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介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最急需的十大专业人才之一,它融机、电、液、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技术于一体,在工业上应用广泛,是就业领域最宽专业之一。该专业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史悠久,专业定位明确,紧贴社会需求。2007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学校示范专业;2008年,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实训基地;2009年,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被确定为校级教学团队;2011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被确立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学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近6年的就业率达98%以上。
一、市场前景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就业前景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集成融合成一体化,这必然需要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维修、检测及管理的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2.本省需要大量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员
近几年,中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湖北省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基地,工业产值逐年攀升,各种成分的经济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一体化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为例:湖北省大中型企业中,近几年引进许多国内外先进设备,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机电一体化高级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目前,我省高等技术工人紧缺,且年龄偏大,制造业中具有高等技术资格的人员很少。为此,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满足企业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培养和输送了许多机电一体化的优秀毕业生,但随着“大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需要大量的机电技术应用性人才。
3.机电设备维修行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高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人才,但是在机电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一体化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维修领域中,更是缺少维修人员。我省机电一体化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高职及其以上学历水平的技术人员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 专业建设成效
本专业以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为契机,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一)校企深度融合,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1.政行企校携手,成立了制造类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
在学校理事会的指导下,依托黄冈市科技局、黄冈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等政府职能机构、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黄冈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黄冈市企业家协会等行业组织、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有限公司、武汉华中数控、武汉富士康、黄石东贝等区域内知名企业组建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制造类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理事会以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作用,学校主体、企业参与,全面统筹、协调、领导学院制造类专业的建设工作,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实现教育资源与市场资源的有机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满足制造类产业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宗旨,以拟订制造类专业发展规划,总体协调、指导校企之间专业共建、课程共建、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共建、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技术研发与推广、职业技能鉴定、员工培训等工作,促进行业、企业、学校多方共赢为目标,定期召开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年会,研讨校企合作的有关事宜,指导制造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
1 制造类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组织机构
2.“厂中校”、“校中厂”,厂校融合
将学校搬到企业,建立“厂中校”,在企业,成立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公司生产副总担任院长,学校专业团队负责人担任副院长,成立了教务科、学生科、技术科和培训科,分别有双方骨干人员任职。将公司的技术培训、员工管理、技术研发功能由“厂中校”承担,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
2“厂中校”,校中厂
将企业搬进课堂,建立“校中厂”,双方合作建立“实训室”。“实训室”由学校提供场地,进行日常管理,公司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由校内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开展实训教学和生产。“实训室”投资30余万,由企业亿元生产线瘦身而成,该实训室融企业文化、生产技术和学校理念、技能培训于一体,课堂与车间有机融合。
3、“教中研”,“研以用”,深度对接
为服务区域经济,提高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将行业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带入课堂,带到车间。学校与合作企业开展技术层面的紧密合作,双方合作进行员工培训、教师锻炼和技术研发。近两年来,为区域内合作企业开展员工培训101300多人、教师深入企业锻炼20人、合作研发课题6项,为企业节约员工培训和技术研发资金100万余元。
(二) 工学交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真境实岗,深化“三级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生三年时间要经历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技能训练,同时还要经历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的磨练。技能训练在校内主要由专职教师指导,实习在校外实习基地主
要由兼职教师指导。技能训练和实习交替进行,这校就形成了“三级递进、双师执教、双境育人”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4所示。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改变了过去“在黑板上学操作”,“在实训场地训练想象的项目”,“与实际的真实的工作不搭边”的局面,做到在职场环境培养职业人、在真实环境和岗位上学到实用技能和知识。
2.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学工一致”教学模式
校企共同设计教学任务,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贯穿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组织的全过程,做到校内学习项目来源于实际的典型案例,校外实训任务就是真实的岗位工作任务,做到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一致。例如:“典型机床电气线路安装”教学项目是来自马勒三环气门驱动(湖北)有限公司用于生产的机床的实际线路;“机械零件加工艺设计”教学项目是来自东贝集团冰箱压缩机压气缸活塞连杆的加工艺。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充分利用“校中厂”的工作环境,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项目任务时,学到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将TCL、东贝等知名企业文化和职业养成要求渗透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3.实行“223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
为了落实“三级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将第一、二学年各分为两个学段,将第三学年分为三个学段,实行“223多学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模式(如表9 所示)。
3 “三级递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学年分成Ⅰ、Ⅱ两个学段,Ⅰ、Ⅱ学段在校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并开展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技能项目主要在校内由专任教师组织完成,兼职教师为辅;利用第学年后的暑期,在校外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初步认识专业和体验社会。
第二学年分为Ⅲ、Ⅳ两个学段,Ⅲ、Ⅳ学段完成专业技能课程学习,训练学生的专项技能,以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校内以专任教师为主、校外以外聘专家为主,相互配合组织实施教学。
第三学年分为Ⅴ、Ⅵ、Ⅶ三个学段,Ⅴ学段在企业完成专业综合实习,主要由校外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培养学生综合技能,专任教师定期回访指导。Ⅶ学段根据学生就业意愿的需要在校内完成拓展课程学习,主要是岗位方向课程的针对性学习,由专任教师组织实施,兼职教师为辅;Ⅶ学段学生在可能就职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即学生进行预就业实习,并在本学段完成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