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指导
  第一章  高考志愿决策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第一节 高考填志愿,怎样才算不浪费分数
  十年寒窗,夙兴夜寐,为的就是以优异的成绩争取到理想的大学。因此,在有限的成绩条件下,高考生都主张不能浪费自己的高考成绩,上尽可能好的大学。但什么是好大学?985大学就是好大学?,211工程就是好大学?一本院校一定好于二本,二本一定好于三本?本科一定好于专科(高职)?要对学校水平的高低进行评价,首先要解决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985211、一本、二本、三本、专科等只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是否适用于学生个人,则是需要深入考察的。其实,学生个人对于学校的评价也是有标准的,只是很少有人将其显化并表述出来。在笔者看来,学生对于学校评价的标准应为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再具体地讲就是求学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学有所成,毕业后获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职业?是的,上好大学就是为了有一个美好的前程,而这正是通过合适的职业体现出来的。所以我想,这应当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好大学标准。
  过去,我们一直按名牌大学、重点大学、一本、二本、三本、本科、专科这样的顺序来划分选择学校的,并且也的确获得了相应的回报。比如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一般都会比普通大学发展得好,本科生的就业质量也明显高于专科生。但上世纪末以来,确切的说是从1998以后,这一状况变得混沌起来,许多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并不比普通大学高,本科生的就业质量也不一定高于专科或高职院校。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状况越发模糊,甚至有颠覆原来顺序的倾向,以至出现了专科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研究生的现象。这样的现实令许多当年的高考生、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始料未及,以至于感慨道:既是这样,当年何必苦苦追求所谓的名牌、重点、一本、本科呢?那么作为后来者,今天的高考生应当记取怎样的经验教训呢?
  我想,我们首先应当透过现象寻事物背后的本质,从就业情况来看,重点为什么不一定好于普通?一本为什么有时还不如二本?本科为什么有时好不过专科?为什么原来通行的规则现在却行不通了?这是因为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学生的升学就业都由政府完全负责,政府必然对大学毕业生的分配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重点大学一般都会分到中央或地方政府重点部门,普通大学只能分配到一般的工作岗位,专科毕业后职位会更低一些,当然待遇也会按职位的高低有所区别。这就是过去规则所以通行的内在根据。但现在形势则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从1998年起,政府已经不再负责大学生的毕业分配工作,而是由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自主择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当然遵循着市场法则,这就是人才性价比的最大化。即人才要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大的价值,人才的成本还要最低。而这必然就对大学生的职业及专业素质提出了更为切实具体的要求,如果仅有一纸文凭,却无相应的专业及职业素质,那么自然就会被市场淘汰。在此情况下,哪个学校的观念更新得快,学生专业素质更高,则它们的就业率就自然高,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就越好,再也不是过去的一本胜二本,本科胜专科了。
  所以,对于现在的高考生,要记取经验教训,要不重蹈覆辙,确保毕业后顺利就业,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然就是要遵守人才市场的竞争法则,将自己打造成性价比最大化的人才,用自己的能力优势进行竞争。如果将李开复先生的话加以改造,就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做最好的自己!而这能力优势、最好的自己并非先天具备,它需要通过某种专业学习将潜在的转化成现实的能力优势。所以学什么(专业)至关重要,除了职业素质(性能)的最大化,人才成本还要最低,于是,怎么学?在哪里学也就变得越发重要。而解决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等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业规划。所谓学业规划,是指为了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而其对与之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具体来讲,是指在求学者完成文化启蒙阶段的学习以后,也就是在决定其职业发展方向的源头上(
一般为初中毕业),通过对求学者的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及其他发展要素的特点)和未来社会需要的深入分析、正确认识,确定其人生阶段性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路线,然后结合求学者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作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等)制定学业发展计划的过程。换言之,就是通过解决求学者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在哪里学等问题,以确保通过学习成长为满足阶段性职业目标要求的合格人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事业)发展效率,并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学业规划应当成为我们决策高考志愿的指导思想,在它的指导下,我们首先应当考虑根据自己的特点及未来市场的需要该学什么样的专业,然后才是考虑哪些学校在此专业上有办学优势,最后才是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确定具体的学校。
  现在,我们就会对"不浪费分数填志愿"这一基本指导原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谓不浪费分数,即以自己的分数选择最合适的专业,在所定专业上选择最有办学优势、并且最有可能被录取的学校。而不再是简单地依照录取批次对学校的优劣进行判断,认为一本胜二本,二本胜三本,本科胜专科。
第二节 决策高考志愿须有战略和哲学思维
  举行讲座时,常有家长对我说,张老师,你说的那些太深奥了,能否讲一下我这个分数到底能填什么样的学校?我说,填志愿决不仅仅是拿着分数筛选学校,更重要的是要选到合适的专业,然后再根据专业来选择学校,最后才是按照分数定位学校。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学有所成,规避未来失业的风险。这里明显就可以看出思路的不同,许多人只是要求考上学,我这个分能上什么学,他不考虑上了学后怎么办,缺乏长远眼光。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说的就是要有战略眼光。也许有人要说,这些都是针对国家大事而言的,平常人谁要那么多的战略眼光?这是大错而特错的观念误区。
