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类纪录片指“以‘非遗’项目作为表现主体和审美对象,运用声画语言加以记录和表现的
纪录影片”[1]
。非遗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
情感与智慧,具有极强的文化性。通过非遗类纪录片,能够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流程、技术要点、社会现状及文化价值,以视听的方式收集、整理和归纳相关信息,让宝贵的非遗文化资源获得永久留存。同时,在记录与保护的基础上,非遗类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产业的一部分,通过叙事手法、影像呈现、技术革新等方面的创新,能够展现出更多的日常生活、社会行为和思想情感,不断丰富非遗的价值内涵,起到传承民族精神、展现时代价值、推动文化输出的作用。
近些年来,非遗类纪录片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现实状况需要、技术创新和纪录片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态势,涌现出一批高质
量、高口碑、高收视率的优秀作品。《中国舞蹈·非遗》《锦绣纪》《藏着的武林》《年画·画年》《非遗传承,少年敢当》《百年紫砂》《造物者》《与古为友》《了不起的匠人》《爸爸的木匠小屋》《我在故宫六百年》《寻功夫》《寻手艺》《香事中国》《本草中国》《本草中华》《讲究》《传承》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优秀的非遗类纪录片社会美誉度与影响力不断攀升,成为传承与创新传统
文化的重要媒介、纪录片产业新的增长点、时代变革的记录者,以及展现中国人的生活经历、价值追求与集体记忆的文化载体。
然而,成绩取得的背后,非遗类纪录片创作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譬如,一些非遗类纪录片对我国文化资源的发掘力度不够,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作品较少,创作质量和文化资源数量明显不匹配;一些非遗类纪录片在创作时,
没有很好地
还摘
要: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现实状况需要、技术创新和纪录片产业的发展,片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态势,但在发展中亦面临诸多问题。非遗类纪录片创作需要强化,做到记录非遗面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突出大众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化。唯此方能突破非遗类纪录片的发展瓶颈,助力其创作由“高原”迈向“高峰”。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文化自觉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584(2023)02-0083-08
强化非遗类纪录片创作的文化自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03)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动漫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动画纪录片及其美学特征研究”(项目
编号:DM20224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师仪(1994—),甘肃兰州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影视理论与批评。
083
原非遗原貌,缺乏相应的精神内涵、价值趣味与艺术美感;一些创作较为浮躁,存在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一些创作存在低水平重复作品多、宣传曝光不足、收视率低、外部投资少、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存在故事片、电视节目竞争挤压生存空间,内容单调、吸引力不足、观众体流失,脱离国际市场,“走出去”能力不足等问题。种种叠加的内外因素,其实在本质上反映出非遗类纪录片文化担当不够、精神内核挖掘不足的根本问题。而记录非遗面貌,展现优秀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突出大众文化;反映时代精神,贴近主流文化,或是推动非遗类纪录片创作健康发展,由“高原”向“高峰”迈进的必由之路。
