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 刘立华
【知识导航】
小说往往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因此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成了小说阅读的关键,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感知,可以准确领悟作者塑造人物的意图,完成对人物的审美品读,从而有效把握文章的主旨。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2、结合描写概括人物思想性格。3、对人物有自己的体验、评价和感悟。
【解题指导】
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联系全文、细致揣摩,从而准确把握人物性格,深刻理解文章内容。人物描写的方法有①正面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反映作品主题。②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环境描写或周围人物从侧面烘托(反衬)人物形象,使其鲜明突出。
【实战演练】
亲 吻 爹 娘 (作者:江岸)
① 从城里回来的第二天早晨,刚睁开眼睛,爹就对娘说:“小三子亲了俺。”
② 娘狐疑地问:“你又梦见小三子啦老头子,又说瞎话了吧”
③ 小三子是爹娘最疼爱的小儿子。小时候,小三子经常钻到爹娘怀里,搂着爹娘的脖子,小鸡啄米似的在爹娘脸上啄。爹娘下田回来,被小三子啄几口,心里甜丝丝的,浑身的疲劳也就烟消云散了。小三子长大后,再也没有亲过爹娘,话也少了很多,和爹娘有了大大的隔阂。但是,爹娘都没有忘记小三子的小嘴啄在脸上那种麻酥酥的感觉。自从小三子离开家乡,娘总做小三子亲她的梦,到底做过多少次,她自己都记不清。爹梦见这样的场面比娘少得多,所以爹就编瞎话给娘听。娘每一次听了都直撇嘴。
④ 可这一回的情形却与以往不同。爹没好气地说:“谁做梦了谁说瞎话了俺是说前天进城,小三子亲俺了!”
⑤ 娘惊异地瞪大了眼睛,嚷道:“真的你昨天回来的时候,咋不早说快,快给俺说说,小三子咋就亲了你”
⑥ 爹看了娘一眼,“唉,俺们那小三子啊……”
⑦ 原来,小三子大学毕业以后,没能马上到接收单位。小三子的衣、食、住、行全都成了拧在爹娘心头的沉甸甸的疙瘩。爹卖了一千斤稻谷,背着包袱,揣着钱,进城去看小三子。第二天早晨,小三子送爹回去。临出门的时候,小三子突然 抱住爹的脑袋,在爹的腮帮上亲了一口。爹愣了,小三子也愣了。小三子松开爹的脑袋,愣愣地看爹。看着看着,小三子的眼泪流出来了,越流越欢,像家乡门前潺潺的小溪。小三子流着泪,缓缓捧起爹的脸,在左脸上亲了亲,又在右脸上亲了亲。最后,小三子紧紧抱着爹,放声大哭起来。
⑧ 爹咂咂嘴,回味着:“小三子的泪滴进了俺嘴里,咸津津的。”
⑨ 娘的泪水像门前的小溪汛期来临,哗地流了出来。娘哽咽着,喃喃地念叨:“小三子,俺可怜的小三子。”
⑩ 不到半天时间,小三子亲他爹老脸的故事就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说着说着,笑歪了嘴巴,笑痛了肚皮。自古以来,都是大人和不懂事的娃娃互相亲亲,何曾见过黄泥湾哪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亲吻爹娘的这个小三子,肯定是在城里呆久了,电影看多了,没羞没臊的。小三子的娘更好笑了,这事儿也值得她大喇叭似的到处宣扬吗
⑾ 秋去冬来,小三子回家过年。时光飞逝,过完春节,小三子又要离家了。临走的时候,爹娘把他送到村口。乡亲们簇拥着他的爹娘,一起为他送行。人们都想瞧瞧小三子亲吻爹娘的西洋景儿。可是,小三子挥手再见了,放开脚步走了,也没有亲亲爹娘。突然,人里响起一个银铃般的声音:“三子兄弟,不亲亲你爹你娘再走”
⑿ 小三子停下了脚步,慢慢转过身来。爹郑重地说:“是呢,你娘等了这么多天呢。”
⒀ 小三子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跪着,紧紧抱住白发苍苍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围观的乡亲原先预备开怀大笑,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的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 —— 摘自《小说界》选文有改动
1.文体知识:从记叙顺序来看,文章第③段属于 ,从描写方法来看,文章第(13)段划线句子描写乡亲们的表现,属于 。(4分)
2. 概括归纳:文章第③段写“自从小三子离开家乡,娘总做小三子亲她的梦”。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下:小三子的娘为何总做这样的梦。(3分)
