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新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主要因素分析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近日对天津市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毕业生希望能在本市就业,其中多数毕业生看中滨海新区;面对困难的就业形势,国有大企业成为就业的首选目标,近四成大学生表示在自己求职意愿难以实现的前提下能接受到乡镇单位就职;多数大学生对自身能力水平和社会就业状况开始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待遇要求趋于理性。调查还显示,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缺少工作实际经验和教育模式陈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困难,同时就业市场存在性别歧视和信息不真实等现象。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调整大学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同时学校要加强就业服务指导工作。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工作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几乎每年都要召开和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各部委联席会议,制订一系列政策,颁发专门文件,积极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精神,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针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天津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了《天津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意见》,多渠道、挖潜力开发就业岗位,力促天津市11.4万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当前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取向和特点,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对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和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部分应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结合一些访谈情况就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为高校的教育工作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与建议。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32份,成功有效问卷425份,有效问卷为94.4%。在成功接受调查的425名高校毕业生中,男生为183名,占43.1%,女生为242名,占56.9%;受访者毕业所获学历,本科生占到97.4%,专科生和研究生占1.6%1.0%;所学专业涉及到9类专业。其中,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和管理学五类专业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28.9%20.5%14.1%13.9%13.4%。原户籍是本市的学生占27.5%;属于东部地区的占22.6%;中部地区占19.1%;西部地区占13.6%;东北三省占11.3%;还有5.9%的学生来自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来自各地城市的学生占55.5%,来自农村的学生占44.5%
  在成功接受调查的425名高校毕业生中,有56.9%的同学明确表示毕业后选择就业;选择求职和考研(出国)两手准备的占17.2%,这表明七成以上的同学毕业后有求职意向。选择考研继续深造的占17.5%(含保研生);选择准备出国学习和发展的占5.6%;还有2.8%的同学表示毕业后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自主创业。
  二、新形势下天津市大学生择业取向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有就职意向的毕业生(简称毕业生,下同)中七成以上希望能在本市就业。其中,多数毕业生看中滨海新区。
  (一)有就职意向的高校毕业生七成以上希望能在本市就业
  天津市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努力把天津建成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发展战略,大大提高了大学生在津就业的愿望。调查显示,在就业地区的多意向选择中,有76.1%的毕业生表示毕业后希望能留在本市工作,比重居选择就业地区的第一位。希望去北京的占47.1%、去上海占23.5%、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或城市的占23.2%、去广州、深圳占18.7%。在自己理想志愿不能实现的前提下,有35.2%的毕业生表示愿意选择靠近家乡的城市实现就业。
  (二)滨海新区备受青睐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快速的开发开放,空客A320、百万吨级乙烯等大项目相继落户新区,同时各功能区和行政区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来区工作,纷纷设立了各种奖励制度,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首选目标。据调查资料显示,在希望留本市工作的毕业生中有七成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滨海新区。他们主要是看好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看重公司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空间。
  (三)多数大学生自己选择就业去向
  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有59.6%的毕业生表示是以自己意愿为主,父母长辈建议为辅综合考虑决定的;有27.5%的毕业生完全是根据自已意愿来决定的,两者合计达八成以上。这一数据现象反映出大学生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具有浓重的“精英情结”,表明大学生关心外部环境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经济发达城市不仅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具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更能够给个人今后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也说明地区提供的待遇和发展空间对学生有吸引力。
  三、追求职业的稳定性,就业观念更加趋于理性
  2008年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经济形成较大影响,尤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整体形势显得更加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希望有个稳定的职业,就业观念更加趋于理性。
  (一)国有大企业成为大学生的首选
  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工作越来越难,因此在择业时出现了追求职业稳定性的“新实用主义”。调查显示,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单位多意向选择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国有大企业,占70.5%,下面依次是三资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所占比例分别为58.2%57.9%50.9%。他们认为近年来报考公务员人数巨增,竞争十分激烈,而国有大企业工作空间大、抗风险能力强,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更加注重职工的薪酬、福利和社会保障;职业相对稳定、利益能够得到保障。同时他们还认为国有大企业招聘不会看你有否背景,不要跑关系,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二)近四成大学生能接受到乡镇单位就职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多数能清楚地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并根据自身条件能客观地预测自己的就业前景。调查显示,有38.5%的毕业生表示在自己求职意愿难以实现的前提下,能够接受到小城镇或是乡镇企业工作。这表明就业难的严峻现实使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加实际,已不再死盯着大单位,小城镇和基层以及乡镇民营也逐渐被大学毕业生所接受。
  (三)以新兴和快速发展的行业为主
  由于大学生理论知识多,年轻富于活力,喜欢快速学习和快速积累,因此他们比较喜欢新兴和高速发展的行业。调查显示,有38.5%的毕业生选择金融证券保险业,有35.8%的毕业生选择IT与通讯业。这两个行业由于高速发展的需要对于技术类人才的需求比较大,许多基础性的岗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能胜任。工作中一些制度和流程很多时候需要从业人员自己摸索,要求从业人员灵活应变、承受压力能力强、学习能力强、要具有较好的创新能力。这些行业的特性具有新兴、发展快和有较高的稳定性,对大学生吸引力强。调查还表明,由于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主要考虑单位是否稳定、是否属于朝阳行业和收入高低,因此选择居民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很少。