一、记录非遗面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传统手工艺等多种文化样式,彰显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纪录片的核心关键词是“记录”,通过非虚构的内容、丰富的视听手段来准确、细致、真实、全面地记录非遗的流程、细节、历史及现状,让丰富宝贵、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获得保护与留存,这是非遗类纪录片存在的第一要义。借助独具特的技艺、服饰、节庆习俗、语言等内容,展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态与精神面貌,传递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民族智慧与文化魅力,亦是非遗类纪录片创作者所需坚持的“初心”。
《中国舞蹈·非遗》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了全国非遗舞蹈的存续状况,内容包括传统的五大民间舞蹈门类,从“云上舞”“山中舞”“水之舞”“田间舞”“海边舞”五个方面对每一类舞蹈都做了详细、系统、科学的阐释。《海边舞》篇讲述了“海阳大秧
歌”的仪式流程。“海阳大秧歌”是山东海阳人在初春正月为拜年、为问候、为祈福而踏地起舞的一种节庆形式,已有590余年历史。《海边舞》专题纪录片通过多机位拍摄、多景别记叙的方式完整细致地记录下海阳大秧歌的整个流程,同时,在纪录片呈现过程中,辅以专家、学者及传承人的画外音对相关场景进行阐释。颇具特的是,该片还以舞台表演的方式完整、全面、详尽地展现出海阳大秧歌“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带给观众别样的视听震撼体验。《海边舞》通过多机位拍摄、多景别记录、多样化叙事、多角度蒙太奇和高频率剪辑的方式,展现中华民族丰富而独特的民俗艺术盛宴,在对海阳大秧歌历史文化肌理的解读中,诠释着秧歌与民众之间不可割舍的文化血脉。大约53
00年前,丝绸织品诞生于中国,丝绸之路的繁华令中国声名鹊起。但随着岁月流转,一些织造技法失传,锦缎华绸无法复现。《锦绣纪》则通过影像的方式,真实还原出计算编程、提经织纬的过程,揭秘独特工艺的织造细节,展现出丝绸的迷人魅力。在第一集《穿梭》中,强度坚硬的绢、细密交织的罗、三以上纬丝织成的锦,都给复现传统手工艺带来无法预计的困难。为了展现蚕丝的细与美,摄制组采用4K高清数字摄像机、百微镜头、微距长镜头、自制超微镜头接环、VR技术、AE动画技术等惯用在大电影中的高精尖技术与设备,精密记录这个0.02毫米的极致细物对纺织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经由长镜头、微距特写、后期合成技术展现出微观世界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力,反衬出无数能工巧匠的执着、耐心与细致,他们在经纬线的纵横交织中,耗费数月甚至数年的精力,用丝织丰富人们平淡的生活。中国古代织工的智慧,经久不息地焕发着光彩,留下
084
令人惊叹的技艺与美。紫砂工艺起源于北宋,于2007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年紫砂》是首部全景展示紫砂工艺历史、人物和技艺传承的纪录片。该片从制作紫砂壶的原材料紫砂讲起,独特的矿泥通过匠人们的智慧幻化成制作茶器的重要材料。手工艺大师吕尧臣经过拍打紫砂泥、围身筒、打身筒等技艺流程,制作出精美的大肚相扑壶;工艺美术大师周桂珍将26片泥片镶接起来,六个面彼此之间的曲度进行合理把握,制作出棱角流畅、不显死板的僧帽壶。最后,再经历“烧成”这道关键工序,终成正品。工匠的打磨、火的淬炼,当紫砂泥料与人相遇,千锤百炼始成器。《百年紫砂》通过对紫砂壶工
艺几百年历史的系统性梳理、独特的视角和深沉入微的表现手法,透过紫砂的精妙工艺,紫砂艺人守精微致广大的精神气质,让观众在紫砂壶上品到了中国文化的味道,品出了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在《论历史的意义》一文中指出,“我们或者是能够通过观察我们所谙熟的某一重大事件来了解历史的根源。我们是从过去的岁月中成长起来的,往事是我们的前车之鉴、后事之师”[2]。这些优秀的非遗类纪录片通过记录非遗的来龙去脉、项目流程、内涵价值等方面,表现和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和风采,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新时代新语境进行延展性说明,成为非遗类纪录片的优秀代表。通过纪录片的方式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能够起到记录工艺流程、保护文化传统,守护文化根脉的目的,展现出中国人的手工艺、审美与处事态度,唤醒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自觉。
二、以人为本,突出大众文化
文化不仅是记录,还需要传播。“人文主义”精神对于非遗类纪录片传播而言不可或缺,其发源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核心在于以人的经验来作为人对自己和自然进行了解的出发点。“人的主题、纪实形态、平民视角等已经纷纷成为主导性的电视纪录片观念。”[3]无论是社会习俗、传统技艺还是方言习语等,非遗类纪录片本质是写“人”的艺术,是以生活为载体的活态传承实践。通过对个体的探访、追踪与挖掘,以典型事件中的典型人物来反映整体,能够较为充分地概括某类人或文化现象。同时将人物经历与性情
