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例4及第25页课堂活动,毫米的认识。
教学提示:
毫米是一个较小的长度单位,测量时缺乏1厘米时,才会用到毫米,所以本节课应从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引入,让学生在测量中体验“毫米〞产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毫米的认识可以安排以下几个环节:直观观察实物----画线段中感受----手势表示毫米-----估一估量一量的实际应用,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与抽象的交替中自主构建毫米的表象,完善对毫米的认识,及毫米在测量时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长,知道1
厘米=10毫米。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整理,对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有系统、完整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实践活动,渗透长度单位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空间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1毫米有多长,知道1厘米=10毫米。
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硬币、直尺等
学生准备:硬币、学生直尺、身份证、彩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展示:美丽的七彩虹。
教师:多美的七彩虹呀!在各小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样漂亮的七彩纸条,请各小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长度有多少厘米,并作记录。
学生汇报后,发现紫彩条的长度有争议。
教师: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有时得不到准确的结果,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设计意图:学习的动机来源于生活的需要。当学生用原来熟悉的厘米做单位已经测量不出七彩纸条的真实长度,需要学习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时,从测量中产生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他们内心才会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激情。才真能体验到学习的重要性,感悟
的学习的愉悦。】
二、探究知识
1、观察直尺,看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1〕看一看,直尺上1厘米中间有些什么?
〔2〕一,直尺上有哪些长度单位,你是怎样发现的?教师小结: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教师媒体展示——毫米。强调: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
〔3〕指一指:用笔头指一指1毫米,看一看1毫米有多长。〔要求学生多指几处〕
〔4〕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1毫米。
〔学生汇报时,要求学生说出数的是从几厘米到几厘米,中间有多少小格〕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分析、概括出1厘米=10毫米。
练习:2厘米=〔  〕毫米8厘米=〔  〕毫米〔  〕厘米=50毫米60毫米=〔  〕厘米
〔5〕介绍字母表示毫米。
提问: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指出:国际上规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写成1 mm,那么1厘米=10毫米可以写成1 cm=10 mm。
尝试:你能用字母表示2毫米、3毫米、7毫米、10毫米、43毫米吗?
学生独立尝试,全班展示。
2、实践活动,感受1毫米的长度
〔1〕猜一猜,桌上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量一量,身份证的厚度究竟是不是1毫米?
〔3〕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教师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身份证,然后抽出身份证,指出两指间的缝隙就是1毫米。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体验1毫米的长度。
〔4〕说一说:桌上还有什么东西的厚度是1毫米?
〔5〕想一想: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厚度是1毫米?
【设计意图:数学生活化用孩子们身边熟知的事物来体验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实际操作,用毫米作单位测量
〔1〕认一认,课件出示练习五中第4题的两幅图,引导学生认一认是多少毫米。
〔2〕尝试量一量。
①课件出示两种量曲别针的测量方法,哪种正确?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②尝试量紫彩带的实际长度和量数学课本的厚度。
③开放测量,合作伙伴一起,对周围物体作随意测量,看是多少毫米。
【设计意图:毫米的实际应用,先估后量,让生在估、量的差距中不断修正自己对毫米的认识。
4、探究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议一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整理。
1 km=10001 m=10dm  1 dm=10cm  1 cm=10 mm
通过整理,引导学生探究:除km和m间的进率是1000以外,其他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三、稳固新知
1、做教科书第20页课堂活动第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然后选择适宜的单位填入括中。
2、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教师提醒学生用mm为长度单位,引导学生认识其测量误差。
3、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先估计100张纸的厚度,再实际量一量,并做好记录。
四、达标检测:
1、在〔  〕里填上适宜的长度单位
〔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 
〔3〕课桌高70〔    〕  〔4〕粉笔长75〔    〕 
〔5〕钢笔长140〔      〕 〔6〕小明的身高是140〔    〕
    2、读出下面图形的长度。
自动铅笔长〔  〕mm。
答案:1、〔1〕厘米〔2〕米〔3〕厘米〔4〕毫米〔5〕毫米〔6〕厘米  2、58
五、课堂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应用了哪些方法探究毫米的有关问题?
2、查一查还有哪些长度单位? 你知道光年微米纳米? 有多大呢?
【设计意图:学源于疑而止于思,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入课堂,带着思考走出课堂。将课堂上学到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去探索生活中的新知。】
布置作业:
1、小裁判
〔1〕圆珠笔长14毫米。〔  〕
〔2〕玲玲身高125厘米。〔  〕
〔3〕大树高25米。〔  〕
〔4〕课桌宽100毫米。〔    〕
〔5〕数学课本厚10厘米。〔    〕
〔6〕小芳家到学校的距离为200毫米。〔    〕
2、在○里填上> < 或 =
 8千米○6000米   1米50厘米○1米5分米 
6毫米○4厘米   4厘米○4分米 
9分米○2米     32米+10米○50米   
300分米○300厘米   5厘米○7毫米 
9毫米○3厘米        18毫米○1分米 
3、帮帮小马虎。〔出小马虎日记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小马虎日记
早晨,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先用12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然后拿出9厘米厚的语文课本开始早读。在上学路上,看见一只6厘米长的小蚂蚁忙着搬家,一辆黄的2毫米高的公交车刚刚开走。我只好跑步来到了离家200千米的学校。
答案:1、〔1〕×〔2〕√〔3〕√〔4〕×〔5〕×〔6〕×  2、>  =  <  <  <  <  >  >  <  <  3、略
板书设计:
2、毫米的认识
                      毫米                    mm
【设计意图:将目前所学到的所有长度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并标出它们之间
的进率,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教学资源包:
教学精彩片段:
在?毫米的认识?新授课的稳固环节中,设计了“猜到的就是你的〞教学活动。片段如下:
老师准备了生活中的实物,如“口香糖〞、“橡皮〞、“铅笔〞等实物。
老师呈现口香糖后,老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它的长都是多少,猜到了就是你的。〞 学生1“7 厘米〞 老师:“少了〞
学生2:“8 厘米〞 老师:“多了〞
学生3:“75 毫米〞 老师:“少了〞
学生4:“76 毫米〞 老师:“猜对了!太棒了!〞
【评析】 学生通过猜一猜的活动,知道测量物体时毫米可以比厘米更精确。老师不是通过具
体的讲解让学生记住,而是通过学生的活动,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厘米和毫米的不同,体会长度单位中毫米比厘米更精确。
教学资源:
1、长度单位歌。
一光年等于多少年长度单位可真多,从大到小听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