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何付霞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北京101601)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4-0186-02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仍然不足,这使高职生在职业选择时容易产生内心冲突,产生职业决策困难。分析高职生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干预对策,有利于引导高职生做出科学地职业决策。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干预对策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Countermea原sures of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amo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He Fuxia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education,but social ident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still inadequate,which lea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inner conflict in career choices,resulting in the 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Analyzing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career decision-making and proposing appropriate intervention measures will help guid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to make scientific career decisions.
肝火旺的调理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influencing factors;intervention countermeasures 在目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形势下,大多数求职者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容易产生消极的就业心态,表现出职业决策困难。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将每个人生阶段和职业发展相结合,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保持、和衰退五个阶段。其中探索期(15—24岁)任务主要是:将职业爱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数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期,由于对自我和职业的认知缺乏,不可避免会出现多种职业决策困难。因此,探讨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对于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1职业决策困难的概念界定
职业决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Jepsen于1974年提出,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了解自我和职业环境,筛选可行的职业前景,并作出职业行为。随后,职业决策风格和职业决策困难成为国内外学者们热议的话题。目前,关于职业决策困难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的观点不一致。克里特(Crites,1969)认为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体无能力挑选或是承诺于一个特殊的即将准备或进入特定职业的行动过程。盖蒂和奥西波(Gati&Osipow,1996)认为职业决策困难是个体在作职业决策的复杂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难题。沈之菲认为职业决策是个人多项选择之间权衡利弊,以达成最大价值的过程。纵观国内外学者对职业决策困难的理解,虽然概念界定存在差异,但普遍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过程而非一种结果,是求职者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或进入职业发展阶段中或职业生涯转变中,
职业选择出现困惑,或者在众多的职业中挑选其一时发生的决策困难。
2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
2.1职业决策困难与个体因素
性别差异。不同性别学生在职业决策困难方面存在显著区别。HIJAZI等的研究发现,男性在动机、外部冲突、获取信息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女性则在犹豫不决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而沈雪萍的研究表明,男性在犹豫不决和决策知识缺乏方面得分高于女性。由于对职业和家庭认知的差别往往导致了女性偏向于将目光关注于适合自己性别特点的职业,而男性在职业决策过程中考虑养家糊口等方面权衡重,因此男性在职业决策时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心理体验冲突,不合理信念明显多于女性。
人格差异。被Goldberg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的大五人格理论的提出使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形成共识,大五人格理论即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随和型、尽责性。国内研究表明,外倾性、开放性、随和性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背道而驰,神经质与职业决策困难呈现正向关系。大量研究也证明,人格与职业决策困难存在不同的关系,外倾性、开放性、随和性等人格特征均能减少职业决策困难,但情绪不稳定性、神经质等人格特征均表现出明显的职业决策困难。
2.2职业决策困难与家庭因素
老公鸡怎么吃好吃
家庭因素中,父母的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职业决策。
家庭经济因素。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导致职业决策困难存在显著差异。较好的家庭的经济状况则会降低职业决策的困难,据调查显示,家庭经济收入越低,职业决策困难越大。贫困生等大学生弱势体普遍存在自我认识不足与职业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犹豫不决。因此,帮助弱势大学生体明确职业目标,科学合理进行职业决策,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父母教养方式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决策。这是由于家庭的教养方式影响到子女对个体的认识,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让子女感到自信与尊重,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而粗暴惩罚等不适的教养方式会使子女产生无助感、不确定感、不安全感,让学生在职业决策中感受到较多的困难和冲突。
2.3职业决策困难与环境因素
学校环境。职业决策受学生自身所学专业和职业指导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的学生较易进行职业决策,而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决策
作者简介:何付霞(1982-),助教,现就职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下转第198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倾心赴仇