作为引起受众情感共鸣的桥梁,能够打破非遗类纪录片僵硬、单薄的叙述模式,更加接地气、有人气,展现精神上的饱满感,带给人幸福感。此外,一直以来,非遗类纪录片都被划分进精英文化的范畴,在整个产业中仅占据较小的比重。随着大众文化的成熟发展,传统文化深入大众文化领域,受到全民追捧。在推动纪录片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诉求下,非遗类纪录片作为大众文化商品就不得不适应社会形势及发展需要,从面向高学历、高素质、高知识观众的“阳春白雪”转变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对大众起到宣传普及非遗文化的作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重建与发展,让古老的非遗“活”起来。
《与古为友》每集邀请分别代表传统文化领域和现代文化领域的嘉宾,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带领观众在非遗文化中行走,在行走中对话,用当代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此片中,我们能够看到设计师贾伟与他的搭档共同踏上文房鉴赏与寻求设计灵感之旅,体味着古代文人的生活志趣和文房用品背后隐藏的雅趣深意;在此片中,我们也能够看到香港电影导演陈勋奇带领年轻舞者余衍林,共同寻传统武术动作的秘密,领悟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核。
085
从第一集的第一个故事——
—唱作人陈粒跟随先锋诗人西川,一同进入唐诗的世界,感受唐诗中蕴含的对自然、社会、精神世界的观照;到第五集的最后一个故事——
中国大厨—中国大厨苏启胜从二十四节气申遗的配图中获取做菜灵感。《以古为友》始终将焦点汇聚于“人”,在行走与对话中,摆脱传统的宏大叙事,突破固有的刻板模式,完成一次对中国文化的寻源与追新之旅。
系列纪录片《爸爸的木匠小屋》将视角聚焦于导演的父亲、木工爱好者郑安全。在纪录片里,郑爸爸这样一位老匠人面对大工业时代,无惧冰冷机械的挑战,顺应二十四节气做出别具一格的木器,静默地将巧妙匠心注入每一件独一无二的手工作品之中。舒缓镜头下的郑爸爸神情恬淡,手里的木头宛若起舞。每件木器构思精巧,充满情调,通过勤劳的双手,传递出手工的温度与智慧,承载着手艺人的满满诚意。这部非遗纪录片也传播了木工知识、吸引更多人去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与美好,并燃起学习传统技艺的兴趣,呈现出匠人精神与文化传承。此外,通过记录郑爸爸为妻子做木簪、木剑、舀米毛竹罐、木项链等事件,展现出“千言万语不抵深情,家财万贯未及相守”的柔美爱情誓言,持续温暖并感动着观众。非遗类纪录片选择以人破题,是成功的关键,在人的经验、人的思考,以及人的意识与想象中引发观众好奇、产生共鸣,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让观众从鲜活的人物记录中感受非遗独特的艺术之美。这种美,正如黑格尔所言,是高于自然的,“艺术美是由心灵生产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4]
文化自觉是一种社会责任。当下,年轻人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参与体,占据主导地位。在当前新媒体社会和后现代文化语境下,通过对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让更多的年轻人享受到文化之美是艺术家的职责所在,亦是非遗类纪录片借由大众文化发挥其商业性潜质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非遗类纪录片在发展的
过程中要突出“青年优先”的原则,把握青年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点与兴趣点,以高质量内容呼应他们对时代、社会、创新的关注,让更多年轻人享受到文化之美,体会文化背后的价值,以及对个人生活的启发。2022年春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
