个维度,再将每一个维度继续细分为数字交易基础与数字交易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测量。赵涛等(2019)借鉴了刘军等(2019)和黄慧等(2019)的做法,将互联网发展程度和数字普惠金融相结合,利用城市层面的数据对数字经济进行了测度。温珺等(2020)则从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程度两方面,利用省级层面的数据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模型。张少华等(2021)关注到了数字人才的发展,利用省级层面的数据从信息化基础、互联网融合、数字化人才与数字技术产出四个维度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盛斌等(2022)注意到个人、企业和政府在数字治理层面的发展,利用省级层面的数据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和数字治理三个维度对数字经济进行了度量。万晓榆等(2022)认为在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时应该考虑到数字经济与消费、工业、政府、民生等层面融合发展的水平,因而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和数字融合三个层面测度了省级层面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在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研究方面,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创业水平从而减少收入差距、实现高质量发展。张勋等(2019)证实了数字金融发展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赵涛等(2020)发现数字经济能够培育创业机会、丰富创业途径,提升城市的创业活跃度,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陈文等(2021)验证了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创业水平和城镇化率两条路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但该影响存在U 型关系,在数字经
济发展早期,农村居民的创业水平能获得更多的提升,而在后期,数字经济将更多促进城市居民的创业水平,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有些研究以数字经济中比较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出发点,探究了互联网发展、智能化对城乡收
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
黄昱橙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
湖北武汉430072)
要: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的背景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本文在测度城乡收入差距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
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200个城市的观测值,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
究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此,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运用及数字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经济;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
073
现代营销中旬刊
入差距的影响。李雅楠等(2017)发现互联网的使用能降低整体的工资不平等。贺娅萍等(2019)认为城乡互联网普及的差异将导致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程名望等(2019)发现互联网的普及率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呈现倒U 型关系,且在2009年左右已经经过拐点。刘欢(2020)以劳动力的就业为分析视角,认为工业智能化使得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下降,农村居民的工作稳定性降低,从而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通过梳理城乡收入差距与数字经济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很多,已经有学者注意到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将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并展开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但依然存在着不足。首先,关于数字经济的定义与测度并不清晰。权威定义的缺乏导致部分研究对于数字经济
与数字金融、互联网发展未加区分。其次,大部分测度体系只能建立在省级层面加以分析。关于城市层面的衡量体系很少,这将导致数字经济发展的城市间差异被忽略。本文将基于数字经济的权威定义,利用城市层面的数据来刻画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框架。
二、实证分析
(一)概念界定与测度1.城乡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已经成为度量城乡收入差距的首选指标。1967年,泰尔将熵概念运用到了收入差距的计算当中,将收入不平等的测量解释为由人口份额转换成收入份额的消息所含的期望信息量,从而提出了泰尔指数。与城乡居民收入比相比,泰尔指数考虑了城乡人口因素的影响。与基尼系数相比,泰尔指数可以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解为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而不会存在剩余项,能够更好衡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而其劣势在于计算较为复杂,没有前两者直观、易于理解,且对低收入体的观测值变动更为敏感。
泰尔指数可以由各地区的收入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的对数的加权和(权数为收入份额)计算得到。具体公式为:
T i ,t =∑i =12
æèççöø
÷÷y i ,t y t ×1n æèççççççö
ø
÷÷÷÷÷÷y i ,t y t
p i ,t p t 其中,i=1表示城镇,i=2表示农村,t 表示年份,y 表示居民可支配收入,P 表示人口总数。泰尔指数越小则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越小。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使用泰尔指数作为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标,作为对比,将采用城乡居民收入比进行稳健性检验。
2.数字经济
关于数字经济的定义,多数学者参考了G20杭州峰会上关于数字经济的表述,然而距离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召开已时隔几年,随着数字技术的更迭进步,数字经济的内涵在不断变化而愈加丰富,我国的数字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基于此,本文借鉴2021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来对数字经济进行界定。本文认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关于数字经济的测度,根据定义应该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字交易、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这四方面的内容。本文参考赵涛等(2019)的做法,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如表1所示,该体系共分为四个一级指标:首先,数字技术应用的前提是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其次,数字交易能直观反映数字经济的产出;最后,信息通信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应用表现在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上。
表1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
一级指标
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数字交易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二级指标
百人中移动电话用户数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占城镇单位从业人
员比重人均电信业务总量
