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广州地铁车辆检修模式的优化
作者:易志明
来源:《决策探索·收藏天下(中旬刊)》 2018年第4期
    摘要:车辆检修的目的是确保地铁车辆运营的安全性,通过对地铁车辆的检修模式优化,可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文章介绍了广州地铁车辆检修的各种优化模式的特点,并且通过优化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铁车辆:检修模式:优化
    车辆检修目的是确保地铁车辆运营的安全性,并尽可能地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地铁的运营成本,提高效益。目前国内地铁车辆基本上采用的是日常维修和定期检修、事前预防性维修和事后非预防性维修相结合的检修制度,具体又可分为计划修、状态修、故障修等3种检修方式。
    广州地铁从1997年6月28日开通至今已有1 7年,线路里程由1号线首段(西朗黄沙)观光试运营时的5.2公里发展到260.5公里,运营车辆也从最初的2列(12辆)增长到350列,共1878辆。目前广州地铁的车辆检修主要是按车辆走行公里或时间周期定期进行的,根据维修周期可分为日检、月检、半年检、年检、架大修等,详见表1。
   
    随着广州地铁线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车辆日常维护检修和供车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日益突出的“供车”与“车辆扣修”之间的矛盾,广州地铁对车辆检修模式进行优化研究,汲取同行及铁路车辆检修经验,经过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多年运用的实际情况,创新地提出了分散修、轮换修和系统修等检修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供车能力,满足运营用车需求。
    一、分散修
    分散修的概念是将一个比较繁重的检修任务分割成多项简单任务来完成,这些分开的检修项目安排在高峰期后的运营天窗期内完成,这意味着车辆可以一直运营而不需要停运进行较长周期的检修。
    三号线自开通以来,由于车辆制造商所提供的检修周期通常偏保守,修程繁多(设有双周检、双月检
、半年检、年检等),造成列车扣修率较高,一直存在运能不足的情况。201 0年更面临架修开工,计划全年完成8列车(3节编组)的架修任务,另三改六联挂运营,40列车变成20列车运用,车辆供需矛盾更为突出。为提高供车能力,广州地铁在汲取广深动车检修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线路运营特点和维修能力,提出了地铁车辆双月检、半年检“分散修”的检修方式,对双月检、半年检检修内容、流程等进行了全面优化。一是优化检修规程,如取消双月检的试车线等内容以减少检修作业时间,并把原来的双月检及半年检检修内容,拆分为2个与3个独立的检修内容;二是优化作业流程,把以前检修人员全面铺开、各自为战的作业方式,调整为集中作业,逐个完成的方式,双月检分散修将检修内容分为无电检修作业和有电检修作业,分别安排在两天的早高峰回库后进行,晚高峰期前完成,不单独扣车,半年检的分散修是将检修任务分散为3个独立的检修内容,利用前二天早晚高峰间列车回库时间完成部分检修任务,第三天则全天扣车,完成所有半年检规程作业内容;三是优化列车运营组织,把分散修列车安排在晚出早归的车次,争取列车最大的停库时间。
    根据201 0年三号线车辆专业检修计划对比分析,双月检、半年检实施分散修后可从以前每天固定扣车3~4列(不含架修),优化为扣修车1~2列(不含架修车),平均月固定扣车量(不含架修车)由19.3列下降为6.25列。
    经过实践证明“分散修”检修模式的应用,在保证检修质量的前提下能提高车辆保障能力,满足最大的用车需求,有效地完成生产任务和供车任务。但由于分散修是利用早晚高峰间的天窗时间开展,因此只
适用于设置了早、晚高峰期的线路,同时分散修是分散安排在2 3天内进行,因此增加了检修工作量,而且由于列车扣停时间较少,对列车备件备品、员工的检修能力、车辆调度能力的要求更高,同时检修时间易受正线列车运营影响,从而影响了分部正常的生产组织安排,因此只适用于特殊的供车时期。
    二、轮换修
    轮换修是指列车在不影响正线运营的情况下在运营期间轮换着回库完成列车检修作业(库内良好车上线轮换正线列车回库完成检修上线运营再次轮换其它列车回库完成检修上线运营)。
    根据运营安排,201 0年广州亚运开闭幕当天各线将通宵运营,赛事期间各线延长1~2小时运营服务时间,因此无法按现行的列车当天回库进行检修的模式组织生产,但根据技术要求凡上线运营的所有列车都需要做日检,以保证及时发现处理列车当天运营出现的问题,确保第二天运营列车状态良好。通宵运营、延长服务等对广州地铁供车、维修保障能力和生产组织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为此,广州地铁提出了车辆日检“轮换修”的检修模式,即运营期间利用库内检修好的列车上线轮换其它列车回库,完成检修再上线轮换其它列车回库检修,如此反复循环,既保证了运营供车,又完成了列车检修作业。列车轮换修的顺利开展与各专业的相互配合密不可分,行车调度、车厂调度、检修调度分别负责正线行车组织、车辆段行车组织、车辆段车辆检修组织安排工作,各调度之间互相保持沟通,通报情况。