村节目中心推出的七集纪录片《年画·画年》(第二季)用轻松活泼的方式、饱含感情的表达,讲述年画独特的魅力和穿越时代的意义。在节目嘉宾方面,《年画·画年》(第二季)邀请王冰冰、马凡舒、竹内亮、佳佳、星悦等嘉宾共度春节,体验年画的制作工艺及美学魅力,带领观众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坚定文化自觉。在制作方面,《年画·画年》(第二季)采用多种方式呈现年画的趣味。比如,通过5G和VR技术在虚拟空间中完成画面的实时合成,营造出人在画中的视觉奇观;通过微距摄影等特殊摄影技术,呈现木版年画独特细节;通过“动画小剧场”的方式展现年画场景……与此同时,节目话题呈现出年轻化特点。2022年春节恰逢北京冬奥会举办,《年画·画年》(第二季)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年画与现代冰雪运动相结合,讲述中国年与奥运会的“冰雪奇缘”;节目聚焦年轻人热议的新国学潮,用装置艺术、表现艺术、彩沙画等多种艺术手段赋予年画更多表现内容,上演多场“美术馆奇妙”之旅;将考试、恋爱、生育等热门话题融入节目创作,在轻松诙谐的表达中达到贴近与共情。《年画·画年》(第二季)在生产方式上也呈现出年轻化特点。节目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
086
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的年轻团队参与创作,改变以往“自说自话”的制作方式,以“众筹”的方式进行节目创作,让观众成为节目的制作者和传播者。节目还特别邀请跨界嘉宾参加,例如用AI技术“让年画活起来”的程序员大谷、著名动画形象大耳朵图图的设计师速泰熙以及裸眼3D动画师、沙画师、短视频博主、纪录片导演等都现身节目,透过他们的视角和创意表达,呈现出年画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此外,节目围绕年画文化,大力挖掘文化的延伸价值。例如,积极开发与年画相关的表情包、口罩、春联、贺岁红包等周边产品。同时,上海、重庆、成都、杭州、南京等愿个城市、10处标志性建筑,从农历小年到农历正月初五持续上演年画迎春灯光秀,用传统年画点亮中国新年。
亨利·詹金斯提出“跨媒介叙事”的概念,即“一个跨媒体故事横跨多种媒体平台展现出来,其中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5]。融媒体环境下,非遗类纪录片的创作需要整合资源,对产品进行多渠道、多样化生产,满足各方需求。《了不起的匠人2019》在播出时,用户可以点击节目上的链接购买匠人的作品,实现“边看边买”。同时,节目组还根据节目内容举办线下活动,通过大师体验课、手工讲堂等课程,让观众体验传统手工技艺,从而理解匠人精神。《爸爸的木匠小屋》(第三季)邀请了著名歌手倾情献声主题曲,著名演员朱亚文作为讲述人参与出镜和配音,并在木匠郑安全(郑爸爸)的指导下体验木工制作;此外《爸爸的木匠小屋》还推出同款书籍,并在线下开办“郑爸爸传统木工技艺暑期班”。《讲究》《如果国宝会说话》《寻手艺》通过小视频、表情包、主题曲、名人解说配音等方式拓展传
播的深度与维度,在青年体中开辟话语空间,引发年轻体的文化共鸣。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非遗内容被大量引入新媒体平台。比如,抖音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连接更多的非遗传承者与消费者,为非遗打开新市场;快手设立“非遗带头人计划”,让更多非遗传承者能够借助快手的平台优势与科技优势,展现独特的非遗文化魅力,挖掘非遗的市场价值。可以说,在非遗类纪录片的带动下,各种平台发现非遗的巨大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并通过年轻人进行广泛传播,掀起一阵阵潮流风尚。
三、彰显时代精神,贴近主流文化
“在当代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推动着中国先进文化建设。”[6]随着文化建设纳入意识形态领域,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亦逐渐向主流文化靠拢,文化发展呈现出同向驱动的发展态势。富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充满“贵族气”的非遗类纪录片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记录,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其虽然是在记录古老的非遗技艺,但内核体现着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性、文化个性、人生意味与审美取向,凝结着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品格、中国力量,反映着当代文化与精神,天然具有主流文化的品格。因此,在呈现优秀传统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基础上,非遗类纪录片应立足于当下的社会现实,从不同方面呈现中国人民爱国守法、乐业奉献、诚信友善、开拓进取,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主流文化内蕴。
六集纪录片《藏着的武林》直面社会关注的焦点话题,通过“真实电影”的方式进行拍摄,冷静、理性、科学地解读着中国武术的历史源流和真实现状。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相应变化,但爱国
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