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保障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一果多因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四关:一是就业期望值偏高与择业倾向偏差关;二是政府的就业机制及劳动力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关;三是高校教育与社会用人需求不匹配关;四是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不足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观念;市场;教育;能力
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社会的问题,有教育的问题,有企业的问题,还有大学生及其家庭问题,是一果多因的综合性社会问题。基于福州市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结合前人研究部分成果,我们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四关”。
一、就业观念关
就业观念是个复杂的问题。本调查主要涉及大学生自身及其家长的择业倾向、择业期望值。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且多有一步到位的心态。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好”工作,概括起来就是工作轻、收入高、福利好、稳定性、在城区。本次调查中,在被问及“不到理想的工作你是否会降低你的期望值”时,在194位同学中,有60位选择“不会”、有84位选择“不一定”,分别占31%和45%;就业最看重的因素是“薪酬、福利、职位与单位性质”占52.6%;第一份工作月薪要求在300
0元以上占58.8%;另有31%同学将“符合个人兴趣与工作时间是否自由”列为自己的择业标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人之常理、无可厚非。但上述现象表明,大学生的就业观多有不切实际之处。事实上,我们对尚在人才市场工作的往届毕业生的调查访问显示,他们当中真正“从未就业”的没有;而“换过三次及以上工作的”则占到27.3%。个中原因高达78%的人归结为“与自己的期望值有落差”。我们曾访问到2013
专科生可以考公务员吗届一位女大学本科生,她曾成功应聘到一所高校的二级学院当辅导员,入职月余后毅然重新加入求职大军,只因“工作地点偏僻”。大学生就业观的偏差由此可见一斑。
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次调查中,有48%也就是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对自己择业影响最大的是“家长”,32.5%的往届毕业生曾经因“家长的反对而放弃过某份工作”。由此可见,不少大学生工作时不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工作岗位,而是掺杂许多的家长的意愿。而家长们往往希望孩子能个较体面工作,不应当从事脏活、累活,应当留在自己身边等等,这些想法或多或少地在大学生的择业过程中成为障碍。
二、就业市场关
经济大环境可以说是大学生就业市场不景气的直接原因。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是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阶段,一些尚未成功转型的传统、低端行业不需要大学生人才;
部分国有企业在这一过程中改制重组、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直接后果是就业岗位迅速减少,其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一些社会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需求虚高或不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拦路虎”。还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动辄打出“硕士、博士优先”“985和211高校优先”“有工作经历优先”等。这就将一大批本、专科学生,普通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应届结业生挡在了门外。
由于我国政府的就业机制还不完善,人才市场的运作、服务机制尚需改进。大学生反映最多的是就业信息不够畅通及就业歧视现象。有近半同学表示自己“就业信息不灵通”,这在多媒体如
大学生就业难在“四关”
——
—基于福州市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文/杨学明何阿毜
29
就业与保障
此发达的今天应令人反思;有34.7%的同学认为“遭遇过就业歧视”,包括性别、城乡户籍、就读院校等。同时,长期以来困扰着大学毕业生的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性壁垒和体制性障碍。比如,在我们的调查中,一些师范类的毕业生反映,他们在报考“事业编制教师”岗位时,就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多地都规定“非户籍地生源不得报考”。此外,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造成部分职业岗位的制度性优越,比如,以公务员考试为核心的“国考热”就是典型现象。而“国考”所能提供的岗位毕竟有限,常常高达几百甚至几千比一的录取率只能加剧大学生对“就业难”的恐慌。
三、学校教育关
高校是培养合格大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源自结构性过剩,
而非绝对数量过剩,即高校毕业生的结构与现实需求的结构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错位[1],这种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的不匹配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就业难。
高校教育的产品不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除教育体制、教育理念等因素外,最直接的就是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与现实脱钩。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弊端,首先表现在趋同现象严重,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过程趋于一致,导致大学毕业生同质化,而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要求是不一样的;其次是专业设置效率低,一个新专业从提出设想、社会调研、专家论证、学校确认、行政审批、招生计划到开始招生,期间需要2到3年,再经过3到4年的学校教育,到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前后累计需要5到7年时间,用人单位的要求早就今非昔比了。另外,在课程设计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现象,拿高职院校来说,一般学生在2年内须完成约30门的课程学习,其中公共基础课(通识课程)约占1/4到1/3。试问这么多课程都必要吗?大量时间花在了所谓的公共课上,还有多少时间从事专业课学习?
高校教育质量的不尽如人意与其教师素质息息相关。近年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弱多有微词。在我们的调查中,企事业招聘人员在谈及“在您的下属或同事中,近年招聘的大学生工作过程中的劣势是什么”时,83.7%的人提到了实践动手能力差。师傅动手能力弱,带出来徒弟的动手能力也强不了。
理论多、实践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这是当前一部分高校教师的写照。高校教师队伍的这一现状也导致了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的乏力。无论是对应界还是往届毕业生的调查,高达78.4%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加强就业方面的指导”;与此同时,在回答“对所在学校的职业指导或就业服务工作的看法”这一问题时,47%的同学选择了“内容脱离实际,起不到指导作用”’,而选择“有一定帮助,但不大”的仅为34%,只有四人即不到我们调查人数的2%选择了
“帮助很大”。这一现状值得高校深思。
四、就业能力关
“现在招人容易,招到合适的人难”,企业的招聘人员常常如是感慨。这里的“合适”显然是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换言之,即指就业能力。据一项相关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大学生素质中,前5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与学习意愿高、可塑性强、沟通协调能力、基本解决问题能力。[2]专业知识与技艺成为首选,反映了企业对专业化知识与技能的重视,这与近年全国各地企业招聘情况不谋而合。在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时候,技能型人才成为“黑马”,而且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本次调查也显示,受访人数中,认为“就业时最重要因素”选择“个人能力”有31.7%,选择“实践经验”有16.1%,二者之和达47.8%;同时,认为自己具备该项“个人能力”的人数仅占受访总数10.9%。从一定意义上说,“自身能力不足”已然成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因素。
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弱固然跟大学的教育有关,但同时跟个人的主观努力密不可分。在我们的调查访问中,有64.7%的学生坦承自己对学习“不够努力”,这一数值已接近三分之二,可见当前大学生对学习的忽视已达相当严重的程度。这类学生的状况我们将其概括为三种:一是“混”,认为考上大学万事大吉,最后都能毕业,无须再努力;二是“浑”,在大学期间,学习没有计划,时间配置不合理,几乎没有职业规划,也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三是“盲”,对社会经济发展、用人需求不了解,也缺乏自信,大学期间“瞎忙”,忙着拿各种证书,反而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忽略了,把实践技能训练落下了。此诸学生往往直到临近毕业工作时才惊觉———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应该这样过!
在校大学生要为突破就业难而做些准备。在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操作方面的训练。事实上,当前国家政策、高校教育在这方面都有逐渐加强支持力度。如不少学校都会组织相当多的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参加活动的目的不是玩,而是体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与社会接触。也可以在大学期间做一些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这样既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学习理解,又可以累积相关的实践动手能力。
总而言之,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是近年来政府重视、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项系统工作,必须多方努力、多管齐下,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及其家庭从思想认识到学业设计,从物质基础到制度支持,都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J].求———2013,(20):37.
[2]张炳武张毅.注重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4):12.[3]何飞龙.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1(2):[4]张云超.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5):
30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