则相对比较困难。接受过职业指导的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就业理念、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等方面表现出较少的职业决策困难。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就业前景、职业指导的质量直接影响高职生的职业决策水平。
社会环境。首先,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继而迈向普及化,使学历教育走向高端态势,而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学生的普遍期待值和社会需求存在偏差,增加了职业决策困难。其次,社会新增劳动力与就业需求岗位数量增长不成比例,导致社会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也是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此外,有过兼职经历的高职生获得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其解决问题、人际沟通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自我认知更清晰,表现出较少的职业困难。
3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干预对策
3.1建立职业认知体系加强专业认知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职业认知教育工作离国家提出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就业指导工作距离尚远。建立完善的职业认知体系,把职业认知教育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依托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了解专业与职业、专业与兴趣的关系,明确职业目标,树立就业信心,能有效地消除迷茫心态,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
3.2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就业辅导水平
高职院校要树立发展式、全程化就业指导理念,加强院系级就业指导功能,
组建就业指导团队,从单一内容和方法向以学生为本的多元化服务迈进,开展“一对一”形式的个体咨询模式,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提供高度整合的就业信息服务,提高学生就业信息搜索效率。
3.3拓展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高职院校应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环节,如生涯人物访谈、企业认知实习、顶岗实习、职业体验日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清自身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了解就业环境和市场需求,降低就业期待值,形成客观的职业信息和职业期望,为未来的职业决策打下基础。
3.4开展职业决策专项培训掌握科学职业决策方法
职业决策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排除不适合自己的备选职业的过程。定期组织开展职业决策专项培训,掌握有效的职业决策方法,能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决策风格并加以完善。如整体决策法包括头脑风暴法和特菲尔法;排除法包括职业理想差异排除法、价值观不符排除法、机会渺小排除法、要求过高排除法、优势不符排除法等。这些方法的熟练运用,能有效地减少职业决策时间,提高职业决策效率。
3.5开展个体和团体心理辅导加强职业决策困难个体干预
袁姗姗被黑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心理内部、处理自我与职业之间的矛盾,减少职业决策困难。如针对神经质型的学生,积极鼓励他们主动应对职业决策中的困难;针对家庭贫困学生,通过心理疏导,引导其积极投入到社团活动或兼职队伍中,逐渐树立自信心,增强自我效能感,减少职业决策困难。
参考文献
[1]HIJAZI Y,TATAR M,GATI I.Career decision-making difficulties a-
mong lsraeli and palestinian Arab high-school seniors[J].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2004(8):64-72.
[2]沈雪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南京师费翔个人资料
范大学,2005.
[3]赵辉.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12.
[4]施霞,许雅玫.高职生职业决策困难及自我和谐关系的研究[J].职
业教育研究,2012.
[5]王沛,左丹,过爱.职业决策:内涵、进路与发展趋势[J].上海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消费活动成为广大消费者的自觉行动。
2.3交往方式的变革
消费主义的这场革命中,也是改变消费主义下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即交往的革命。我们必须认真审视消费主义视域中人的交往方式。由于消费主义产生于一个无所不在的商品社会之中,商品的普遍交换生产和发展着人们的普遍的交往与联系,人们在进行商品的交换时,这种必要的交往如果不遵照市场经济的自觉性要求,就会不可避免地使这种交往染上浓重的功利彩,这就为市场经济中人的交往带来的负面效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方式和交往方式在创新的生活方式中是必须经过合理的把握的。本文倡导在消费行为中应发展相互关注、信任、依存的人际交往关系,也是作为创建新的生活方式的关键性的措施。我们知道消费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程度,进而整个社会的和谐文明程度。这就是需要在消费中实现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和谐。首先就是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唯利益的局面,竭力创造一个和谐、共生、共利得社会环境,倡导人与人相互关爱,相互和谐的生存理念。
2.4休闲方式的变革
变革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生活方式的途径还包括对休闲方式的变革。我们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闲暇时间的增多,这就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当下消费社会中,由于消费的异化,休闲也似乎发生了异化。人们整天劳作而没有休闲时间,但有休闲时间却使休闲丧失了价值的含量,表现为将休闲变成消费的另一层意思,休闲成为消费的对象,这使得本该得到身心放松的现代人卷入了消费得不到满足的痛苦中。所以,如何通过变革消费主义下的休闲方式,是新的生活方式产生的必要之举。在休闲时间可以通过学习科学知识、文化理论、技巧技能,提高人的精神享受来发展人的情感智力,陶冶情操,实现精神上掌握自然,使个人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人在休闲时间里从事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活动,其产生的创造力是无法比拟的,并且能够推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合理的休闲就是既要把握好劳作之余的休闲的机会,又要追求休闲活动中自我身心真正的放松。这就需要建立娱乐型和发展型、创造型三位一体的休闲活动,不断提高休闲活动质量与发展空间。当我们真正能享受到休闲时光带给我们的愉悦的快乐之时,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就形成了。
参考资料
[1]岳书亮,李德.消费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及其对我国的渗透与危害
[J].晋阳学刊,2004.适合跨年发的朋友圈
[2]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上接第186页)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