  须知,现在已不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由国家负责,个人只须在国家安排的道路上努力奋斗就行了。那时,虽然你的权利少,什么都由政府作主,但责任也少。不会有太多的风险和担心。现在,个人的发展有着空前的自由和权利,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责任,你有自主择业的自由,你有志愿决策的自由,同时你也要承担自费上学的责任,自己工作的责任。这时,要成功地升学就业,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科学灵活地运用自己的自由权利,在升学就业的重大决策上避免失误,否则就将面临失业或其他个人发展的困境。而这就需要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那么有人会问,如何培养自己的战略思维呢?这里我想引用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的一句话:"这就是说,能够把战争和作战的
一切重要的问题,都提到较高的原则性上去解决,达到这一目的,就是研究战略问题的任务。"这段话如果放在升学就业方面来讲,就是说,我们在做升学决策时,一定要从是否有利于个人的长远及可持续发展来判断,而不是仅仅着眼于一时或一事的判断。具体到高考志愿填报,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是否考上大学,而要考虑它对于我们以后人生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做出怎样的高考志愿决策才能确保自己的人生实现可持续地发展?如何才能更有效率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由此来提出我们升学志愿决策的方针和策略。
  前面,通过战略思维我们提出了问题:怎样决策高考志愿才能实现顺利就业及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接着我们就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才能顺利就业?通过考察现实环境,我们现在实行的主要是市场经济体系下的用人体制,这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就在于求职者是否具备市场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然后人才的性价比是否有竞争力?而这又取决于学生在专业上是否学有所成,自身求学时所花费的教育成本是否最低?也就是个人的发展效率如何?由此再追溯,决定上面这些的是个人升学时对专业及学校的选择、求学时个人的学业管理等。可见,为了将个人打造成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精品,要求我们在选择专业时一定是自己有兴趣、有潜力、有擅长的领域,同时又能适应未来人才市场需要;选择学校时,主要考虑的是能帮助自己在所定的专业上学有所成。这主要看各学校的优势专业,即哪些学校在我
所定的专业上有办学优势?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学有所成,毕业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然后,再参照自身的高考成绩及报考学校的竞争态势,具体定位学校。由此,我们提出了指导学生升学志愿决策的一般原则:量身选专业,按分定学校,瞄准就业填志愿。
  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一直强调首选专业,可以因为专业而牺牲学校,不可因为学校而牺牲专业。但如果某高考生符合报考军校的条件,他自己也愿意报考军校,这时就可以考虑以学校为主,因为考上军校,就业的问题也一并解决,这时专业反而可以适当地服从调配了。另外,虽然一般情况下是市场化的用人体制,但行政性因素也在许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以至于有媒体称现在成了"父亲就业时代",这说明社会关系、家庭背景等对学生的升学就业也有着重大影响,虽然它不合理,但我们要面对现实。所以,影响一个人升学决策的因素很多,有体制因素、有高考成绩因素、有身体条件、有家庭因素、有兴趣爱好、有市场供求趋势、有发展机遇等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及重要性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因素在某个人身上不值一提,有的则成为决定性因素,比如外貌、气质谈吐,当两个人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它就成了决定能否顺利升学就业的关键性因素,又比如发展机遇,古巴今年在中国面向高三学生招收留学生,这对于一些想以较低投入获得出国留学的高考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你如果抓住了它,你的人生发展就可能
开辟出新的天地。所以,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发展因素,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提出个性化的志愿决策策略。
  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指导个人发展(升学就业)决策的最高原则最终还是要上升到哲学高度,即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那种以为照着某种方法或者一两句话来进行具体操作就可以包打天下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很容易导致教条主义,从而陷入新的个人发展困境。
第三节 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似是而非的观点:专业冷热搭配
  目前,是高考志愿咨询的关键时期,许多咨询专家对学生的志愿决策提出指导意见,有一个比较时髦的观点就是:在专业选择上要冷热搭配。也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接受学生咨询时也持类似的说法:要重视学校,淡化专业。其实,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陈腐观念。
  何以见得呢?在笔者看来,这些说法都是立足于考上某所大学而非为了学生的学有所成及长远发展而提出。在高考志愿决策中,除了极少数状元级别的高考学生能够学校与专业可以自由选择而外,绝大多数的学生因为高考成绩所限,都面临着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的选择困
境。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应的,学生的升学就业都由政府负责,考上大学后,学生免费上学,毕业后安排工作。这时,学生只要考上大学,就必然成为国家干部,并且考取学校的层次越高,毕业后个人发展的起点就越高。在此体制下,学校是最关键的,专业是无所谓的。因此,在志愿决策时,当然要首选学校,至于专业,为了确保被该校录取,冷热搭配就是合理的选择,有时还要服从专业调配。
  但自从1998年,我国高校的升学就业体制变革为适应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自费上学、自主择业后,影响学生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矛盾)就从学校变成专业,因为无论名牌大学、一本院校或是专科学校,都要面向市场就业,而市场的法则是效率,在这里就是人才性价比的最大化。这时,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不在于学校的牌子,更重要的在于学生是否具备市场需要的专业素质及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在专业上是否学有所成就是关键,由此追溯,当初专业的选择是否适合于自己的兴趣、潜力就成了关键因素。所以,在目前形势下,专业选择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学校。这时,当因为高考成绩所限,导致学校与专业不能兼顾的时候,我们当然就是要照顾专业而牺牲学校。具体到志愿决策时,就不能再去考虑先选择学校,然后为了上某所学校而牺牲专业,或者所谓的冷热搭配。而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未来人才市场的需要首先确定专业;其次,根据专业来选择学校,看哪些学校在我们所定
专业上有办学优势;然后再根据高考成绩确定具体的学校。这样就能保证学生在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专业上学有所成,从而为未来顺利就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