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时期的原始农业工具
作者:雪莲 张国强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9期
    雪 莲,张国强
    (赤峰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生产工具的制作水平和使用状况,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耜、石锄、石刀,蚌刀,石镰,石磨盘,石墨棒等生产工具,这些石制农具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红山文化原始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火耕;耜耕农业;石耜;石锄;石磨棒;农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K87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9-006-02
      生产工具的制作水平和使用状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的主要农具是石器。由于石器制作水平和使用状况的不同,原始农业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火耕农业(又称“刀耕火种”)和耜耕农业(又称
锄耕农业)。“这两种耕作方式都是与农业工具分不开的。古代农具的种类虽然很多,但无论是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都说明,在种类繁多的农具中,是以整地工具最为重要的,不仅数量多而且富于变化,具有明显发展的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耕作方式,而且耕作方式的变化,也影响着其他生产环节的变化。所以整地农具的一定类型,标志着农业发展的一定水平,是我们识别农业发展程度的依据之一”①。
      一、火耕是一种原始的耕作方法
      在没有有效的整地农具之前,要大面积地进行农业生产,首先遇到的就是清除土地上的树木,这一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农业生产。为此,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从事农耕,首先需要砍掉林木,开辟草原,然后用烈火焚烧,接着用简单的工具把土地耙平,最后在灰土上面撒播种子。作为砍伐林木工具的石斧,便成为火耕农业修整土地这第一道工序的重要工具。在红山文化的众多遗址中都有石斧,而且在红山文化以前的遗址如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赵宝沟文化遗址中都有石斧的出土。石斧一般质地坚硬,多呈长方形,中间较厚四边渐薄,锋刃锐利。其典型特征是两侧的边均磨成平面。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和日本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过石斧,这证明火耕农业在东北地区的广泛存在。大量石斧的出现,标志着火耕农业的流行。
      火耕地有松软、肥沃等优点,是不用翻地的,所以火耕地是没有专门的翻地工具的,在不用人工施肥的情况下,被焚烧过的灰土成为天然的肥料和熟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但火耕也有它的局限性,
如它是以有林木为前提,而且农作物的产量也很低,土地的使用时间通常两三年就板结了,必须要更换土地,才能继续耕种。由此可见,由于火耕地广种薄收,占地面积大,丢荒的土地恢复又需要较长的时间,人们更换土地是经常的。前些年在蒙古国就看到耕种过的土地被烧成黑乎乎的一片,休耕几年后再耕种的现象,想必是原始火耕农业在当今时代的一种演变吧。由于火耕地的不固定,建立在火耕农业的基础上的定居生活也是相对的。原始的农业一般都在居住地附近从事栽培,但是,当居住地附近的耕地难以寻时,就促进人类发明耜耕或锄耕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有了较多的产品,提高了用火水平,加上季节性的农业活动,使人们开始定居下来,人口有了迅速的增长,家畜饲养业和手工业有了有了新的发展。这些变化要求更多的粮食饲料和手工原料。火耕的盛行毁坏了广阔的森林,不仅使火耕的土地本身受到破坏,狩猎和采集也受到影响,人类对农业的依赖性更大,这样的火耕农业远远不能适应上述的要求。同时,生产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农具的出现,也为这一改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兴起了耜耕农业。
      二、耜耕农业
      这种新的耕作方式是:开辟耕地需要翻地的农具,播种也需要掘土的农具,中耕除草也需要松土的农具的,收割时需要收割的农具,同时还需要粮食加工的农具等等。这些就要求农业生产工具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和改进。这样,石锄、石镰、石耜、石刀就应运而生,石锄的宽刃即可中耕又可
以翻土,有利于农业的进步。耜耕是比火耕更为进步的一种耕作方法,其特点是利用专门的农具耒耜来松土翻地。《易·系辞》记载:“揉木为耒,斫木为耜。”可知这两种木制农具,实际上不过是把天然的树枝或木棒略加改造而已。以后这两种农具合在一起成为一件复合工具,称为耒耜。耒耜有木质、骨质和石质之别。赤峰红山、吉林长春等地出土数量不等的磨制石耜。关于石耜的用途问题,国内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斜插土中,向前牵引犁地,所以叫做石犁。不过,大多数人认为,不是石犁,而是石耜,它需要捆绑在木柄上,直上直下,插入土中挖土。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石犁的前身,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适应从火耕农业到锄耕农业的发展,原古时代的原始的红山地区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改进生产工具,逐步建立了一个适合农业生产各个环节使用、种类比较齐全的农具系统——从开垦、中耕、收割,一直到谷物加工的各种农具。石耜、石锄、石镰、蚌镰、石磨棒、石磨盘等一系列与农业有关的农用工具应运而生。这些石制农具的不同制作技术,反映了原始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