  (四)薪资选择七成集中在1500-3000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寒冬”,多数大学生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和社会就业状况有着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就业观念悄然转变,对待遇要求趋于理性。调查显示,毕业生希望用人单位付给他们的理想薪酬在1500/月及以下的占8.9%15012000/月占26.3%20012500/月占25.4%25013000/月占17.4%30014000/月占11.0%40015000/月占4.0%5000/月以上的占7.0%。选择薪酬标准多数集中在15013000/月,占调查总体的69.1%
  女大学生薪酬期望标准普遍低于男生。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在制定招聘条件时存在性别上的区别,使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少于男同学,因此她们的期望薪酬标准相对于男生要低一些。调查显示,认为理想薪酬范围在15003000/月,女生比例高达77.1%,比男生高出21.4个百分点;认为理想薪酬在4000元以上的女生只占5.4%,而男生占20.5%
  (五)在就业压力面前,跳槽意愿大幅下降
  截至目前,在被调查有求职和创业意向的毕业生中,已有29.4%毕业生到了就业接收单位,他们主要是通过各类招聘会、亲朋好友推荐、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求职网站实现了就业愿望,分别占26.0%25.0%21.9%19.8%。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逐渐务实,感到目前能到一份工作就不错了,这样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认可。当问及您现在到的工作与自己的初衷一致吗时,有49.0%的毕业生表示一致或基本一致;有36.4%的毕业生表示一般,还过得去; 14.6%的毕业生表示不一致,准备先就业后择业。说明大多数毕业生在就业压力面前,所学专业、个人兴趣和工作岗位三者要求的相关度降低,跳槽意愿有所趋弱。
  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缺少工作经验是影响就业的最大困难
  由于用人单位普遍要求求职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或实际操作经验,大量初次踏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动手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是将他们挡在了职业岗位大门之外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有71.3%的毕业生认为缺乏工作实际操作能力,不适应社会要求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这与长期以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社会的倾向未得到根本改变有关,使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二)教育模式陈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工作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调查显示,有50.8%的学生表示教育模式陈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不适应社会需求。他们希望学校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统筹起来,并适度、适量地在大学生中开设实践型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要大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提高学校和大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
  (三)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影响自己的选择
  面对新的就业形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认识偏差,就业观念更新不及时,确定就业期望值偏高。调查显示,有43.4%的同学表示由于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用人单位职位薪酬过低,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心理困惑,产生消极情绪,造成择业选择面过小而影响了就业。
  (四)渴望专门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就业市场是双向选择的原则,无论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自己,都希望获得最全面、真实、有用的信息。调查显示,毕业生非常重视各类招聘信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招聘会已成为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在学生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问到您希望从哪些渠道获得招聘信息多意向选择时,选择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占72.5%,选择各类招聘会的占63.3%。这足以说明天津市各大院校和社会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卓有成效,但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很少通过社会、家庭、朋友等其他渠道,对学校推荐存在很大的依赖心理,存在着“等、靠”的现象,主动就业、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缺乏择业的主动性。
  (五)普遍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合适工作难
  调查显示,有23.9%的毕业生对就业形势抱有乐观和比较乐观的态度,他们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信心;有33.6%的毕业生认为形势一般,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太大的推动作用,工作不太好;有42.5%的毕业生表示不太乐观和不乐观,认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天津市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很难到合适的工作,表明这部分同学面对就业心理压力较大。
  从性别看,男生比女生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要高,持乐观和比较乐观态度的男生比女生高7.7个百分点,持不乐观态度的男生比女生低5.1个百分点。
  从专业来看,理学、管理学和法学专业的同学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较高,文学和经济学专业则相对较低。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不同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不同境遇,提醒我们要对某些专业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要采取措施引导他们增强适应性,拓宽就业面。
  (六)求职费用对经济困难学生造成负担
  大学生为寻求一份理想的职业,在求职时必须注重自我包装,致使求职费用逐年攀升。调查显示,近六成以上的同学求职费用主要是用在交通费、通讯费、购买服装和制作各种简历、拍证件照片方面。求职费用对经济状况好的家庭来讲不算什么,但对不富裕家庭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讲负担还是不小。有63.0%的毕业生表示有一定的负担但可以承受;14.4%的毕业生表示负担较大。其中,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感觉负担较大的比城市学生高出14.2个百分点。
  (七)就业市场存在性别歧视和信息不真实等现象
  部分同学反映,在招聘会上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条款中明文规定只要男性,存在性别歧视。由于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女大学生今后的生育和哺乳以及浑厚的家庭拖累降低了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后劲,也加大了使用女大学生的劳动力成本,使女大学生就业处于困境。另外,还有部分同学反映有些企业把校园招聘作为推广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部分企业 “醉翁之意不在酒”,即使人才不紧缺也进行校园招聘,同学们对这些“作秀”企业比较反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五、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充分说明大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建设。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既有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也有方方面面的社会客观原因。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高校以及社会都必须认真对待。
  (一)政府和学校要多措并举力保大学生就业
  1、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引导劳动力市场健康发展
