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多年前,孙子就精辟地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名言在今天急剧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下,不仅对蜂拥来华经营的美、德、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而且对正在走出国门奔向世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中国企业都有重大的意义。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任何企业必须熟悉企业在经营国所面临的三种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的任务环境和企业外部的综合环境。企业的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性质、合作伙伴的特征、企业的战略使命、组织架构和文化特征。企业的任务环境包括重要客户的特征、需求和习性,竞争者的优势、劣势和战略布局,劳动力市场的特点、质量和政策以及供应商的需求、能力和信誉。综合外部环境则包括国内外科技发展的速度和特征,所在国社会文化特点和历史遗产,经济发展的速度、特点和持续性,国家法律、法规和法制的特征以及政府政策走向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大趋势。网络工程师发展前景
而对于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来讲,尤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市场在地域上的巨大差别。中国地大物博,除占人口96%的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1000多种方言,地区差异很大。仅仅在东部沿海的15个省份就集中了中国最主要的消费和生产体,而每个体在文化特征上又有各自的不同之处。东部平均GDP人均水平已达到1726美元,而中国西部又是那么的
贫瘠和落后。特别是在科技高速发展带来更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外来思潮的不断涌入带来从流行到文化全方位变化的今天,对中国细分市场以及消费者习惯的研究是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最重要的因素。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大量农业人口一直是政府和地方企业关注的焦点之一,了解中国目前贫富分化的格局以及双方的微妙心理,将使跨国企业更有针对性地在中国布局和发展。
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特征和变化也是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经营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国际文化权威荷兰人霍夫斯帝德认为,民族文化包含四个层面:民族对国家权力的认同;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特征;男性化-
女性
化文化理念和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度。但这种分化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越来越不明显,外国企业越来越难以对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民俗文化的变化进行中国文化层面上的界定。另外一位荷兰大师弗恩斯·特朗皮纳斯提出的文化七大纬度也不能100%地准确反映中国民族当前的风尚和性格。以市场化为主体的高速变化的社会中的混合价值和文化体系,让任何跨国公司很难定位中国人的形象。然而,文化遗产的长期影响及其相对稳定性也必然使中国人和外国
人在行为举止上有重大差异。拿中国和德国做比较:德国人关注单一的事情,而中国人喜欢同时处理很多事;德国人的计划一旦制订后,势必要去实施,而中国人的计划
总在变化,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德国人崇尚工程师的头脑和细腻的系统思维方式,而中国人擅长艺术的直觉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德国人认为权力是至高无上的,而中国人则喜欢绕弯子靠“关系”说话, 等等。
全球化战略,还是本土化战略?
在进入中国之前,跨国企业通常把其国际战略分为四类:以母公司为中心的中国市场战略,以中国国情为依据的本土化战略,以主要地区文化为主的区域性战略和以挑选国际化人才为基础的全球化经营战略。具体来讲,外国公司在进入中国之前,必须要在国际化管理理念方面在两种方式上做出具有倾向的选择:1)注重连贯性、全球化、标准化和规模效益的全球化策略(Globalization Strategy),比如麦当劳、星巴克 2)注重当地国的国情、文化、历史等人文因素、对不同地域和不同消费者特点所实施的本地化策略(Multi Country Strategy),比如家乐福、诺基亚。从战略层面看,这两种国际化策略必须符合“从全球角度思考,从地方角度行动”的国际化经营理念(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不论采用哪种国际
化策略,国际管理和经营的战略无固定、唯一的成功模式。迄今为止,在中国成功的任何一家跨国公司的行为、战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