百人中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二)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本文以2011—2019年20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数据主要来源为历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相关缺失值手动搜集补充完整,最终形成观测值1800个。由于部分数据量纲差距较大,为消除数据单位影响,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Z-score 标准化处理,即该变量减去其均值再除以其标准差,同时对所有变量进行1%水平上的缩尾处理,消除极端值对结果的影响。
根据相关理论文献,本文的模型构建如下:
T it =β0+β1DEI i ,t +β2X i ,t +ϕi +φt +v i ,t
其中,T i,t 表示城乡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DEI i,t 表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X i,t 表示控制变量。此外,模型加入了地区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根据相关文献,控制变量包括:地区生产总值(lnGDP,
GDP 的对数)、政府支出水平(GOVER,财政预算内收入比财政预算内支出)、对外开放程度(OPEN,当年实际使用外资的对数)、金融发展程度(FIN,机构存贷款余额比地区生产总值)。
(三)实证回归1.基准回归
本文的基准回归将通过逐步回归法,依次加入控制变量,对结果进行干预。如表2所示,在第(1)列,回归中没有加入控制变量,只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表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进行了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在第(2)(3)(4)和(5)列,逐渐加入了控制变量基准回归的实证结果都是稳健的,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表2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变量DEI
lnGDP (1)
-0.737***(-27.92)
(2)
-0.706***(-26.06)
-0.154***(3)
-0.609***(-20.86)
-0.240***(4)
-0.608***(-20.85)
-0.267***(5)
-0.526***(-17.72)
-0.230***
074
现代营销中旬刊GOVER
OPEN
FIN
_cons
N R 2F 统计值
0.000(0.00)
18000.244779.530***
(-4.70)
-0.000(-0.00)18000.253405.939***
(-7.08)0.245***(7.93)
-0.000(-0.00)18000.281302.065***
(-7.59)0.239***(7.73)0.070***(2.83)
-0.000(-0.00)18000.284229.542***
(-6.67)0.191***(6.26)0.072***(2.99)-0.222***(-9.33)
-0.000(-0.00)18000.321210.964***
注释:表中括号内报告是t 值,*、**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2.稳健性检验
借鉴陈文(2021)的研究,本文将替换城乡收入差距的刻画方式,采用城乡居民收入比来代替泰尔指数。观察表3的回归结果可知,稳健性检验所得的研究结论与基准回归一致。
表3稳健性检验
变量DEI
lnGDP
GOVER
OPEN FIN
_cons N R 2
张少华F 统计值(1)
城乡收入比-0.183***(-11.30)
0.000(0.00)
18000.0739
127.608***(2)
城乡收入比-0.211***(-13.17)0.101***(9.58)
0.000(0.00)18000.1242
113.272***(3)
城乡收入比-0.294***(-19.13)0.148***(14.83)
-0.159***(-17.77)
0.000(0.00)18000.2688
195.682***(4)
城乡收入比-0.295***(-19.20)0.156***(15.02)
-0.157***(-17.55)
-0.020***(-2.66)
0.000(0.00)18000.2720
149.083***(5)
城乡收入比-0.343***(-23.68)0.129***(13.24)
-0.124***(-14.60)
-0.021***(-2.98)0.110***(16.45)
0.000(0.00)18000.3776
193.517**
注释:表中括号内报告是t 值,*、**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三、结论
本文在计算城乡收入差距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了2011—2019年200个城市的观测数据,探讨了数
字经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
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得到的政策启示如下。
首先,应该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城乡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的配套措施是事物发展的前提,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显著落后于城市。统筹城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既符合城乡发展的长期规划,又能够吸引农村居民返回农村发展,带动农村经济,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其次,应该加强数字技术的运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层面,传统产业的转型,特别是农业精细化、智能化,是未来产业变革的方向。加强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最后,应该加大培养数字经济人才的力度,提升落后地区的教育水平。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增强农村地区数字经济人力资源的积累,能够弥补城乡间发展数字经济核心动力的差异,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Tapscott,Don.The digital economy: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J].Educom Review,1996.
[2]张勋,万广华,张佳佳,何宗樾.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经济研究,2019,54(08):71-86.
[3]许宪春,张美慧.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0,(05):23-41.
[4]刘军,杨渊鋆,张三峰.中国数字经济测度与驱动因素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20,(06):81-96.
[5]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36(10):65-76.
[6]黄慧,余泳泽,张松林.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9,(08):5-23.
[7]温珺,阎志军,程愚.数字经济驱动创新效应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回归[J].经济体制改革,2020,(03):31-38.
[8]张少华,陈治.数字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识别与异质性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21,36(11):14-27.
[9]盛斌,刘宇英.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22,(01):43-54.
[10]万晓榆,罗焱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J].改革,2022,(01):101-118.
[11]陈文,吴赢.数字经济发展、数字鸿沟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南方经济,2021,(11):1-17.
[12]李雅楠,谢倩芸.互联网使用与工资收入差距——基于CHNS 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07):87-100.
[13]贺娅萍,徐康宁.互联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中国事实的检验[J].经济经纬,2019,36(02):25-32.
[14]程名望,张家平.互联网普及与城乡收入差距:理论与实证[J].中国农村经济,2019,(02):19-41.
[15]刘欢.工业智能化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来自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视角的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20,(05):55-75.
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