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拓展:中国农业四大发明
传统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全球农业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粟、黍、水稻和大豆等都是首先在我国驯化栽培的作物;中国又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这些作物资源和生产技术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传遍世界。
中国传统农学对世界农业革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欧洲农学家普遍认为,欧洲在18世纪从中国引进了曲面犁壁和耧车以后,改变了中世纪的二圃、三圃休闲地耕作制度,乃是近代欧洲农业革命的起点。
(一)稻——世界第一大作物
水稻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是亚洲水稻的原产地之一。在所有考古发现的农作物中,以稻谷遗存为最多。仅是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目前就发现130多处,分布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云南、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市和自治区。其中年代最早的是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在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14000~90
00年的上层发现了类似栽培水稻的植硅体,为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10000多年的水稻谷壳实物,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栽培稻实物,可见我国对于水稻的栽培可追溯到距今10000年以上。
2004年,联合国宣布为国际稻米年,为一种单一作物设立国际年,对联合国来说,可谓史无前例。”稻米就是生命”,稻作的发明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魏晋以前中国粮食生产一般是北粟(麦)南稻,全国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南方开发加速,南方人12持续增长,北宋元丰三年(1080),南方人口达5600余万,已占到全国总人口的69%。这一重要变化与南方稻作生产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唐、宋以后,南方发展成为全国稻米的供应基地。唐代韩愈称“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民间也有“苏湖熟,天下足”和“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据《天工开物》估计,明末时的粮食供应,大米约占70%,可见稻米在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将东北黑龙江瑷珲至云南腾冲划一横线,此线东南半壁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6%,而人口占96%;西北半壁占国土面积的64%,而人口只占4%。这一条线实际也是中国稻作生产线,可知稻米生产与人口变化的密切关系。
人们谈中国对世界贡献多会提到“丝绸之路”。如果说“丝绸之路”是“贵族之路”的话,“稻米之路”就是“生命之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据研究,中国稻作技术陆续传往世界各地的时间状况分别是:公元前15世纪传至印度;公元2世纪传至尼罗河平原;距今4000年,传至菲律宾、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距今3400至2800年,传播至波利尼西亚、印度尼西亚岛屿;距今2300年前后,传人日本和朝鲜;距今约1200多年,越太平洋往东,至复活节岛;距今约500年,向西,越印度洋,到达马达加斯加。今天,稻米已成为全球30多个国家的主食,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仅在亚洲,就有20亿人从大米及大米产品中摄取60%~70%的热量和20%的蛋白质。
(二)养蚕缫丝——“丝绸的祖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的国家。据考古材料,距今5000年以前,中国原始居民就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丝绸起了最初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西方人正是通过彩鲜艳的丝绸认识了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自从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国的丝绸便通过“丝绸之路”传
播到西域诸国。学术界普遍认为,“丝绸之路”(Silk Road)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长安到罗马的“陆上丝绸之路”,另一条是从中国沿海到非洲东南一带的“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丝绸之路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把沿线各个国家联结起来,彼此间开展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男耕女织”、“农桑并举”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蚕丝业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天宝年间,朝廷收受绢帛数占全国赋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宋元以后,南方蚕丝业迅速发展,太湖流域已是全国主要的商品蚕丝产区,康熙时《蚕赋》中称“天下丝缕之供,皆在东南,而蚕桑之盛,惟此一区”。
丝绸生产和贸易成为政府一大财源,统治者认为“公私仰给,惟蚕丝是赖”。自张骞出使西域,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日渐密切。中国的丝制品源源不断地运向中亚和欧洲。
1877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其《中国》一书中将这条沟通东西的大道誉为“丝绸之路”(Road ofSilk)。
