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主持人大赛决赛观后感 2023中国主持人大赛感悟(七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观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主持人大赛决赛观后感 2023中国主持人大赛感悟篇一
  不止一针见血地抓住痛点,而且还给出十分具体的建议,让人豁然开朗。这样精准的点评,是专业+实践的积累,无论是选手还是观众,都会觉得十分受用。
  简单讲,主持人比赛,比的是“主持技能”,不是播音水平,更不是朗读大赛。
  鉴于很多朗诵朗读爱好者喜欢在录制音频的时候自称“主播”,在这里,我想简单强调一下,播音、主持和主播这三个概念的不同。
  简单理解,播音是在读别人的话;主持是在说自己的话。
  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播音的有声语言样态是“播”,或“读”,对字音的准确特别重视;而主持需要自己思考、自己组织语言,有声语言样态是“说”,其实可以有一点“演”,字音方面不如播音员细致。
  比如选手李莎旻子的主持状态,讲故事绘声绘,有自己的特点,就比较倾向于“演”了。但我个人觉得,她演的成分有点多,如果再控制一些,主持人的身份体现得更明晰一些,分数应该更高。
  顾名思义,做播音工作的,就是“播音员”,做主持工作的,就是“主持人”。而融合了二者特点的“主持人型的播音员”,才叫“主播”。
  比如本次比赛中,康辉老师的几次点评,有点有面,精准凝练,让人折服。显然这是“主播”的职业素养在背后支撑;还有当年主持《南京零距离》的孟非,经常在没有稿子情况下,口若悬河、条理分明的大段评述……
  因此,主播可不是“主要的播音员”,也不是“主要由我播”,而是“主持人型播音员”的简称。
  所以,以后朗读朗诵爱好者,就别自称“主播”了。直接说自己是“朗读者”不是更好吗?
  2023年主持人大赛决赛观后感 2023中国主持人大赛感悟篇二
  经过层层选拔
  从数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全国60强
  将在这个主持界的顶级舞台上接受考验
  60名选手将分为新闻类和文艺类两组进行角逐
  见证他们为梦发声的
  有担任大赛主持人的撒贝宁
  作为点评嘉宾的康辉、董卿
  以及17位专业评审
  和面向全国观众招募的“在线大众评审”
  作为专业评审团成员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表示:
  “今天的舞台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人的精彩,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2023年主持人大赛决赛观后感 2023中国主持人大赛感悟篇三
  同一个主持界,同一个梦想。用第一期节目中参赛选手赵思衡的话来总结《主持人大赛》之于主持界的意义和分量,再合适不过。
  被戏称为央视骨灰级电视大赛的《主持人大赛》,从1988年起开始举办,从中脱颖而出的主持人支撑起了主持界的半壁江山,因此它也成为中国电视界顶级规格以及最受期待的赛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XX主持人大赛》,由撒贝宁主持,康辉、董卿坐镇点评,敬一丹、鲁健、朱迅等央视名嘴以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洪岩等学术大咖、幕后精英担任评委,专业性与影响力可见一斑。
  暌违已久,重回荧屏,《20XX主持人大赛》为观众带来了一场不同凡响的比赛,见证了新时代的雏凤清于老凤声。
  个性、朝气、多元背景为主持界注入新鲜  3分钟自我展示,90秒即兴考核,新闻与文艺两类选手12进6,选手们在小数点后三位的分毫间一较高低,冷静、专业、直接的赛制让节目效果紧张刺·激,同时也让选手们压力倍增。
  而经过层层选拔,从数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具备着异于常人的抗压能力。一登台,便以饱满的热情、沉着的表达和机智的反应赢得评审和观众的掌声。姚轶滨风格活泼而不失深度,邹韵沉稳大气、功底深厚,赵思衡幽默亲切、多才多艺,李莎旻子情感饱满、张弛有度,帅气的尹颂在场上接住了撒贝宁抛出的梗,颜值与实力的组合一句调侃,便引得现场评委和观众笑声一片,尹颂的机智幽默也受到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