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字的末代皇帝的影评
篇一:末代皇帝影评
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述起: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告诉他要即日登基。登基之后,溥仪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独的孩子……溥仪从回忆中惊醒过来。他也被管理所长救起,从此开始了接受审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
我觉得溥仪这个人,很难简单地用好坏来定论。他自小便是皇帝,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是民国政府和日本人用洋大炮向他示威。在五千年历史上,他是个罕见的“三起三落”皇帝,曾经三次称帝:满清的末代皇帝,张勋复辟时称帝,“满洲国”称帝;又三次投降:向民国投降,向日本人投降,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投降。总体来说,他对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但造成中国后来的悲剧也不能完完全全扣在他的头上,只能说他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还是回到影片中来,在这部影片中,我对一些细节印象深刻。
在日军侵入紫禁城,溥仪跑上台阶后,镜头转向庄先生,他将手中的相机收起。刚看到这我有些疑惑,庄先生为什么会拿出相机呢?之后,在庄先生回国,溥仪与他别离时,二人的反应完全不相配:溥仪伤感得快落泪,而庄先生的面部始终是平静的;溥仪甚至请来乐队在为庄演奏《友谊地久天长》来送行,而庄甚至不屑于驻足回望哪怕一眼,便大步流星的登船。此处或许可以看出些许端倪:二人的关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解放后溥仪在战犯改造处,那位主任拿出一本《故宫的日暮》,作者竟然是庄先生,而书中不乏溥仪的照片,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庄先生最初来故宫执教的目的便是完成他的著作,而他与溥仪的友情在观众心中顿时蒙上一层虚伪。之后主任将书给溥仪看,从溥仪短暂的复杂表情中,我们可以读出许多。短暂的挣扎后,溥仪的思绪回到了为自己开脱这件事,喊出了那句”He’s a liar”。
还有,当溥仪离开紫禁城,坐在车里时,汽车开动时两个女人都将头转了180度回望,只有坐在中间,戴着墨镜的溥仪纹丝不动。为什么要戴墨镜?因为此时心情复杂的溥仪的眼神或许没有人可以演绎的完美,暂且戴墨镜吧!在溥仪第二次被关在门中(日本领事馆)的镜
头,导演将其与溥仪第一次被关在紫禁城门中拍的高度相似。同样是追逐被劫持的自己所爱的人,同样是如红的大门。不同之处是与儿时溥仪一直大喊”Open the door”,这次溥仪只呢喃了一次”Open the door”便屈服的返回,其微微抽动的面部真的令人心情复杂……
的确,影片中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数不胜数。
毛孩 此外,我非常欣赏导演对于光影的运用。影片几乎全部采用自然光,大量运用广角拍摄,运用光线表达人物的心情,光象征着开放、欢乐,而影象征着封闭、忧郁。在紫禁城,溥仪从未获得过阳光的直照,他总是处在阴影中。在这段生活中,他在思想上始终同外界隔绝,稍后,当他从老师庄斯敦那儿学到的东西愈多,我们就愈来愈多地感到阳光照着他了。光与影的博斗也就逐渐展开了,就像意识和无意识在你身上展开了搏斗一样。在满洲国那部分故事中,当他被日本人充当傀儡皇帝,而他自己也梦想着重返自己的帝国时,阴影几乎又笼罩了整个画面,就像又回到了他童年时代一样,后来,在监狱中,他回想自己的一生。愈是他懂得许多事情时,光和影也愈来愈趋向平衡。最终,他在光和影完美无缺的平衡中,在平稳的调中了结了一生。
总之,导演以全新的视角,在两个多小时中讲述了溥仪的一生。在电影中,溥仪不再是我
们一直理解的那个罪人,而是一个无知、本性中还有一丝善良的庸人。历史狂潮将他卷来卷去,他也无能为力。
篇二:末代皇帝影评
《末代皇帝》影评
看完《末代皇帝》之后,让我有了对于皇帝、皇室、皇权与之前迥然不同的看法。另外,对于末代皇帝溥仪的遭遇倍感痛心。现在就让我抒发一下吧?? 本片讲述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的跌宕起伏的经历。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述起: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
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告诉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他对蝈蝈的兴趣
显然要超过几千名跪在他脚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后,溥仪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独的孩子??溥仪从回忆中惊醒过来。他也被管理所长救起,从此开始了接受审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 我觉得溥仪这个人,很难简单地用好坏来定论。他自小便是皇帝,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是民国政府和日本人用洋大炮向他示威。在五千年历史上,他是个罕见的“三起三落”皇帝,曾经三次称帝:满清的末代皇帝,张勋复辟时称帝,“满洲国”称帝;又三次投降:向民国投降,向日本人投降,又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投降。总体来说,他对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但造成中国后来的悲剧也不能完完全全扣在他的头上,只能说他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其实,他的一生,是一次次想努力走出门而又无可奈何走回去的过程。电影中处处透露出他的无力感和无奈,从开始时被迫成为皇帝,到选妃选后,再到奶妈去留,再到“被离婚”,再到被立为傀儡,再到婉容被引诱、被带走,再到??他想要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却一次次的被逼得走投无路。到了最后被劳改后,想要在中救一下好老师“监狱长”都做不到。无力、无奈的感觉充斥着影片的始终