2200年前,中国蚕种和养蚕技术向北传人朝鲜,向东传至日本,1600年前,向南传入越南、缅甸、泰国等地。波斯在五六世纪间从中国学到养蚕技术。七世纪时,养蚕方法传到阿拉伯和埃及,以后传遍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八世纪传到西班牙。十九世纪中期以前中国生丝对欧洲出口长期占据整个西方市场的生丝出口的70%以上。
然而,十九世纪末,尤其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在蚕丝生产的优势地位为自己的徒弟日本取代,日本占据了西方蚕丝市场的70%。蚕丝业被称为日本经济起飞的“功勋产业”。
今天,世界已有约40个国家和地区有蚕丝生产,最重要的有中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和泰国。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蚕丝生产国,其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的70%以上。
(三)茶——“万灵长生剂”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如今已成风靡世界的三大饮料之一。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主”。
在中国历史上,茶一度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为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官府不仅控
制茶叶的供应,而且以茶交换战马,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清末,中国出产茶叶的省区多达16个,种植面积为1500多万亩,占世界茶园面积的44%。
中国茶的对外传播也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条:陆路是沿丝绸之路向中亚、西亚、北亚、东欧传播;海路是向阿拉伯、西欧、北欧传播。
中国4大发明元明时期,传教士将中国的茶介绍到欧洲。《利玛窦中国札记》对中国的饮茶习俗有详细的记载。1517年,葡萄牙海员从中国带去茶叶,饮茶开始在欧洲传播;17世纪以前,欧洲是一个到处酗酒和醉汉的地方。
1662年酷爱饮茶的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与英国查尔斯二世。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使饮茶之风在朝廷和王公贵族间盛行。因英国人重视早餐和晚餐,轻视午餐。由于早晚两餐之间时间长,使人有疲惫饥饿之感。18世纪时,英国公爵斐德福夫人安娜,就在下午5时左右请大家品茗用点以提神充饥,深得赞许。久而久之,“下午茶”(afternoon tea)渐成风气,延续至今。
最初,茶为王公贵族享用的奢侈品,但随着茶叶贸易量增加,价格下降,逐渐成为大众饮品。
80%的英国人每天饮茶,茶叶消费量约占各种饮料总消费量的一半,因此,英国茶的进口量长期遥居世界第一。
今天,五大洲已有60个国家生产茶叶,约30亿人饮茶。直到今天,中国茶叶产量仍占世界总产的三分之一,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可以说,中国给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识,茶的栽培加工技术,世界各国的茶叶大多与中国茶有者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大豆——“豆中之王”
所有植物性食物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鱼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相媲美,被称为“优质蛋白”。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大豆在我国已有4000年的驯化栽培的历史。全世界的大豆共有九个种,分布于亚洲、澳洲及非洲,其中中国的野生大豆公认是栽培大豆的祖先种。
由于大豆保存不易,因此考古发掘中发现较少。目前几处较早的发现地点有黑龙江省宁安县大牡丹屯遗址、牛场遗址和吉林省永吉县乌拉街遗址,经鉴定距今3000年左右。
我国是栽培大豆的起源地,现今世界各国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去的,他们对大豆的称呼,几乎都保留我国大豆古名——菽的语音(拉丁文:Soja;英文:Soy;法文:Soya;德文:Soja;俄文:соя)。
战国时,大豆与粟同为主粮。汉代以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已开始大豆种植。康熙二十四年(1685)开海禁,东北豆、麦每年输上海千余万石,可知清初东北已成为大豆主要生产基地。
大豆向外的传播时间和路径大致如下:2500年前,中国大豆传人朝鲜;2000年前,传人日本;1300年前,传入印支国家;300年前,传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1739年,传入法国,随后在欧洲各国开始种植;1898年,俄国人从我国东北带走大豆种子,在俄国中部和北部推广;二十世纪,大豆扩展到非洲。自此,中国的大豆名闻四海,传播四方。
目前世界上种植大豆已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迟至1936年,中国大豆产量仍占世界总产量的91.2%。
美国大豆是1765年才由曾受雇于东印度公司的水手Samuel Bowen带入美国种植的。但目前
美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2008年,美国大豆年产8050万吨,是中国的5倍。即便是巴西和阿根廷,也超过了中国,分别为中国年产的3倍和1倍。
现在,中国这个“大豆之乡”每年要花数十亿美元从国外进口大豆。2010年中国大豆进口5480万吨,约占全球大豆出口的60%。
中国因人多地少,难以大规模发展草地牧业,寻能够补充优质蛋白的植物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孙中山先生指出:“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
豆腐的发明,是大豆利用中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是我国古代对食品的一大贡献。我国的制豆腐技术从唐代开始外传,首先传到的国家是我国的东邻日本。日本人认为制豆腐的技术是鉴真和尚从中国带到日本的,所以至今他们仍将鉴真和尚奉为日本豆腐业的始祖,并称豆腐为“唐符”和“唐布”。我国的豆腐技术大约在二十世纪初传到欧美,生产豆腐、豆乳酱、豆芽菜等豆制品,被称为“二十世纪全世界之大工艺”。古老的中国豆腐,便成了世界性食品。
、中国农业对世界的贡献
(一)农业动植物种质资源重要起源地(多种作物的发源地
(二)丰富的古农书与农业知识(《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
(三)高效的农业技术体系(梨、耧车发明使用)
(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经验。(江南渔一体的农业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