我的理解:
3. 内容理解:第⑦段写小三子突然亲了爹的腮帮后,“愣愣地看爹。看着看着,小三子的眼泪流出来了,越流越欢”。请展开联想,写出小三子此时心里的话。(3分)
我的表达:
4. 人物形象:文中人物真实感人,请结合课文内容,概括两代人的性格特点。(4分)
爹 娘:
小三子 :
5. 主观表达:现在的中学生常常因为处理不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而困惑。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悟谈一谈:《亲吻爹娘》一文能给了你怎样的启示(50字左右)(3分)
我的表达:
【参考答案】 (05-13年中考分值为17、17、21、15、15、16、16、15、15分)
1、(每空2分,共4分,有错该空不得分)答案示例:① 插叙 ② 侧面描写
2、(共3分,要点与评分:一是长大后再也没亲过爹娘,有隔阂;二是思儿心切。)
3、(建议从三方面酌情给分:① 联系要点:一是惭愧,二是感激 ② 真情实感 ③ 泛泛而谈最高得2分,书写较乱酌情减分)
22、(共4分,抓住人物形象,意思对即可)答案举例:①善良朴实,深爱儿子 ②孝顺、懂事,知道感恩, 深爱父母
24、(①联系本文②联系实际③不足50字或书写较乱酌情减分1-2分)
( 链接:)记叙文阅读所选文章一般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具有思想性可读性。考查要点一般为:①识字写字②记叙线索③词句含义④句段作用⑤筛选信息⑥理解主旨⑦人物分析、写作手法语言特分析;辨析表达方式(描写)、赏析关键词句⑧文体发散。但论记叙文怎样考,最终考点主要有两类:一是基本知识(基本阅读技能);二是文体阅读知识与技能(分析综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评价鉴赏能力)
【中考连线】
儿时的恶作剧 (作者:胡适)
① 我十三岁的正月里,我到大家去拜年,住了几天,到十五日早晨,才和外甥砚香同回我家去看灯。他家的一个长工挑着新年糕饼等东西,跟着我们走。
② 半路上到了外婆家,我们进去歇脚,吃了点心,又继续前进。村口有个三门亭,供着几个神像。我们走进亭子,我指着神像对砚香说,“这里没人看见,我们来把这几个烂泥菩萨拆下来抛到毛厕里去,好吗”
③ 这样的主张把我的外甥吓住了。他的长工忙劝阻我道:“舅舅,菩萨是不好得罪的。”我听了这话更不高兴,偏要拾石子去掷神像。恰好村子里有人下来,他们才把我劝走了。
④ 到了家,晚上陪客人吃饭,我也喝了一杯酒。晚饭后,我跑出大门外,被风一吹,我有点醉了,便喊道:“月亮,下来看灯!”别人家的孩子也跟着喊,“月亮,下来看灯!”
⑤ 门外的喊声被屋里人听见了,母亲叫人唤我回去。我怕她责怪,就跑出去了。来人追上去,我跑的更快。有人对我母亲说,我今晚喝了酒怕是醉了。我母亲自己出来唤我,这时我已被人追回来了。但跑多了,我真有点醉了,就和他们抵抗,不肯回家。母亲抱住我,我仍
喊着要月亮下来看灯。
⑥ 回家后,那位跟我们来的长工走到我母亲身边,小声说:“外婆,舅舅今夜怕不是醉了吧今天我们路过三门亭,舅舅要把那几个菩萨拖下来丢到毛厕里去。他今夜嘴里乱说话,怕是得罪了神道,神道怪下来了。”
文章小三⑦ 这几句话,我靠在母亲怀里全听见了。我心里正怕喝醉了酒,母亲要责罚我;现在我听了长工的话,忽然想出了一条妙计。于是我就闹的更凶,说了许多疯话,好像真有鬼神附在我身上一样!
⑧ 我母亲着急了,叫砚香来问,砚香也说我白天的确得罪了神道。母亲就叫别人来抱住我,她自己去洗手焚香,向空中祷告,说我年小无知触犯了神道,但求神道宽宏大量,宽恕了我。我们将来一定亲自到三门亭去烧香还愿。
⑨ 第二天,她不曾责罚我,我心里高兴。可万万想不到我的责罚却在一个月之后呢。
⑩ 过了一个月,母亲同我上外婆家去。她拿出钱来,请我舅母领我到三门亭里去谢神还愿。我舅母是个虔诚的人,她恭恭敬敬的点起香烛,陪着我跪拜谢神。我忍住笑,恭恭敬敬的行
了礼 —— 心里只怪我自己当日扯谎时不曾想到这是比挨打还更难为情的责罚!
⑾ 直到我二十七岁回家时,我才敢对母亲说那一年元宵节附在我身上胡闹的不是三门亭的神道,只是我自己。母亲也笑了。 —— 2012年河北中考试题选文有改动
1、选文中“儿时的恶作剧”具体指什么事情(3分)
答:
2、⑨ 段说:“我的责罚却在一个月之后”,一个月后,“我”受到了怎样的责罚(2分)
答:
3、选文主要通过 描写来刻画人物,儿时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分)
答:
4、再读选文,并试着自己设计一个问题,并简要解答。(4分)
问题:
解答:
【参考答案】
1、“我”因喝醉酒,害怕母亲责罚,故意胡闹,装作鬼神附身。
2、“我”随母舅到三门亭里跪拜谢神还愿。
3、①语言 ②他是一个不迷信鬼神,顽皮、机智的孩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