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
2. 人才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具有较多科学知识、较强劳动技能,在价值创造过程中
起关键作用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口的总数。
3. 获取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
4.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在于劳资双方都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进行一次彻底的思想革命。
5. 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6. 人力资源业务伙伴是人力资源部门内部与各业务经理沟通的桥梁。
7. 直线型组织结构指职权直接从高层开始向下“流动”(传递、分解),经过若干个管理层
次达到组织最低层。
8. 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关键词是“合作”“联合”“外包”。
9. 企业经营战略主要包括企业基本竞争战略、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战略。
10. 成长战略主要以发展为导向,企业通过采用新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
增加员工数量,扩大产销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地位。
11. 家族式企业文化在战略上主要侧重于企业员工的忠诚和对企业传统文化的传承。
12. 吸引战略主要通过高薪酬、高福利去吸引和培养人才,从而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
工队伍。
13.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同时也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人力资源规划中,长期规划指3 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规划指1~3 年的计划;短期规划
一般指1 年以内的计划。
15. 组织目标与战略分析是人力资源规划的起点。
16. 人员预测是人力资源规划中非常关键的环节,预测的质量决定着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
17. 人力资源规划评估的常见评估方法包括关键绩效指标评估法、声誉评估法以及成本评估
法等。
18. 回归分析法是指通过确定企业的业务活动量和人员水平这两种因素是否相关来预测企
业未来的人员需求的技术。
19. 马尔科夫分析法的显著特点是无须从复杂的预测因子中寻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只用
考虑事件本身的历史状况演变的特点。
20. 结构失衡主要指企业内部出现有些职位人员过剩、有些职位人员短缺的情况。这是企业
人力资源供需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21. 工作日志法要求任职者在一段时间内按工作活动发生的时间实时记录自己每天工作的
实际内容,以形成对某一职位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工作活动的全景描述。
22. 工作要素法由美国人事管理事务处的 E.S.普里莫夫提出。
23. 管理职位描述问卷法主要对与管理职位相关的活动、联系、决策、人际交往和能力要求
等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价。
24. 工作规范是对任职者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资格证书、知识、工作技能、心理品质
等方面的要求。
25. 工作设计最基本的目的是提高组织效率,增加产出。
26. 工作轮换是指将员工轮换到另一个水平和技术要求相近的工作职位上。
27. 劳动效率定编法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岗位的人员确定。
28. 设备定编法主要适用于以机械操作为主的岗位。
29. 一份完整的招聘制度包括招聘总则、招聘原则、招聘职责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30. 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健全员工基本信息与工作业绩档案,为企业决策提供依
据。
31. 企业在接收员工的档案时,需要为员工出具商调函或接收证明。
32. 用人部门需在试用期结束前15 个工作日,根据转正定岗资格要求及新员工的实际工作
表现确定是否同意其转正并拟定岗位。
33. 员工培训是企业管理和培育人才、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途径。
34. 培训需求的层次分析主要分为战略层次分析、组织层次分析和员工个人层次分析。
35. 素质培训主要用于培训员工的态度和通用能力等。
36. 职业选择是职业生涯能否顺利发展的核心要素。
37. 职业锚理论由职业指导专家施恩提出。
38. 特质因素论是最早的职业指导理论之一。
39. 企业中期管理多指对处于 30~50 岁年龄段员工进行的职业生涯管理。
40. 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应服从于企业整体战略的需要。
41.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一种以基于战略目标建立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为核心,用于衡量组织
绩效的目标式量化管理工具。
42. 目标管理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 年在提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43.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中最基本的、具有前瞻性的环节。
44. 绩效监控指在绩效考核期间,管理者为掌握下属的工作绩效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45. BEST 反馈法又称刹车原理。
46. 薪酬包括经济薪酬与非经济薪酬。
47. 基本薪酬是企业根据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或所具备的技能、能力而向员工支付的相对稳定
的报酬。
48. 市场领先策略的优点是能吸引大批求职者、提高员工质量和工作绩效、降低薪酬管理成
本。
49. 提高工资水平是最简单直接的薪酬激励方式,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激发其工作积极
性。
50. 薪酬谈判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和激励员工,并保证内部的公平。
51. 津贴和补贴通常以现金的形式发放。
52. 收入保障计划指能够提高员工的现期收入或未来收入水平的福利计划。
53. 企业的弹性福利安排主要体现在福利的多样性和员工的选择性。
54. 劳动关系既具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实现这种关系的隶属性。
