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音文字,也称拼音文字,是把语音的特征抽象出来形式化,再按照一定的表示方法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文字系统。它把声音信号转换为音素,再以汉字表示,它是一种新兴的音标系统,是中国文字发展中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现今,表音文字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的书写方式,且拥有广泛的使用范围,在地名、终端和密码的拼音译写方面均有极大的应用。有关表音文字的发展自古以来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汉朝的《说文解字》已经开始使用表音文字。之后,以《康熙字典》、《汉语拼音表》、《中华拼音方案》等一系列著作为代表,表音文字发展变化,历史上经历了中国古代拼音文字、朴素拼音、派生拼音、罗马拼音、注音古代和现代等发展阶段。
表音文字有许多不同的表示方法,最早的表示标准叫做“孔韵”。在《说文解字》中,就有表音文字的轨迹记录,可追溯到汉朝的上古时期,其中的字有六十些音,比如“阿”、“比”、“来”、“魏”、“秤”等。在魏晋以后,表音文字发展到“唐韵”,其中的字有三百多个,并且经过了改革,把“冒”音变化成“m”,把“端”音变化成“t”,变化成英文拼音。
宋朝,以《朗读读物》和《四库全书》开始用表音文字来表示汉字,标准为“京韵”,包括声母、韵母及其在组合使用的规则,共有4393个汉字,也就是400余个声母,900余个韵母。
清朝末年,随着西学和洋务运动的兴起,外国形式,特别是英语拼音,开始在中国普遍使用,注音文字随之陆续出现,其符号以英文、罗马字母以及标点符号来代表汉语拼音。它和其他形式的表音文字有一定的共性,但注音文字最大的特点是拼读形式,它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把汉语单音以外的双音节、三音节等记录。
中国拼音方案,是根据汉语的特点结合外来的语言而制订的,它模仿英语拼音的方式,但又有自己的特点,比如“zh”是用来表示汉语的“着”音;“ch”表示汉语的“撮”音,等。这种方案,在现在的汉语拼音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汉语字母拼音制度的整合,是中国新时期汉语拼音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诞生到完善,表音文字发展历经四千多年,它不仅反映了汉字的发展,更表达了汉字文化历史的发展沿革及其文化特点,是汉字在语言文字文化中的里程碑之一。以表音文字为旗帜,改变文字文化的历史观,让信息技术改变生活,“即使是说汉语,也要用英文来表达”,
泛的拼音这正是表音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它拓展了汉字文化的新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