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叫做《思念》的歌,由乔羽作词,谷建芬谱曲,经毛阿敏真情演唱,传遍了大江南北。这首歌的歌词只有短短四行: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不知能做几日停留,我们已经分别得太久太久。为什么这样一首短小的歌能够如此脍炙人口?除去歌词本身包含深邃的意蕴,留给听者无限的想象空间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歌词作者乔羽先生能够仔细地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并将观察所得和自己的感悟联结起来,形成创作冲动,或曰写作灵感,喷涌为感人之言,惊人之语。
乔羽先生曾经饶有情趣地叙述过他创作《思念》时观察蝴蝶的情景:当时我家住在北京边远地区,其实算是乡下。四周全是农田,满地开遍了金黄的油菜花。那一天,孩子们都出去玩了,就我一个人在屋里。就在这时,一只美丽的黄蝴蝶神奇地从敞开着的窗口飞了进来,我惊奇的目光始终跟着它,观察它,看它要往哪儿飞。这只蝴蝶在屋里贴着墙飞,一直飞了六圈,似在歌,似在舞,飞了几分钟后便扑闪着金黄的翅膀又从窗口飞出去。我目送着它,直
到它飞进了黄油菜花地的深处,融进了一片金黄之中。它刚飞走,我的灵感和那种创作的激情就一下子冒了出来,写下了这么几行。
从乔羽先生歌词《思念》的创作过程,不禁使我联想到当前中学生的作文现状。许多中学生都怕写作文,怕的原因何在?多数人认为是“没有东西可写”。“东西”,或者说写作素材,从哪里获取?鲁迅先生早就作了明确的回答:“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乔羽先生创作《思念》,就为写作离不开观察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当然,笼而统之地提倡观察,对于缺乏生活阅历和鉴别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还是无从入手的。这里,存在两个问题需要给以指导,即观察什么和怎么观察。
观察什么?大而言之,就是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社会。就中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言,即是要观察自己所处地域环境的自然景观、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观察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及其所发生的事件;观察社会环境中的大是大非乃至国家大事、国际大事。要在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起浓厚的观察兴趣,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
怎么观察?这是个方法问题。从理论上来说,不外乎以下几种:按事物结构的顺序或事态发展的顺序观察;抓住事物特点或根据需要选取某些重点进行观察;对不同事物或某一事
物的几个不同侧面作比较性观察;对具有普遍意义或具有典型品格的事物作系统全面的观察。从操作层面来说,采用以上任何一种观察方法,一般来说,都必须按照“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要细致、要分析、要联想”的要求来观察。虽然在观察过程中不一定要时刻对照这六条要求,但整个观察过程则应体现出这些要求的精神,否则,观察便会流于粗疏,笼统,表面化,采集不到有价值的写作素材,结果就很难触发灵感,写出生动、具体、深刻的文章来。乔羽先生观察飞进窗口的蝴蝶,虽属偶然事态,但其观察过程正很好地体现出了上述观察要求,所以他写的《思念》才那样地扣人心弦,发人深思。
鲁迅先生曾经说道;“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中学生朋友只要能够注意锤炼自身的观察能力,有效地摄取写作素材,形成丰厚的素材库存,写起作文来,就不会有无米下锅之感。油菜花歌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