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听课随想
今天听了余老师执教《游子吟》一课,余老师以学法为主线,让学生循着“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拓诗境”的步骤展开学习。层次清晰但感觉味道不足,教师只引导学生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肤浅且表象,没有带领学生真正走进诗人意境,感受母爱,读出感情。这首诗主题是“母爱、感恩回报”。前两句写母亲对游子的爱,第三句写游子感恩回报。如何带学生感受母爱、赞颂母爱呢?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生活中母亲悉心照顾子女的图片,拉近了学生的距离,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母爱。
二、了解诗的背景。
介绍孟郊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教师的配乐解读让学生有些入境。奠定了淡淡忧伤的基调。(诗人孟郊自小失去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一生穷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一个卑微的官职,他要接母亲来粟阳,以尽孝心。此时,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一幕,情不自禁地吟诵“慈母手中线,-----”)
三、 读诗看画面,想象情景,感受意境
诗人孟郊眼前浮现出母亲关爱自己的一幕一幕,他选择了一个怎样的生活场景呢?(母亲为自己缝补衣裳)哪些诗句写到这个场景?(第一、二句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请大家读这两句诗,并观察插图 :“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深秋的夜晚,在一座低矮的茅草房里,年老的母亲正在昏黄的油灯下,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赏。母亲手中拿着针线,上下翻飞,快速游走,密密匝匝的针脚是那么细腻、那么均匀。不一会儿母亲还停下手中的活儿,深情地望了望正在身边的儿子,又拔下头上的发髻,把灯芯拨了拨,好让油灯更亮一些,然后又继续缝制起来----- )
儿子孟郊也把目光移到母亲的神态上:母亲微皱双眉,凝神注目,眼光中透露出对即将远行的游子无比的慈爱,几许担忧、几许牵挂、几许不安。
教师可引导学生:“此时母亲的心里在想什么呢?”直观的画面加上教师语言的描述,学生一定能体会到母亲的内心:“儿将要去的地方会有多远?”“儿今后的前途在何方?”“离开家,儿吃得饱穿得暖吗?”“不知儿什么时候能回来?”了解了母亲的内心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母亲深深的担忧。 游子吟的诗意然后教师引读(配上轻音乐):当儿子望着母亲眯缝的双眼和爬满皱纹的额头,
感慨地吟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当儿子望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和干枯粗糙的双手,感动地吟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当儿子望着密密的针脚和厚实的衣裳,感激地吟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便是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利用画面激发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游子远行前,母亲挑灯缝衣的生活场景,在教师的引导下深情表达。最后在教师动情的描述中,在音乐的伴奏下很自然的吟诵诗的前两句,慈母爱子的深笃之情就在这一咏三叹中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
四、走进生活,感恩母爱,回报母爱。
诗的第三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是游子发自内心感恩母爱的表达。诗句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母亲的爱比作三月里温暖的阳光,把游子的心比作春天里刚冒尖的小草。在句式上用了反问的语气:谁说游子的心能报答得了母亲的恩情?教师出示图片:春天里刚冒尖的小草和太阳,“在诗中,寸草心和三春晖分别比喻成什么?” 再用质疑的语气问:“小草能离开阳光吗?”——不能;“小草报答得了阳光的恩情吗?”——不能;“游子能报答得了母亲那无
私而又博大爱吗?”——不能。“母爱之厚难以回报,让我们用真心体会母爱、用真情表达对母爱的崇敬与感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活中父母对你的关爱那件事最令你感动呢?请你说说。”在学生畅所欲言的交流中教师相机点评并深化情感,让学生在一件件生活细节中体会到母爱的伟大。 声情并茂地吟诵最后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五、课外延伸
学孟郊的另一首《游子》让生拓展了知识。但略显仓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