  大学生是国家培养出来的宝贵财富,是改革建设的先锋力量,因此,各级政府应当从国家的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切实推动社会用人部门的市场化改革,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打破地域限制,消除人为市场分割,疏通大学毕业生到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就业的渠道,构建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确保社会内在的人才需求尽可能地转化为有效的人才需求。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管理,用人单位在制定招聘条件时应遵循男女平等的用人原则,不得随心所欲地制定招聘标准,增强聘用条件。最大限度地从政策上、管理上消除一些鸿沟壁垒,为大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
  2、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劳动力具有“逐利”性质,对“十年寒窗”的大学生来讲,希望留在大城市,希望获得高薪,希望获得稳定而体面的工作是一种人之常情,也是一种正常的要求。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造成我国大学生在东部大中城市的集聚,形成人才相对过剩的区域结构性失业。对目前大学生的一些择业观念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陈旧和落后,也不能简单地指责他们期望值过高、虚荣心强。城乡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都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只有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农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并切实从解决大学生切身利益的角度考虑,制定吸引大学生立志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才会不断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扩大大学生就业的空间。
专科生可以考公务员吗  3、减轻中小企业缴费,发挥吸纳就业岗位的积极性
  中小企业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是吸纳就业,即使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的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所以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要努力转换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中 小企业。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步走高,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各种税、费、险,已经接近工资成本的50.0%。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吸收一个劳动者就业,就等于为政府减少一份社会保障开支的负担。但企业吸收的就业越多,缴纳的费用就越多,无形中影响了企业创造就业岗位的积极性。政府应根据企业吸纳劳动力状况来加大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力度,给予优惠政策不断减轻中小企业缴费,促进中小企业蓬勃地发展和不断增加对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需求。
  4、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就业服务指导工作
  行之有效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是化解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矛盾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就业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各高校、院系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往往是在学生进入大四以后,多采取就业形势讲座、政策咨询、谈话等方式向毕业生宣讲国家或相关省市的就业政策法规;传授相关的求职技巧和就业礼仪;组织双选会向企业、单位推荐学生等。面对社会需要和大学生自身特点,高校应将就业指导工作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整个阶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建立起一套实用而且完善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体系,将各方关于职业培训、职业技能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职业中介等相关的服务引入校园,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拉近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大学生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
  5、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
  高校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整大学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统筹起来,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要顺应知识增长、学术发展的新趋势,开发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并适度、适量地在大学生中开设实践型课程,在教学计划中要大力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一批大学生教学实习和就业实习基地,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聘请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大学课堂,为大学生直接讲授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提高学校和大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
  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正确的选材标准
  部分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所招岗位不相适应;而有的单位又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将实践经验作为选聘人才的必备条件,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以及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客观规律;有的单位过分强调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不招聘女大学生。因此,用人单位应从大局和长远利益出发,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作贡献,人人竞相成才。用人单位选人标准要合理,要根据单位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的选人标准。企业要注重培养和储备人才,在选人、用人方面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为今后发展培养后续人才。
  (三)大学生要跟上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择业竞争力
  1、自觉融入社会,准自身定位
  对大学生而言,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正视现实,不用过分看重起点,要正确进行社会定位,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树立主动竞争、服务基层、多渠道创业、自主创业的新观念,积极面对就业门槛,降低求职的心理预期,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营造的宽松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竞争力投身到就业市场中去使自己的期望值与市场需求吻合。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丰富实践经验
  面对用人单位注重求职者实践工作经验的现实,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注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关的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技巧,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弥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3、确定职业理想,重视职业生涯设计
  大学生要想顺利地到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就应当尽量克服各种压力带来的短期心态,要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充分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根据自身的条件及所处的环境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断地寻自身发展的新的生长点,理智地寻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从而避免求职时的盲目和错失良机,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