    轮换修的开展,打破了现有列车运营后回库检修的工作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检修与运营用车的矛盾,
满足了如亚运会开、闭幕式当天不间断的通宵运营等特殊时期的运营需求。目前轮换修在APM线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APM线现有列车7列,供车5列,每天平均要完成3列车双日检(APM线列车执行的是双日检),但由于APM线停车场停车股道有限,能进行日常检修的只有轻修2道和洗车道(重修线用于年检及以上检修),且没有高低峰回库计划安排,如双日检都安排在运营结束后进行,其中一列车完成双日检后要再安排停放到正线,才能完成列车的双日检作业,这样既加重了夜间检修的压力,又影响了其它专业的正常检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供车紧张,因此,为更好地保障运营供,APM车辆的双日检作业也开展了“轮换修”,即安排在运营期间轮换完成,减轻了运营后的检修作业,有效地解决了停车场的检修列位不足造成的供车和检修矛盾,保证了正线运营用车需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由于轮换修是在运营期间轮换进行,作业时间有限,因此只适用于如日检、双日检等检修内容较少的作业。
    三、系统修
    “系统修”检修模式是在参照目前既有月检、半年检及年检的检修模式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车辆自身各专业系统及广州气候的特点,并结合每年重大节假日和每年两届交易会前的设备普查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检修模式。
    系统修是广州地铁在学习上海和南京地铁的经验,进一步提升车辆检修和运用水平,实现检修生产管
理高效化、作业流程规范化、作业质量标准化,而提出的一种新检修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在保持车辆各专业系统的检修周期、检修内容及技术标准不变的基础上,对目前车辆年检、半年检技术规程中的各专业系统的检修内容按季节性要求进行重新整合划分,取消半年检和年检修程,保持日检和月检修程不变,确定了12个不同的“系统修”修程,所有修程都安排在运营窗口时间内完成,不再单独扣车。系统修原则是:一是涉及行车安全的专业系统,如走行部、受电弓、车钩等系统的作业内容统一安排在每月项目中进行;二是空调系统由于作业时间较长,且涉及到断送电的作业流程,在有限的窗口时间内难以完成全列车的作业内容列入每月项目中进行,以每节车为单位,每月完成一节车作业。
    系统修已在A2型车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是通过对车辆检修模式优化,实现利用窗口时间进行维修的系统修,可以减少列车扣停时间,在不采购新车的情况下提高列车可用率,为正线运营加车创造有利条件,以缩短正线高峰期行车间隔,创造重大的社会效应;二是减少新线列车采购成本,采用12份系统修修程后,单条线路可上线列车至少可以增加2列,对于新线采购项目可减少两列车的购置费约8千万元(A5型车单价统计)。广州地铁3号线时间
    目前系统修已在全线网范围内逐步推广,随着车辆系统修的推广,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将成倍增大。
    四、建议
    合理、切实可行的车辆检修制度,对保障车辆安全运行、降低运营成本和延长车辆寿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选择合适的检修方式,目前各地铁公司普通采用的计划修、状态修及故障修检修方式各有特点,在实际中采用何种检修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配合选用。对故障发生与工作时间有密切关系且无法监控的零部件,可采用定期计划维修方式;对能以参数或标准进行状态检查的零部件(如闸瓦、轮对等磨耗件),可采用状态修方式;对故障发生不危及安全,且通过连续监控可以在故障发生后进行维修的零部件,可采用故障修方式。但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及车辆制造技术、监控手段和检修水平的提高,建议逐步实行状态修,就可适当延长车辆的检修周期。
    第二,优化检修模式,无论分散修、轮换修、系统修等新模式为提高高峰期的供车率,都是要安排在高峰期后的运营天窗期内完成,其中系统修是发展的方向,能有效地降低车辆检修系数,有较大的潜力可挖,建议推广。
    第三,对车辆零部件的损坏规律及使用期限进行调查分析和统计,也有助于改进车辆各部件的检修安排,提高车辆质量、延长车辆部件的使用寿命,使车辆检修制度的日趋完善,车辆库停时间将能进一步缩短,列车周转率也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