55. 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56. 约定条款是对必备条款的必要补充,其具备与否,对劳动合同可否依法成立在一定程度
上有决定性意义。
57. 集体谈判体现了劳动关系调整的自治性和灵活性。
58. 人事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识别企业人事风险。
二、单项选择题
1、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协商不成,且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C)。
A.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B.适用集体合同规定
C.实行同工同酬
D.适用企业规章制度
2、(B)导致人浮于事,生产或工作效率下降。
A、人力资源供求平衡
B、人力资源供大于求
C、人力资源供不应求
D、人力资源供求失衡
3、KPI 作为绩效指标与考核标准的结合体,它必须具备的特征是(D)。
A、定性化、结果化
B、定性化、行为化
C、定量化、结果化
D、定量化、行为化
4、岗位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任务和目标服务的,岗位的增加、调整和合并都必须是否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为衡量标准。这句话描述的是工作岗位设计的(B)。
A、正确分析工作目标
B、明确任务目标
C、合理分工协作
D、责权利相对应
5、实现员工培训规划各项目标的重要保障是(B)。
A、规划的实施
B、培训的方法
C、培训的费用
D、培训的目标
6、(B)是培训管理工作的第一环。
A、明确培训目标
B、培训需求分析
C、培训规划设计
D、培训费用预算
7、处于(D)的企业,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培训课程的重点应该放在建设企业文化,将企业长期发展所必需的观念、规则和态度传播到每名员工中去,并提升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对企业的归属感。
A、创业初级
B、发展期
C、稳定期
D、成熟期
8、一般来说,企业人员晋升计划的内容不包括(D)。
A、晋升条件
B、晋升比率
C、晋升时间
D、晋升路径
9、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综合提现是指人的(C)。
A、操作能力
B、劳动能力
C、管理能力
D、执行能力
10、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提供方法与手段,起着支持作用的是(D)。
A、职务分析
B、绩效管理
C、薪酬管理
D、员工评估
11、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适合采取(A)。
A、诱引型人力资源战略
B、投资型或参与型人力资源战略
C、激励型人力资源战略
D、发展型人力资源战略
12、人力资源的根本特性是(C)。
A、再生性
B、资本性
C、能动性
D、社会性
13、人力资源的实质内涵是(B)。
A、劳动者的体能
B、劳动者的职能
C、劳动者的知识
D、劳动者的技能
14、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D)。
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
C、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D、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15、下列哪一项不是工作日志法的优点(B)。
A、手机的信息可靠性比较高
B、可用于多用途的工作分析
C、可以作为了解工作内容的补充
D、适合对高水平工作进行分析
16、不适用于包含思维性较多的复杂活动及不确定性,变化较多的工作分析法是(A)。
A、观察法
B、访谈法
C、问卷调查法
D、工作日执法
17、下列关于观察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
A、观察法是一种新兴的职位分析方法
B、要求工作应相对稳定
C、不适用于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
D、要求观察者有足够的实际操作经验
18、访谈法是工作分析方法的一种,访谈的主要内容中最为核心的是(C)。
A、工作目标
B、工作内容
C、工作的性质和范围
D、工作环境
19、员工培训有利于改善企业的工作质量,其中工作质量不包括(A)。
A、员工质量
B、过程质量
C、产品质量
D、客户服务质量
20、培训效果评估的四个层次中,衡量内容是受训者在培训前后,在知识、技能及态度的掌握方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的层次是(B)。
A、行为层
B、学习层
C、反应层
D、结果层
21、根据激励对象的不同方面,一般可以把激励理论分为(D)。
A、X 理论和 Y 理论
B、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和后天需要理论
C、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
D、激励的内容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和激励的强化理论
22、俗话说“饥寒起盗心”,但古人云“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志士不饮盗泉之水”,根据激励机制的有关原理,下列选项中,对这一俗语、格言所做的解释比较恰当的是(B)。
A、此俗语体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而格言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相悖
B、此俗语、格言均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不过需求层次不同
C、此俗语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而格言符合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D、此俗语符合期望理论,格言符合需求层次理论
23、根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可激励员工的因素是(D)。
A、工资、成就、公司的政策、责任
B、晋升、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关系
C、成就,承认、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成长
D、工作本身、成长、成就和责任
24、绩效管理的着眼点自傲与(D)。
A、人员的招聘
B、员工的培训
C、员工的晋升
D、个人业绩的提高和发展
25、符合绩效考核指标设置要求的陈述是(D)。
A、让顾客完全满意
B、熟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C、尽量节约时间
D、废品率不超过 1%
26、行为锚定法主要侧重考核(A)。
A、要素指标
B、关键事件
C、目标完成
D、工作态度
27、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管理组织形式都采用(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