大清朝的历史在溥仪的身上画下了句点,处于乱世的背景下,一个小毛孩挑起了国家重任,一直在孤独与救世中徘徊,一心想要重振大清王朝,最终却弄个一败涂地。
对于溥仪,我想我只能用张爱玲的一段话来表达我的感悟:“他不是笼子里的鸟。笼子里的鸟,开了笼,还会飞出来。他是绣在屏风上的鸟——悒郁的紫缎子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白鸟。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给虫蛀了,死也还死在屏风上”。
无奈,尴尬,落寞,凄惨,悲凉,讽刺,可怜的难以称其为壮志难酬的理想,简单的逃离梦想却在出了囚笼又进监狱中破灭。我能体会到的所有悲剧性的字眼几乎一涌而出,一个人生的传记却如一只被囚禁的孤鸟一样,而且是如此大的喜剧,闹剧,黑幽默剧,悲剧在那个激荡碰撞的年代构制的精雕细琢的巨大樊笼末代皇帝这只囚鸟承受的过程就是这个故事最大的看点,如果说同情弱者是人类的天性,当人类认为一个竞争对象失去了抗衡的能力,并逐渐失
去了被批判,被轻视的价值,于是我们会同情病人,弱者,贫苦人。把溥仪看成病人,弱者,贫苦人并不带有轻慢的鄙视而是一种喟叹。喟叹中体味这一部如戏般矛盾的人生,称之为传奇未尝不可。
总之,导演以全新的视角,在两个多小时中讲述了溥仪的一生。在电影中,溥仪不再是我们一直理解的那个罪人,而是一个无知、本性中还有一丝善良的庸人。历史狂潮将他卷来卷
去,他也无能为力
人生如梦,其实在现代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处于当代社会中的我们不也是充满着无尽的无奈吗?尽管在我们潜意识当中,也许认为皇帝是无所不能,是能够主宰世间万物的神。但是通过这部电影可以让我们对末代皇帝溥仪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与此同时也让我们的观念有了巨大的改变。
历史道不清,说不完,溥仪是一个朝代的终结,也是一个时代的开始。通过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身为末代皇帝的悲哀与苍凉,皇帝是世上最孤独的人,更可况是溥仪呢?
通过电影,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在巨大的历史浪潮中,皇帝也是无能为力,他也只能默默的接受。
在当今这个尔虞我诈,金钱至上的社会浪潮中,我们每个人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三:末代皇帝影评
末代皇帝
贝特鲁奇的拍片风格相当独特,只写电影文学剧本而不用分镜头剧本,镜头之间的衔接仅凭感觉。这种看似即兴发挥的创作手法,事实上摆脱了分镜头剧本的束缚,使导演能充分自由地体会场景和氛围,从而使影片更富于艺术表现力。并且导演很巧妙地运用了加减法原则,将溥仪的几个人生阶段的转换瞬间自然地融入了剪辑当中。
巧妙的声音剪辑。电影的开始部分,运用了模拟情绪的音乐作为溥仪的心理背景音乐,尤其是他割脉时音乐达到一个小的高潮,恰在此时镜头切到候车厅,空旷的人生和噪杂声代替了刚才的音乐,在情节发展的背后也在表达从溥仪的情绪回到了客观现实气氛。继而随着逐渐变弱的“开门、开门”的喊叫声(此处通过对眼神逐渐模糊的特写交待第一人称听觉)。
镜头闪回到1908年的醇亲王府,此时影片的调也有现实中的蓝、灰转为红和黄(前者烘托革命年代和犯人气氛,后者代表皇族和回忆),同时画外音乐响起,影片节奏变快,影片在此交待3岁的溥仪按照慈禧的旨意准备进宫登基的历史背景。由醇亲王府的画面到紫禁城的画面是以马蹄声作为组接点的,打破回忆回到现实的过渡点仍是敲门声。
慈禧死的那一场里,慈禧闭眼的同时锣声响起,通过对浦仪短暂的脸部特写镜头,转而切换到大殿门口处窜进来的喇嘛乐队,乐队前静跪余地的是溥仪的爸爸醇亲王载沣,短短几个
镜头却知导演别具匠心,首先是对于慈禧面目逐渐衰老的跳跃式剪辑,其次是以“捅声带”来使前后镜头通过声音实现过渡,取得特殊的效果.再次是主观镜头的运用。以载沣为前景也可看出导演对于镜头的精益求精,可谓惜墨如金。随着喇嘛在慈禧四周的运动,镜头摇到浦仪身上,喇嘛出画面,摇拍溥仪走向跪在地上的爸爸,以顶角机位俯拍两个人的对话,形成鲜明的身份对比。于此,导演以镜头促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在这一时刻的矛盾共存。 斗所长那一场,最后一个镜头是对手风琴的摇拍特写,这是一个过渡镜头,下个镜头溥仪去故宫买票手风琴音乐还在响,即以“拖声带”为剪辑组接点。
影片在叙事结构上主要是通过现实与回忆的切换(闪回),在段落上很清晰,可依据溥仪的成长阶段而划分。第一阶段由幼年进入少年,是通过在狱中见到胞弟溥杰闪回到少年时期。第二阶段由少年进入青年时期是在洋师傅出场和他见面时开始的。第三阶段由青年时期进入萌醒的青年时期是他拿着刀询问太监在外面有没有房子的镜头开始。导演在此的聪明之处在于借用了文学上的铺垫等修辞:婉容拿着溥仪的鞋说:“他会长大的。”,下
一个镜头回到现实溥仪在做笔录,他说:“我要改过自新,所有的事”,这是个双关语,镜头切到他的面部特写,眼神呆滞作回忆状,镜头闪回。他所说的自新是当年他对自己地位不满,决定向光绪当初一样接受外来事物,不再妥协,改过自新,这是个不错的剪辑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