      三、农具
      1.耒。本来耒是最古老的整地农具,《易经·系辞下》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耙,揉木为耒。”说明耒最早是木质的。耒是从采集经济时期挖掘植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在木棍的下端安一横木,便于脚踏刺入土中,以后下端从单尖发展为双尖,提高了挖土功效。因为耒是木质的,不易保存,故发现很少。
只在一些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耒的使用痕迹。如陕西省临撞县姜寨遗址、河南省陕县庙底沟遗址的窖穴壁上都发现有木耒挖土后留下的痕迹,刃部都做双齿形。其年代距今五六千年。但从民族学材料来看,耒应是在原始农业初始阶段就已使用,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笔者曾在蒙古国民族博物馆还见到过一种石器,据说是用于耕种的原始农具。其形状为:扁圆形,中心部分有一个通透的圆孔。蒙古国考古人员告诉我说,那也是用作翻地的工具。在中间的圆孔中固定上见尖木棍,就可以踩着翻土或播种了。它与耒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2.耜。耜是从耒演变而来的,在单尖木耒底部绑上一块动物肩甲骨,或者将木耒的底部加工成板状刃,就成了骨耜或木耜。用耜翻土的劳动效率比耒大,因此被普遍采用。红山文化以前的赵宝构文化中已出土过这样的石耜。赵宝沟时期的石耜一般通体磨光,制作精良,其形制为身扁平,刃部圆凸或呈尖状,均为正锋,上部有肩,顶部有凹缺,以便束缚固定木柄。这时的石耜大概可分为两类:一种刃部较宽,呈锄形;一种刃部较尖,呈鞋底形。红山文化时期便是大量的使用这种工具。石耜为磨制而成,后端窄而稍长,为连接木柄部分;前端尖圆呈三角形。从其形制大体可以分为烟叶形和鞋底形两种。烟叶形石耜个体较大,鞋底形较之烟叶形略短。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石耜选材比较坚硬,形制规范,刃部明显增宽,与赵宝沟文化时期出土的石耜相比较更具实用性。红山文化海金山遗址等都出有石耜。孙守道、郭大顺先生在《论辽河流域的原始文明与龙的起源》一文中也认为红山文化大型石器中锄、斧、耜比较发达,尤以大型犁耜为最,他从工具方面证实了红山地区农业的发达程度。
      3.锄。是和耜、铲不同类型的掘土工具。耜、铲是直装木柄插地起土的农具。锄是横装木柄由上向下掘入地里向后翻土的农具,一般是将器身较宽平呈长方形的称为锄。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锄,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所出土的石锄形体最大。②
      4.石刀。早在采集经济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蚌壳、石片来割取野生动物的皮肉和野生谷物的禾穗,以后就发展成为石刀和蚌刀。早期的石刀呈长方形,后来出现了半月形石刀。在石刀上部穿孔,系上绳子套在手指上,就可割取谷穗。目前在红山文化的一些遗址中都有石刀出土。如红山文化的那斯台遗址、西水泉遗址等地都出土有石刀。红山文化的石刀分为长方形和桂叶形两种,一侧有刃,靠近背部有两个并排的钻孔。
      蚌刀:蚌刀则多是利用蚌壳磨制的,形态不像石刀那么规整。但由于蚌壳取材容易,坚硬、锋利,故被广泛使用。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有出土,其历史之悠久并不亚于石刀。在红山后遗址和西水泉遗址中都出土有穿孔的蚌刀。
耒      5.石磨盘、石磨棒。人们最早是将谷物放在石块平面上,再用一块石头来回碾磨,使其脱壳。后来逐渐将下面的石块加工成长方形,用一根圆形石磨棒在上面来回磋磨。红山文化遗址出土很多石磨盘和石磨棒,如红山文化二道梁遗址和西水泉遗址等。石磨盘和石磨棒在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中较常见,应是加工采集野生果实的工具。因为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石耜、石锄、石镰等农业生产工具,
所以,红山文化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则应该是加工农作物果实的工具。这表明到红山文化时期农业经济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已成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在红山文化遗址中,用于翻土、收割、加工农具的经常配套出土,这是判定红山文化具有发达农业经济的实证”③。
      因为有了配套的农业生产工具,使得红山文化时期的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正因为红山文化的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促进了红山文化时期建筑、制陶、玉雕、泥塑等手工业部门的兴起,从而推动了整个红山文化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达到了史前文明的顶峰。
   
    注 释:
    ①马沙。《试析新乐文化的原始农业》,《辽宁省博物馆学术论文集》,第一集,辽宁省博物馆编,
辽宁省博物馆出版社,第143页。
    ②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考古》,1987年6期,第503页。
    ③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93页。
    参考文献:
    〔1〕刘国祥.东北文物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4.
    〔2〕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红山文化研究.2004年红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
    〔3〕杨虎.关于红山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
    〔4〕郭大顺.龙出辽河源.百花文化出版社,2001.
    〔5〕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考古,1987.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